强强联手,女工不再委屈
郑州中原区法院的志愿者接受群众咨询
2014年12月11日上午九点半, 郑州市总工会一间宽敞的会议室里, 随着清脆响亮的法槌声,中原区法院劳动者权益保护巡回法庭正式开庭。
法庭里坐着百余名职工,应工会的邀请来旁听一起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而法庭外,在工会的组织下,法官和律师们一起为大家讲解法律、解答劳动维权中遇到的问题。工会和法院都希望通过这种直观又生动的方式,让职工们现场学习,知道该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
因工受伤,赔偿悬而未决
坐在巡回法庭被告席上的是一位女工向法官咨询劳动维权的知识和方法中年女性。虽然她努力表现出镇定,但依旧难掩紧张的情绪。她叫叶亚茹,年近四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一想到一年多前那场事故和自己遭受的伤害,叶亚茹就感到难过。如今被告上法庭,她更是有百般委屈。
2012 年8 月,37岁的叶亚茹从老家来到郑州。孩子们陆续上了初中,以后还要读高中、考大学,为了让他们受到更好的教育,她想要多攒一些钱,所以选择离开家乡,外出打工。
到郑州没多久,叶亚茹就与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签了劳动合同,然后被派遣到郑州的一家食品公司,在生产车间上班。但她只在那里工作了九个多月。
2013年6月的一个下午,由于设备突然发生故障,正在清理轧面机的叶亚茹不慎被绞伤了左手。尽管工友们及时关闭机器,紧急将她送往医院,但伤害已经无法挽回。
事故发生之初,劳务公司表现得还算积极,帮助叶亚茹向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了工伤认定。随后,叶亚茹自己又向郑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了伤残等级鉴定和停工留薪期鉴定。最终,她被确定为工伤,十级伤残,停工留薪四个月。
此时问题来了。叶亚茹是劳务公司派遣到食品公司的,与她签合同的是劳务公司,但她实际上却是在为食品公司工作。那么,究竟应该由谁来赔偿她受到的损失呢?
两家公司互相推诿,谁也不愿意承担叶亚茹的工伤保险责任,僵持了几个月没有任何结果。无奈的叶亚茹只好向中原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劳务公司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等,总共6.5万元。而仲裁委也做出了支持她的裁决。
然而,眼看事故发生已经一年多,叶亚茹不仅始终没有拿到这笔赔偿款,更令她没想到的是,由于不服仲裁委的裁决,劳务公司反而将她告到了中原区法院,要求法院判决公司无须承担赔偿责任。
受工伤的自己瞬间变成了被告,叶亚茹心急如焚,怎么也弄不明白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于是,她向法院和工会求助。
劳务市场越来越红火,劳务派遣越来越常见,纠纷也屡屡发生。为了帮叶亚茹维权,让更多的人了解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问题,进而明白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郑州市总工会和中原区法院把法庭搬到了工会大礼堂。
巡回法庭,维权寓教于审理
法庭上,劳务公司的代理人说,叶亚茹虽然与劳务公司签了劳动合同,但随后便被派遣到食品公司工作,他们只收了很少的服务费,食品公司才是直接的受益者。而且,劳务派遣协议中明确约定,派遣人员工伤治疗期间,基本工资的发放等由劳务公司和食品公司各承担50%。现在叶亚茹只要求劳务公司赔偿,仲裁委也裁决由劳务公司承担全部工伤责任,公司简直就是“代人受过”。
劳务公司振振有词,叶亚茹这边也不示弱。她的代理人拿出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上面清楚地写着,被派遣的劳动者在用工单位遭受工伤事故时,劳务派遣单位要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可以与用工单位约定具体的补偿办法。因此,劳务公司就算赔偿了叶亚茹因工伤所遭受的经济损失,也并非所谓的“代人受过”,可以再向食品公司追偿。
劳务公司的主张看似有理,叶亚茹的要求也并非无据,旁听席上的人们一时难以判断谁对谁错,但法律的规定和法院的审理总是能让是非分明。
当天的审判长李建丽法官告诉大家,劳动者发生工伤,本人或近亲属、单位、工会组织,都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同时还可以提出劳动能力鉴定和对停工留薪期的认定,便于日后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如果单位不承担责任,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要是仲裁机构不处理,或者自己对仲裁的裁决不服,要及时向法院起诉。这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正当手段,每一个职工都应该学会。
而劳务派遣之所以特殊,在于劳动者同时与两个公司有关系。一旦发生工伤或者其他纠纷,劳务派遣单位与实际用工的单位往往相互推诿。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直接要求派遣单位承担责任,就像叶亚茹一样。因为对于职工来说,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也更有利于维权。而派遣单位赔偿后,则可以根据与用工单位的约定,另行处理后续的追偿。
清楚了这些问题,叶亚茹和劳务公司的纠纷就不难解决了。庭审过程中,法官曾试图进行调解,但由于劳务公司一直坚持自己的主张,调解以失败告终。最后,法院判决劳务公司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赔偿叶亚茹的各项损失。
为了让职工们有保护自己的意识,法官还提醒在场的职工,在与劳务派遣单位签劳动合同时,千万不要用约定的方式免除派遣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以免给日后的维权设置不必要的障碍。而这种巡回法庭加普法宣传的方式,是郑州市总工会和各级法院在维权方面的一个有力举措,希望能够寓教于审理。因为对于一个个普通的劳动者,法律和维权都需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