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针一线 一期一会.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卢语荒
巾帼风采 2014-03-14 13:54:00

细微之中的美
    你可能很少听到这么专业的称谓,纹样设计师,王莹莹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设计者。她和先生、摄影师老曹,热爱家居,夫妇二人共同创办了“喜出望外”的设计品牌。
    那天去他们家,一起走在他们生活的小区,看着街边泛着初绿的柳枝,二人不约地说:“那线条真美”。即使身处现代都市的水泥丛林中,他们的触觉和灵感也是无处不在的。两个爱家的人,一起做了一个家居店。谈到这个家居店名字的缘由,王莹莹不禁笑起来:“2008年的时候,我们在高碑店的店铺准备开业,每天都有喜鹊过来啄玻璃,结果那块玻璃都裂缝了,还换了一块。后来想到‘喜出望外’很符合我们的心境,就注册了商标。”
    两人都爱家居,老曹拍了无数的家居设计,而王莹莹最钟爱的就是在织物上描绘花纹图案,即纹样设计。早在鲁迅美术学院读书期间,她就对东西方纹样都很着迷,“中国的纹样实在是太丰富了,造型、颜色、含义等,每一样都值得细细品味。”而当时接触到的西方设计作品当中,看着一样很简洁的画面,但是所领悟的感受却是完全不同。这让她开始寻求可以承载个人情感的表达方式,并自己设计融合了东西方特点的纹样。

老粗布里的温润生命
王莹莹与老曹二人喜欢各处走走看看,每年都会有固定的国外行程,而国内则是想到去哪里就立刻出发。在南方游历学习期间,王莹莹实地接触了大量民间印染的老粗布:“老粗布以蓝色为主,极少数是鲜艳的颜色。”她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在染色过程中喷色的布,一道道深浅不同的蓝色,呈现出另一种特质,犹如烧窑时的窑变,因为预想不到,展示出特别的美来。
    她曾拜访过一些禅寺,“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八个字已经融入内心,成为她的生活态度和设计初心。她把多年来收集到的老粗布变成手作的画布,在她最新的手作茶席作品《万物生》中,将对茶道的理解通过作品展示出来:“嫩绿色象征着万物逐渐复苏,我希望用这套茶席的人,感受到有生命的创作”。老粗布上,白色拙朴的针线蔓延四周,摸在手中,质地温润,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用过的那些有温度的手工用品。与两三友人围坐在这样的茶席间,一盏清茶,几米阳光,不需要知道时间去了哪里。
    王莹莹的另一个身份是家居设计师,前不久为深圳家居博览会设计的作品获得了最佳展示奖,但是她更喜欢做些纯手工的设计。音乐、中医、阴阳八卦等传统的中国文化都是她的灵感来源。“手作的创作,就是让自己享受这里面的慢,我是一个慢手,一套茶席一般是做很久的,从最初选择何种布料开始,还有设计草图、剪裁,最后是一针一线的缝制,如果是赶着的话,可能需要三四天,但是,为什么要赶着往前跑呢?”在她看来,茶道就是悟道,在一倒水、一举杯之间体悟而来的灵感就是生活的本质,而生活其实就是,让心静下来,安定下来,不急不躁,从容享有所有点滴的美好,也接受生活给予的一切。她也喜欢在创作中留白,让观者自己去感受和想象图案带给他们内心的感受。

生活禅
    家居生活中,围绕着我们的都是一些日常的小物件,老曹和王莹莹相信这些小物件当中承载着独特的传统美学。他们淘了很多古老的生活用品,朴素简单,但细细过眼,却有着特别的味道,尤其是当我们以双手、身体接触时,会有不同的感受。在他们家里,顺着窗台下,摆着很多不同造型的陶瓷,大多黑色的釉面,造型古朴,插着鲜花,或是柳枝,有着静谧的美。老曹介绍说,这些有的是几百年前的盐罐或老百姓的居家用品,它们不是珍贵的古董,但经历几百年的光阴,流转在不同人的手里和生活中,使用时,反倒更能感受时间沉淀下来的沧桑和美丽。
    家也尽量要贴近自然和生命,这也是他们心里想要的生活状态。所以用带着自然纹理的树木做花器,用草编竹制和棉麻制品装点家居。王莹莹认为,透过所用之物,能呈现出内心对于这个世界的素净态度,这是他们推崇的新东方美学。从使用的各种器物到生活方式,两个人都崇尚简洁自然,日常生活抛弃繁复的方式,寻求简单单纯,从生活里的这些小物件感受顺畅、亲切和体贴。“无论是设计还是自己的居家生活,无须过多的形式,相反,去品味内涵更重要,发自内心、感受自然才是重要的。”

一山一水、一松一石、一花一草,一针一线。静坐窗前慢品时光流逝,即使在喧嚣躁动的都市间,亦能有忽而悟道的那一刻。这正是王莹莹的悠然慢生活之道。
    不论是纹样设计,还是展示设计,王莹莹都从生活里感悟和提取所有美好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