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可新:一直拼一路“可新”

作者:文/王梓蓉 苏容
巾帼风采 2022-04-24 15:47:07

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项目中,范可新与队友为中国队斩获本届冬奥会首枚金牌。本刊记者独家专访范可新的母亲,来听听奥运冠军的“养成记”。


image.png


“范可新,你终于圆梦了!”冬奥会斩获一金一铜的范可新深情亲吻冰面的镜头,令多少人动容……

短道速滑混合接力赛,是北京冬奥会冰上项目第一场决赛,更是中国代表团首个冲金点。范可新和队友们承担的重任和压力可想而知,经过两届冬奥会和无数场世界杯、世锦赛磨砺的范可新, “第一棒”发挥出惊人的爆发力,在外道起跑的劣势下为后续队员争取更好的道次。再次接棒时,她更是拼尽全力,肉眼可见的把微弱优势拉成了绝对优势,以最快的速度稳准狠地传递出下一棒……那一夜,中国代表团首金诞生。范可新和队友在赛场上高高举起五星红旗,任泪水奔涌……  


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采访中,范可新的母亲聂桂玲数次哽咽,在她看来,别人家的父母都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自己却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因此,一直内疚。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一个常住人口不到70万的小城,先后培养出了张杰、杨扬、王濛等10位世界短道速滑冠军,网友们戏称“此地特产——冬奥冠军”。然而,三十多年前,因为生意失败,带着仅剩的500元从老家来到这里的聂桂玲和丈夫万万想不到,女儿范可新也将在这里开启世界冠军之旅。

他们靠修鞋维持生计,懂事的范可新从不向父母要零花钱,甚至在放学路上,她还会捡可以回收的垃圾贴补家用。

年幼的范可新喜欢跳舞,学校舞蹈老师夸赞她是个好苗子,柔韧性好,比别的孩子能吃苦。然而只学了一个月,她就死活不去上课了。聂桂玲以为女儿对舞蹈不感兴趣,想起每次路过离家步行5分钟的体育场,总能看到一帮孩子在跑步,她琢磨,女儿体弱,能不能跟着一起跑步锻炼身体呢?她带着女儿去了,才知道这是市体校业余短道速滑队在训练。当时执教的马庆忠教练见了9岁的范可新,先让她跑了几圈,又让她跳了几下,再问她喜不喜欢,没想到这个瘦弱的女孩先问了一句:“学这个要交钱吗?”原来,范可新放弃学跳舞的原因是老师通知她交学费,她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马教练看出了这个家庭的拮据,更看出孩子的早熟和懂事,他不但当场承诺不收钱,日后更是自掏腰包买了一双二手冰鞋送给她。

当马教练告诉范可新,短道速滑名将大杨扬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奥运冠军,滑好冰不仅可以为国争光,也能挣钱改善生活状况,范可新决定练习滑冰,只因心中那个愿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image.png

中国队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赛后,三次参加冬奥的范可新亲吻冰面


越努力越幸运

于是,在最贪玩的年纪,范可新每天除了学习,就是日复一日枯燥而繁重的体能训练。每天凌晨4点起床赶到体育场训练,6点回家吃早饭后去上学,下午3点半放学后再去体育场练到晚上6点半。她每天都给自己上闹钟,害怕错过任何一次训练。 “每天放学回家扔下书包就往体育场跑,舍不得耽误一分钟。”

当时没有室内冰场,孩子们一年四季几乎都是在旱地训练,真正能上冰也就是一年中零下30多摄氏度的冬三月。“寒风中孩子们嗖嗖滑,怎样遭罪可想而知。”聂桂玲至今想起满是心疼。

因为穿着不太合脚的二手冰鞋,范可新的脚总是磨得血肉模糊,父母心疼得一起“劝退”,范可新从此不允许妈妈看伤口。“没办法,我和老伴都是等女儿睡着了,偷偷掀起她的被子,先看胳膊再看腿,看完膝盖再看脚,一边看一边哭……”

成功入选省队后,范可新需要一双正规的专业冰鞋,还有一年2500元的学费……沉重的经济负担让聂桂玲一家犯了愁。省队主教练孟庆余了解情况后说,学费不能免,但他会送给范可新一双新冰鞋。2500元的冰鞋,甚至超过当年一年的工资。或许是越努力越幸运,范可新两度遇到对她有知遇之恩的启蒙教练,至今范可新一家充满感恩。

为免去无证经营被查处罚款的风险,聂桂玲到工商所办理修鞋铺的营业执照,她一脸愁容被工商所所长孙玲看在眼里。得知这家人的困境,她先是免去了聂桂玲办证的手续费,又发动亲朋好友募捐2500元,替范可新交了第一笔学费。自此,范可新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孙所长和丈夫承担,直到她入选国家队。

聂桂玲说,这七年谁都不知道范可新的未来会怎样,更不会想到她能成为世界冠军,帮助范可新的好心人因为她的懂事和坚韧,盼她梦想成真。

而知恩图报是这个朴素家庭坚守的原则,范可新训练更是不遗余力。


image.png

三次参加冬奥会的范可新终圆金牌梦(摄影/新华社记者 熊琦)


image.png

范可新与家人合影


这只是一个开始

如愿进入国家队后,范可新终于不用他人接济了,省吃俭用的她反而能经常反哺家里。虽然她离“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梦想近了,却离家人越来越远了。在跟随国家队到处征战的12年里,范可新一直没能和父母一起过春节,更难得回家团聚。她不是在比赛,就是在准备比赛。而范可新的梦想也早已从“为家争福”变成了“为国争光”。

向来报喜不报忧的她再也没让母亲见过身上的伤,更不会让母亲知道这12年里,通过残酷紧张的训练和大大小小的比赛,她如何从一个落后的边缘队员成长为冲击金牌的种子选手。但知女莫过母,即便什么都不说,范可新还是被母亲一针见血地指出“思想包袱太重,太急于求成”的心理弱点,以至于在前期的一些大赛中发挥不出真实水平。

在教练、队友和家人的帮助下,范可新不断调整状态,突破极限,凭着一股对自己的狠劲儿,一步一刀地拼出了一个“中国短道新领军者”的范可新,在一次次世锦赛中刷新和保持着世界纪录。

备战北京冬奥会,范可新当仁不让地接下了可能创造历史的“第一棒”。挤在范可新家里一起观看冬奥会直播的亲朋好友无不提心吊胆,随着她的冰刀在赛道上霸气地一戳,扎实奋力地蹬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我们都不敢眨眼,紧盯着电视屏幕,感觉心跳比我姑娘还快。”回忆女儿夺取首金的那场比赛,聂桂玲笑了。夺冠的一刹那,大家欢呼雀跃高声呐喊。

事后聂桂玲得知,就在这场夺金大战的前十天,范可新因旧伤复发,接受了紧急治疗,在千钧一发的最后关头,范可新就一个字:“拼”!

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本届冬奥会采取闭环管理,赛后一直隔离的范可新,解除隔离还要再战一次世锦赛才能回家,家人们都在数着日子等待着她的归来。除了嫂子做的“下车面”,母亲做的她最爱吃的地三鲜,父亲还要为她燃放鞭炮。父亲在范可新的心里,就是一棵大树。“我老爸干啥像啥!”邻里街坊都愿意到老爸的摊位上配钥匙、修鞋、修自行车,父爱给了范可新“拼”的力量。而年幼的范可新在冰场滑冰,母亲就在冰场外跟着她一圈一圈地跑……来自家庭的爱与支持,正是她向上生长的“沃土”。

“我真心希望她能就此好好歇一歇。”母亲的愿望极其简单,但对范可新来说,只要国家队需要,她必当鞠躬尽瘁,正如她亲吻挚爱的冰面后所说:“这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