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科技,连接传统与未来

作者: 文/邵玮
巾帼风采 2022-12-06 17:13:06

朱敏2.jpg

朱敏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正高级工程师


走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大门,深黄色的大楼整洁明亮,在会议室等了一会儿,朱敏面带歉意走了进来:“宣讲刚刚结束。”和新闻报道中的形象差别不大,身着白色西服外套的朱敏留着利落的短发,尽显干练,言笑晏晏间,以典型科研工作者的清晰逻辑,简洁扼要地勾勒出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未来图景。

用信息技术“重构”传统产业

10月22日,朱敏亮相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时说:“作为工业和信息化战线的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将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深入研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的重大问题,为我们的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建设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回忆走上“党代表通道”时的情景,朱敏依然十分激动:“能有这个机会,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次采访和以往工作中的专业汇报或培训交流都大不相同,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体验。”

在“党代表通道”上,朱敏以她一贯的高专业度交出一份圆满“答卷”。她不仅准确生动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阐述十年来中国产业如何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还在通道旁,与一同接受采访的吴燕生代表和张连钢代表订下了进一步交流合作的约定。“无论是航天科技的智能火箭,还是青岛港的无人码头,数字信息技术都大有可为。未来,我们会继续用信息化技术为产业赋能。”

“在传统产业中应用数字信息技术,并不是创造新的产业,而是改善、提升原有的传统产业,让它变好、变得更好,包括效率更高、质量更好。”作为信息化和工业化领域的科研人员,十年来,朱敏亲历了数字化的浪潮席卷中国制造业。相比于工业互联网“将一切信息技术融入工业或者是为工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基础设施和应用模式”的学术化表述,她更习惯用“重构”这个词,来描述数字技术如何为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

当年,读大学的朱敏去铸造厂实习,她穿着工作服坐在尘土飞扬的车间地上做沙模,旁边翻砂工人们在红红的炉火前挥汗如雨的劳动场面,让她至今记忆犹新。

当数字技术运用到传统产业后,传统产业一跃成为了绿色产业。条件最艰苦的高温烧制等环节,能够在全封闭的环境里,通过全自动化的设备进行生产,工人只需在中控室通过屏幕来控制上千台设备,材料配置、温度调节、参数控制等上百道生产工序都被集中管控,这样的连接让设备的运行参数得以智能优化,实现高效生产,替代了过去靠人工经验进行判断的状况。

“站在工厂的高地上,我们会发现这是一座绿色的花园式工厂,虽然在生产运行,却丝毫感知不到。因为既没有滚滚排放的烟气,更没有以前大量工人进进出出的场景,但在中控室可以看到所有生产环节都在正常运行。”一座智慧钢厂的改造不仅能使生产效率提升30%,颗粒物排放下降25%,同时因这家钢厂智能化绿色转型,还能让其所在城市的PM2.5值下降15。数字化变革正在助力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解决痛点难点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刻在骨子里的标尺

2015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当朱敏加入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新成立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后,毫不犹豫地从已经得心应手的信息通信领域转身,一头扎进了传统产业数字化变革的新浪潮中。

不惑之年转换赛道,朱敏坦言,学习压力不可谓不大。但于她而言,正是这种每天需要学习的充实感和新鲜感,才是新领域带给她的最大魅力和吸引力。“工业互联网到底是什么?中国要不要跟进?要按照什么体系架构去做……”层出不穷的问题让朱敏感觉自己如同一个拓荒者,而创新则是刻在所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领域科研工作者骨子里的标尺。

“实践技术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再多的理论都要从实践中总结得来。所以,一定不能脱离工业的真实环境和限制,去空谈技术发展。”朱敏和同事们一起反复向工业领域专家讨教,到工厂开展数百次调研,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她所在团队成功建立起一套中国自己的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以及相应的技术路线和标准,为中国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方法论和技术指引。

数字技术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有时隔段时间再去工厂,就会发现又出现了很多新变化新需求。虽然每天都在奋力奔跑,朱敏却丝毫不觉得辛苦,她感慨自己生逢其时,“我们国家拥有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丰富的应用场景、海量的数据、强大的数据数字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这些都是我们产业数字化充分发展的肥沃土壤。我也会继续探索前进,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字化”让生活更美好

在朱敏看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工业生产,让机器更加“智慧”,更像空气和水分一样,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举了一个小例子,“2019年,我给母亲买过一个非常精致的小钱包,可以挎在手腕上,在她出门购物时装一些零钱。但前几天收拾家里物品时,我母亲说这么好看的小钱包,可惜一次都没用过。”这是因为线上支付同样影响了朱敏已经七十多岁的母亲。“我母亲现在也是微信的忠实用户,很熟练地使用移动支付、转账、通讯等,甚至在给我发信息时还会用上各种‘表情’。”谈到这里,朱敏忍俊不禁。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朱敏说,其实数字技术也会改变社会。无论是方兴未艾的智慧医疗、远程教育,还是已经出现的陪伴机器人,这些都是数字技术帮助优质资源突破原有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更多人分享到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朱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和智能的服务,还能使优质的医疗、教育等稀缺资源的配置更加公平,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成果。

“党的二十大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强调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也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科研工作者的新使命。”朱敏说接下来将继续加快研发步伐、创新步伐,挑战科技前沿,推进数字经济与产业、生活深度融合,助力经济发展,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朱敏3.jpg

朱敏带领团队成功建立起一套中国自己的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用信息化技术为产业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