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海岚:闪耀世界科技舞台的“她”智慧

巾帼风采 2022-08-08 15:37:34


6月24日,胡海岚荣获2022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她说:“如果借这次机会,能够把前辈对我的激励薪火相传,吸引更多的年轻女性了解科学、热爱科学,产生对科研的兴趣,我想就是这次获奖最大的意义。”


胡海岚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获2022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北京时间6月24日,“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颁奖典礼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隆重举行,来自全球的45位科学女性光耀巴黎,其中15位来自生命与环境科学、物理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顶尖女科学家,被授予“世界杰出女科学家”称号,表彰她们为研究、攻克当今世界难题和挑战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来自中国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院院长胡海岚教授,因其在社会和情绪神经科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获得了2022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她的研究将促进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研发。作为目前该奖项全球最年轻的获奖人之一和奖项设立以来第7位中国获奖者,胡海岚代表中国“她”智慧又一次在世界顶尖科技舞台上大放异彩。


颁奖前,胡海岚在巴黎接受了包括本刊记者在内的媒体线上采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丽·阿祖莱(左一),欧莱雅董事会主席、欧莱雅企业基金会主席安巩(右一)为胡海岚教授(中)颁发2022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科研的魅力在于未知、有趣、有意义


Q: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对大脑研究产生兴趣的?有什么样的契机?


A:中学时代我更擅长的是数学和物理,所以最开始被保送的是北大物理系,但当时感觉物理学科相对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而生命科学领域还有很多的未知需要发掘。我们当中很多人都认为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进入生物系后我读到一本《从神经元到大脑》的书,为我打开了脑科学的大门,让我意识到大脑当中的很多信号是以电信号传播,是可以被观察、被记录、被改变的。这一认知让我豁然开朗,觉得有那么多可以探索的方向。


我博士后的研究方向是情绪怎样影响学习和记忆的,发现带有情绪标签的事件更容易进入人的长期记忆。建立独立实验室之后,感觉在学习和记忆领域,很多科学家已经做了非常深入的工作,而情绪方向是相对没有被开拓的领域,它同样重要而有趣,因此被作为我们实验室独立工作的方向,同时研究情绪和社会行为背后的脑机制。


Q:这个领域对您个人的吸引力是什么?


A:对科学家来说,如果一个领域是相对没有被开垦过的领域,同时问题又有趣和重要,这两点就是吸引科学家研究的因素。另外一点就是要有潜在的社会意义。因为与情绪相关的疾病,包括抑郁症,在社会上影响了很大比例的人群,这也是吸引我研究的重要原因。

十多年前,耶鲁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生意外发现,在一个很低的剂量下,氯胺酮在病人身上可以起到抗抑郁的作用,且抗抑郁效果非常快速,能够在一天甚至一两个小时之内,在难治性抑郁患者(就是已经试过传统的药物之后没有效果,再来尝试氯胺酮药物的病人)中,发现有70%的病人得到改善。对有自杀想法的病人,在一小时之内,几乎完全消除自杀的念头。我们这些进行基础科研的科学家,一直想要理解它是怎么发挥作用的,为什么那么快起作用,进而理解抑郁症这种复杂的大脑疾病真正的核心机制是什么,以帮助我们设计和寻找更好、副作用更小、更安全的药物。


2018年,我们通过对氯胺酮的研究,揭示抑郁症本身的致病机制。而理解疾病的机制就是跨出了征服疾病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从基础研究获得突破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开始了转化应用的研究。一是跟国内外其他实验室合作,希望对氯胺酮在分子结构上进行改造,保留它抗抑郁的作用,去除它的成瘾性或其他副作用。第二个方向是做靶点的拓展,两三年前我们就已经和临床团队开始合作,探索以老药新用的思路来治疗抑郁症。


百折不挠不是比喻而是现实


Q:您说对脑科学研究充满兴趣,但当兴趣变成任务时,会不会有枯燥感?您是怎么坚持的?


A:抱歉,我从来没有觉得科研是一个枯燥的事情,我周围的科学家朋友似乎也没有过这样的抱怨。在我们看来,科学家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因为是国家和社会资助你,让你去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Q:您认为一个科学家身上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您身上的特质体现在哪里?


A:从事科学工作最重要的素质除了好奇心之外,可能就是韧性。“百折不挠”在科研领域不是一个比喻而是现实。我有一个做科研的朋友,他的导师告诉他,如果他的试验50%都是预期的结果,就应该放弃这个课题,因为它不够创新。我们每天70%以上的时间都是面对失败,韧性的锻炼也是科学家的基本功。


我从博士到博士后的研究方向有一个转折,博士期间是做果蝇,研究神经发育问题。这是非常成熟的领域,我的导师就是这个领域的开创者之一,我如果继续做,可以很舒适,可能会受到关照,也会做得非常顺手,毕竟有很多技术和知识储备。但我发现自己更感兴趣的是动物的行为以及背后的脑机制。这个转向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因为有很多的技术需要重新学习。头一两年都是在试错和摸索过程中度过。在这种情况下,韧性特别重要,追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较长的时间内就要耐得住寂寞和挫折。


有些媒体喜欢报道年少成名,但从科学工作来说,我们特别应该避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科研有它的规律和时间,有时候可能一下子就有突破,但更多时候是漫长的挫折,没有办法提前预测。科研就像不知道终点在哪里的马拉松,你要调整好自己的节奏,有时候快,有时候慢,有时候有同伴一起,有时候一个人孤独地坚持。不知道终点在哪里的魅力就是总能让你充满希望。


Q: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巴黎之行印象最深的人或事?


A:这次巴黎之行让我最有收获的是和其他的女科学家们的交流。我印象最深的是匈牙利裔女科学家卡塔琳·考里科,她是新冠mRNA疫苗的发明人。短短的几天她跟我们分享了好多她成长的经历和故事。从小卡塔琳就在生物方面表现出兴趣和天赋,小学时曾自己坐火车去首都,拿到了全国生物竞赛的第三名。但她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经历各种难以想象的挫折。从匈牙利到美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她的经费申请被反复拒绝,好几次被学校解雇面临重新找工作。58岁时,失去了学术界工作的她,只身一个人离开美国,进入德国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公司(现在这个公司已经发展到了3000人)。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卡塔琳一战成名,在法国科学院作报告致谢的环节,她的致谢非常特别,她说:“其他人都会感谢学生,感谢博士后,但是在我40年的研究生涯中,没有一个学生,也没有一个博士后,所有的实验都是我自己做的。”


从卡塔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科学家的韧性。她几十年的研究一直都是围绕她最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和她聊天,会看到她一直保持着小女孩的童心和执着。


希望更多女性科学家绽放才华


Q:有人认为“女科学家”是一个标签,您怎么看?


A:作为科研工作者,我在日常工作中不会强调,也特别不希望强调性别身份。因为我们提出的假说、设计的实验和得出的结论,并不会因为我们是女性,就会有更高或者是更低的正确率或成功率。在科学的真相和事实面前,性别是平等的。有一些媒体报道喜欢强调女性的身份,这正体现了女性科学家是少数群体的事实,如果有一天女性科学家的比例达到了50%甚至更高的时候,民众不再下意识觉得女科学家很特别很稀有的时候,我相信这种性别标签就会自然消失。也希望我们的媒体在这方面能有更为专业的导向。


“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世界很多国家在独立的科研岗位的招聘设置,在基金申请和论坛报告中都规定了女性的最低比例,我参加的大部分国际会议都要求女性参会比例达到30%~40%,这些也是我们将来可以借鉴的做法。在我国,支持女科学家,消除性别不平等方面有一系列政策的推进,包括在青年人才项目中适当放宽女性申请人的年龄限制,营造生育友好的工作环境,都是特别可喜的进步。我相信随着政策更快推进和更好落实,我们会看见更多的优秀女科学家,优秀女性在科学界绽放才华。


Q:您对女性从事科研有什么样的忠告?


A:从我自身的经历看,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从事科研就是要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这样无论从个人还是社会角度,都是效率最高、浪费最小、最有幸福感,也最有可能产生成效的做法。


另一个建议就是在年轻的时候更多地挑战自己,勇于走出舒适区,做更多的尝试,会发现视野更宽,储备更广,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