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女童保护”

作者:闫实
其他 2015-03-04 18:34:00

2015年3月3日到3月15日期间,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借此盛会之机,本刊就一直热议的“女童保护”话题展开微访谈。

QQ图片20150304184259

孙雪梅:保护女童,需要大家的力量

《京华时报》记者,“女童保护”公益项目发起人     

2015年的夏天,海南万宁一位校长带小学生开房事件以后,我关注到各地媒体接连在二十天内曝光八起性侵女童的案例。我很自然想到了多年前老家曾经发生过的类似案例,那些受到伤害的留守儿童,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每一次看到这种事情,我们这些记者在微信群、QQ群都会表达愤怒、悲伤、无助。作为记者,我们是否可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当我在朋友圈发出号召以后,短短时间内就引来多位朋友的回复。于是在2013年6月1日,“女童保护”项目在一些公益人士及全国各地100位女记者的支持下诞生了,这个公益项目以“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为宗旨,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

luyiming3909

路一鸣:让更多的人成为“女童保护”的志愿者

央视《道德观察》主持人

在cctv2014年度法治人物评选中,“女童保护”公益项目荣获“年度最具网络人气奖”。我是那场颁奖晚会的主持人。项目的发起人孙雪梅拿着带有“女童保护”标志的T恤,上台领奖,同时邀请我成为这个公益项目的志愿者,我欣然接受。当时,我对雪梅说: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开口!

自2009年开始,公益记者逐渐成为慈善领域内的独特群体。他们将职业天性中的社会责任感延伸到更广阔的行动层面,对社会观念和政府治理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力。2013年,“女童保护”项目的志愿者“开展儿童防性侵课程,普及儿童安全教育知识,力求完善立法,形成保护儿童的长效机制”,“希望每个儿童上一堂安全课”。 

作为媒体人,我更愿意在自己的电视主持中传播公益信息和理念、传递一种个性鲜明的正义感。这虽然不是做公益,但产生的效果是公益的。

刘晓静

刘晓静:孩子健康地成长,是每位母亲的心愿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母亲,我很关注女童保护这个公益项目。当我看到"女童保护"组织发布的《2014年儿童防性侵教育及性侵儿童案件统计报告》,得知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被媒体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件高达503起,平均0.73天就曝光1起,我感到触目惊心。 

我们可以发现曝光的是这些,没有曝光的可能更多。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性侵儿童,我个人认为,不止是侵犯了一名儿童或者是他的家庭,更重要的是对国家对人类的犯罪,是侵犯国家和人类的利益的极大的犯罪"。我希望能与更多的专业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道来推动女童保护的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 李一飞

李一飞:应该将防性侵教育纳入学校课程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市第一中学校长

加强女童防性侵教育迫在眉睫,非常重要。在我看来,女童被性侵的背后,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罪犯的可耻,第二儿童和家长的无知。解决的这个问题的对策,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教育抓起。可以说,出现儿童被性侵的现象,我们教育缺失是其中一个原因。

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经过专家撰写、科学论证的全国性防性侵教材教案,这一领域在全国性仍停留在空白。虽然广东等地方教育部门陆续出台了性教育或防性侵的读本,但仍缺乏权威性、标准性、可推广性。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建议应尽快研究出台全国性的权威防性侵课本、教案,以填补教案空白。

全国政协 朱征夫

朱征夫:继续为女童保护发起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

作为一名资深律师,我一直建议大家要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女童受到性侵,应该鼓励报警,客观面对,不要回避。当然,很多现实例子表明,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更愿意通过和解的方式解决这类纠纷。如果受害人自己不起诉,其他的知情人能否起诉呢?国外有对此类事件,强制报告的义务,但我国目前还没有。

我发现,50%以上的性侵案件发生在监护人缺位的情况下。这说明什么问题?监护人监护职责没有依法履行。我一直在呼吁一件事,我们国家缺少公共监护制度,因为我们的制度是这样假定——所有的父母爱孩子。这个没错,但是不排除有一些父母不爱孩子或者不知道怎么爱孩子,所以才发生父母虐待孩子,甚至有的父亲强奸自己的女儿。还有母亲出去打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他们没有监护能力。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建立公共监护制度,不能让监护制度缺位。去年,我的政协提案是废除嫖宿幼女罪,今年我会继续为女童保护发起提案,

女童保护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