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吾卓玛:讲好“三江源”生态故事

作者: 文/张姿 申敏夏
巾帼风采 2022-04-08 09:55:44

一袭明艳的藏族盛装繁花似锦,佩戴传了几代的天然红珊瑚首饰,夏吾卓玛走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十分引人注目。当记者连线采访她时,她激动的心情仍未平息, 动情地向记者讲述了“我和我的家乡”。

 捕获.PNG

夏吾卓玛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自来水公司职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一滴水折射“生态”变迁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又称“三江源”,有着“中华水塔”的美誉。夏吾卓玛的家乡在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家乡全境属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区,而我又是同仁市自来水公司的一名职工,我和我的家乡父老一样,作为源头人、护塔人,对水资源生态保护工作非常关注。”

2000年中专毕业后,夏吾卓玛就来到了同仁县自来水公司,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抄表员、收费员、材料保管员、水质监测员等,所有最基层的工作她都干过,其间,她通过在职学习获得了大专学历。

“其中,最辛苦的是抄表员,我曾干过9年,每月都要负责三千多户水表的记录工作。”夏吾卓玛回忆,“住户往往晚上在家,我和同事们只能放弃休息晚上抄表,有时还会被住户责怪。最怕冬天,井盖冻住,不用石头砸根本打不开井盖。冰天雪地我们抱着大石头来来回回跑……”就这样,她一直任劳任怨,竭尽全力做好平凡工作。当选人大代表后,每次外出调研,一走就是好几天,家里除了两个孩子,还有时常卧病在床的老人,她内心难免煎熬。“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想黄南几十万人只有我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如果因为家里的小事把代表工作耽误了,我对不起父老乡亲!”

夏吾卓玛带着高原人的忠厚朴实,心怀感恩。“我这么一个最基层的自来水公司职工,没有轰轰烈烈的成绩,能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还走上了代表通道,我想可能正因为我是一个普通人,才有代表性吧。”

夏吾卓玛说:“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还先后两次到青海视察,都反复叮嘱我们要守护好‘中华水塔’。这些年我们青海下大力气,采取了禁牧封育、退牧还草等一系列举措,特别是通过实施人工造林,原先的荒山披上了绿装,干涸的河床流满了清水……”

夏吾卓玛很自豪,去年,她的家乡黄南州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获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现在还有自主智能操作系统,通过水质传感器、监控视频、无人机等科技手段进行‘数据巡河’,就是为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

就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夏吾卓玛到泽库县调研,碰到了一位名叫多杰的七十多岁的老人。二十多年前,他把自己的家搬到泽曲河边的一个简陋小屋,义务守护周边近万亩草原湿地,这一守就是22年。

“不管寒冬酷暑,老人每天在湿地巡查3次,已经走了12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走了3圈。老人坚定地对我说,尽管年龄越来越大了,但还要一直走下去,就是走不动了也要守在这里。”夏吾卓玛感动地说,其实在河南县,不管干部还是农牧民,大家每周都有两天会自觉到河边、草场、公路旁捡拾垃圾,就为守护好“中华水塔”。

由于水生态环境好转,如今,州里好几个县都建起了矿泉水厂,产品很受市场欢迎。同时,绿色有机农牧业蓬勃发展,黄河旅游线路精品迭出,特色文化产业方兴未艾,乡村振兴有了可靠依托,百姓收入不断提高……在夏吾卓玛眼里,这一切都生动印证了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履职从学普通话开始

“我是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是夏吾卓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这几年,夏吾卓玛每年都会提交五六个建议案,内容既有关于少数民族妇女权益的,也有生态环保和民生方面的。“去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我提交的‘关于请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支持河南县黄河生态建设项目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列为重点建议并积极督办,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目前正在抓紧落实有关工作。这让我这个来自基层的代表感觉很受鼓舞,很有成就感!”

问及当全国人大代表的感受,她说第一关是学普通话。因为从小生长在藏区只讲藏语,普通话不好,所以学习成绩不太好,本想当医生最后只考上了中专。当选人大代表后,为了练好普通话,提高履职能力,她花费了比常人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

“看《新闻联播》,念《人民日报》,大声朗读总书记的讲话……就连一个简单的词,我也要练习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家里人说,我做梦都在背句子。每当有人疑惑地问我‘你真是藏族人吗?’我反而特别喜悦——夸我普通话好呗。” 夏吾卓玛说,现在她特别重视两个孩子的普通话教育。女儿上小学,儿子刚上幼儿园,希望他们从小打好“双语”基础,有更多服务社会的本领。

回顾履职历程,夏吾卓玛感慨良多。“刚当上代表的时候,周围人纷纷祝贺,我心里也美滋滋的,确实有一种荣誉感。但之后几年,我愈发感到‘全国人大代表’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你必须努力反映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它不是官衔、没有待遇,但你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多学习,多付出,多承担,绝不能辜负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今年两会前夕,夏吾卓玛上网查资料、请教生态专家、到水利部门了解情况……经过反复调研,提交了“关于请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对黄河流域尖扎段岸线的生态综合治理给予支持帮助”的建议案,因为 “只有把黄河流域的每一段都保护好、治理好,水质才能变得更好,沿岸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捕获.PNG

夏吾卓玛来到青海果洛州西木措湖,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议案”进行实地调研


家乡“黄南”翻天覆地 

黄南藏族自治州因地处黄河之南得名,又被称为“西域胜境·神韵黄南”,是著名的热贡艺术故乡。热贡艺术主要是指唐卡、堆绣、雕塑等艺术,已经有近千年历史,先后被列入国家级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夏吾卓玛兴奋地说,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视察青海时强调,要把产业培育、企业发展同群众就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更好统筹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我的老家吾屯村,是传统的唐卡之乡,但过去大家是抱着金饭碗要饭吃,全村都很穷,房子也破破烂烂、东倒西歪。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在党和政府各种政策、资金的支持下,村里这些年办起了唐卡培训班,培训学成的农牧民很快就脱贫致富了。”

说起家乡这些年的变化,夏吾卓玛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破烂的房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家都有一二百平方米以上的住房,而且多半还是小别墅;每家至少有一辆小轿车。“依靠传统手艺,画唐卡、做唐卡生意,全村人都富起来了。”

夏吾卓玛有个闺蜜,叫更藏措。当年因为家穷,初中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但她从小就喜欢手工制作。2014年,在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她发挥自己的特长,传扬当地手工艺术堆绣,又从对口援青的天津市引进十字绣、剁绣,免费给周边的妇女们教授技艺。“这一举措,让很多当地妇女成为了热贡艺术的受益人和传承者。”夏吾卓玛说。

2017年,更藏措成立了她的“娘子军”——巾帼民族手工艺品生产专业合作社,全方位培养妇女手工编织和热贡艺人,开展艺术品展览和文化交流等活动。目前,这个合作社已经发展了200多名社员。“其中,更藏措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热贡艺术(刺绣)代表性传承人,还有59人成长为州级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在“文化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下,更藏措和她的娘子军在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成为黄南的青绣领头雁,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物质富裕了,家乡百姓的精神生活也丰富起来。夏吾卓玛高兴地介绍:“原来一到晚上黑灯瞎火,妇女们也都闭门不出。现在,广场上灯火通明,大家都穿得漂漂亮亮去跳锅庄舞,还购置了音响设备,大家的日子真的是又充实又快乐。”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我们要把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43岁的夏吾卓玛信心满满地表示,要把两会精神带回家乡,更加积极履职笃行不怠,为守护好“中华水塔”、让全国人民喝上放心水而努力,以新作为新贡献,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