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艺轻骑兵”的“花式宣讲”

来源:文/云淡
巾帼风采 2022-11-30 13:42:39

主播台上、采访路上、录音室里,总能看到薛烨忙碌的身影,“当你足够热爱一份事业,它就会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再忙也不觉得累,反而很充实。”

薛烨是位新妈妈,参加完党的二十大,从北京回到海南,她没有继续休产假,而是一头扎进了宣讲工作。薛烨觉得重任在身,“‘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指明了方向,身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先学一步、学深一步,才能更好地宣讲,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


薛烨 党的二十大代表。海南省海口广播电视台记者、主持人,获评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只有接地气才能有底气

“每天都能从工作中获得满足与快乐。”薛烨太热爱自己的工作。2016年,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她接到海口电视台的邀请,“我是北方人,但从小就喜欢南方,希望有一天能在南方海滨城市工作生活。”朋友曾劝她慎重,海南离家远,从媒体行业角度讲,海口与一线城市有差距。但薛烨却觉得越有差距,天地越广,发展空间越大。她没有犹豫,欣然只身南下。

她的第一个岗位是担任《直播12345》的主持人。这是一档民生服务栏目,为老百姓帮忙跑腿、解决难题,不仅要善于现场应变,还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她刚到海南,不熟悉当地方言,工作时难免“卡壳”。为尽快适应角色,她随社区志愿者进街道、进公园、进市场……专找人多的地方钻,第一年就参加了上百场志愿者活动,不仅了解了民情,和当地人的交流也顺畅起来。

台风是海口的“特产”之一,顶着台风采访对薛烨来说是一种挑战。第一次直播台风,她说心里很慌,“坐在车上感觉是在飘”。半路上车遇水抛锚,只好下车步行。大雨滂沱,视线模模糊糊;狂风呼啸,声音被撕得断断续续。急风骤雨中,她和同事抢拍下市政工人排水作业的镜头。

令人惊讶的是,“第二天一切如常,街道上干干净净,路上没有积水,也没有被风折断的树枝,什么都没改变,仿佛台风就没来过。”薛烨很感动,她知道“一切如常”的背后是大量市政人员、环卫工人及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只有当你亲历之后,才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分量。”民生栏目很琐碎,家长里短、柴米油盐、邻里相争,甚至楼上楼下空调滴水也会被搬上节目,实在算不得“高大上”。“但正是这些小事,真实地反映了社情民意,小事解决得好,群众就会有幸福感和安全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见微知著,宏大的叙事也是由小细节构成的。”工作让薛烨明白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只有接地气,才能有底气。

直播时经常要到现场采访,“比如老旧小区改造,不同小区改造情况不一样,你必须和群众面对面,才能听到群众真实的心声。”此外还要了解相关职能部门面临的困难,然后再跟群众解释,尽可能做出公允的判断,推动问题的解决。

凭借亲切的主持风格及认真的倾听、耐心的梳理,《直播12345》成了百姓与政府的沟通桥梁。

“花式宣讲”讲到百姓心坎里

薛烨的愿望是传播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好故事

除了主持人,薛烨还有另一个身份,2018年,她加入省委宣传部的宣讲团。爱观察的她在一场场宣讲中发现:与剧院、会场、报告厅相比,和群众面对面宣讲更有意义,更直抵人心,效果更好。

薛烨认为,人们只有愿意听、听得懂,政策才能落地生根。“台里几个主持人年轻活泼,有朝气有活力,也都善于表达,有丰富的媒体经验,可以把党的理论政策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大家听。”于是,她牵头倡议,带领七八个小伙伴组成了一支“文艺轻骑兵”,把人们想听的、爱听的、关心的政策理论写成诗歌、办成板报,还专门请了一位懂方言的老师,把宣讲内容用海南方言编成三句半或贯口,“像讲相声一样,特别受欢迎。”

但最初她并不确定人们对这种“花式宣讲”的接受程度。第一次她和小伙伴到一处乡镇农贸市场宣讲,在路上,大家直犯“嘀咕”:人家是来买菜的,愿意听你说吗?听得懂吗?万一冷场怎么办?谁知道架势一拉开,马上就有人驻足,然后更多的人围过来,里三层外三层,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薛烨的一颗心落了地,“很感动,也很受鼓舞。”后来她和小伙伴就琢磨百姓爱听啥、想听啥,专往百姓的心坎里讲,“其实只要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积极回应百姓诉求,讲得生动有趣,百姓就愿意听,党的政策理论就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9年,中宣部主办“时代新人说——我与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薛烨入围“薪火相传”主题决赛。那次她讲的是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的传承与保护故事。八音是海南本土八大乐器演奏的音乐,颇有汉唐古乐遗风。传承人已年过八旬,怕八音失传,仍在努力做传承工作。“我被他的故事打动,我想能打动人心的真实故事就是好故事,无论是否得奖,能讲出来就有意义。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作为媒体人,应该扛起这份担当。”最终她获得了大赛铜奖,很开心,“我们不缺乏好故事,只是缺乏讲故事的人”。

给人一杯水自己须有一桶水

近几年,薛烨参与到党的十九大及全国“两会”等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细心的她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几年都提到了全民阅读,而党的二十大第一次将全民阅读写入了大会报告。

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没时间看书,喜欢阅读的她就想做一档有声阅读栏目,做大家的书友,让阅读成为一种时尚。她的想法得到了领导的支持,2021年初,“烨读”栏目正式推出。

“烨读”选择经典文学作品朗诵,重点突出城市人文色彩。“当然,想要给人一杯水,自己须有一桶水。”只有丰富自己才能高质量输出,她几乎将所有的休闲时间用于阅读,并且积极在生活中为“烨读”寻找选题,比如“24节气之美”。

海南气候温暖,四季并不分明,因此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节气并不敏感,而身为北方人的薛烨却很注意节气的变化,了解每个节气对应的谚语,比如立秋,“一场秋雨一场凉”;霜降,“霜降见霜谷米满仓”,等等。

偶尔她会把这些有关节气的小知识讲给身边的朋友听,发现大家很感兴趣,于是灵机一动:不如就以节气为题做个系列节目,让大家感受节气之美!她将古人对每个节气的定义、节气会带来哪些气象变化、节气更迭时人们应注意哪些事项等编辑成集,在“烨读”上播出,点击量蹭蹭往上涨,“许多90后留言:没想到节气文化这么美!”

“烨读有故事”是“烨读”的子栏目,面向本地听众征稿,本地人写本地事,很容易引起大家共鸣,“写儿时家门口的夜市情景,写城市的今昔变化,回忆里有温情,展望里有憧憬,不仅增加了本地人的自豪感,也增加了外地人对这个城市的认同感。”

“做高品质的阅读”是薛烨为“烨读”打出的宣传口号,“我希望它能传递出一种人文精神与情怀,让听众在忙碌的生活中得到心灵的抚慰与滋养。”

2021年世界读书日,海口市美兰区举办“全民阅读 书香美兰”系列活动,薛烨被推为“书香美兰”品牌宣传推广大使。

主播、宣讲、读书……一路走来,薛烨不断历练,也不断成长,并重新理解了奋斗的意义:“种一棵树,不问结果,只知道种树是好事,就种下去,这样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脚下沾满泥土,心系民生冷暖”让薛烨感到充实而幸福,她说:“扎根一线,与媒体同仁一道,占领舆论高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这是我身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奋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