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自然的合伙人,土里不土气的生活

作者:文/王悦
巾帼风采 2022-12-30 11:04:43

7年来,在北京东北部的浅山地带,两位80后海归生命科学硕士张赫赫和赵天晓自耕自食、饲鸡驭羊、与野生动物为邻……

打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生活范本。

 作者蚊滋滋.jpeg

张赫赫和赵天晓这对情侣更愿意以“蚊滋滋”“长角羚”这样的自然名相称,这是他们感觉更好融入自然的方式之一。

“你看我都开始烧炕取暖了!”11月的午后3点,“蚊滋滋”已经添柴加薪烧起热炕,灶膛里的火,温暖而治愈。而屋外,30只母鸡和4头羊正在果园里悠闲地吃着落叶。

“前几天降温前,‘长角羚’抢收了白菜、大葱,再过几天,我们就要下山去和亲友团聚。”等开春,他们将重返“里山”,开始又一年的春播夏长秋收冬藏。

“里山”中的智慧新知煮妇

捕获.PNG

里山全景(手绘/“蚊滋滋”)


“蚊滋滋”和“长角羚”的家距北京城区70公里,起名为“沃思花园”。三面环山,耕地、果园、山林齐备,30亩的土地一半左右是荒野,出门步行5分钟就能登上一座海拔200多米的小山。用“蚊滋滋”的话说,“是这片土地丰富多样的气质吸引了我们”。

两人都是80后海归生命科学硕士,志同道合,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毕业回国后,一直从事环境保护类工作。张赫赫说:“我手长脚长,像蚊子,所以叫‘蚊滋滋’。” 

一次台湾之旅,他们被“里山”一词打动。“里,指人们的生活聚落;山,表示围绕在这些聚落周边的浅山丘陵;在‘里山’,山林、川溪、屋舍、农田、果园彼此镶嵌,人们智慧地向大自然索取生活所需,但又彼此和谐共生,自然环境依然生机勃勃。”

2014年,他们签下租赁合同,开始践行自耕自食的“里山”生活——这并不是诗意的栖居,从耕地种田、烧火做饭、饲养动物到砌石修房,两个城里来的年轻人一切从零开始。

捕获.PNG

山上最多时有近三十只羊入驻


“光是巅峰时期的200多只鸡、30头羊、5只大鹅、5只狗、2只猫和3只兔子,就让我们忙得找不到北。”工欲善其事,必先“认”其器。什么是镐?哪个是锄?初来乍到的他们傻傻分不清;绑菜架、捆柴火、拴动物,看似简单的绳结总是打不结实;鸡飞天、狗越墙、蜂蜇人,动物制造的麻烦接二连三;争地盘、抢阳光、死缠绕,田间野草惹人恼……走过路过的大叔大婶们见状,怎么也搞不明白,“两个高材生,在城里找个啥工作不好,非来种地?”

捕获.PNG

桑树下是农夫的最佳休息地之一


但在“蚊滋滋”的眼里,乡村生活事无巨细都透着生存的智慧,只要虚心向村民请教、向大自然学习,慢慢地,人就变得不急不躁了。

深秋时分的窗前红蓼.jpg

深秋时分窗前的红蓼


在这里,曾经埋头干活废寝忘食的他们,学会了遵循自然节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认真吃饭、好好睡觉;曾经对野草杀红眼的他们,学会了保留一丛丛野草,给昆虫们留下栖息和繁殖之地;曾经心比天高的他们学会了“认怂”,不再一口气养30头羊,而是根据自身需要和土地面积重新规划养殖数量。

捕获.PNG

秋日在鸡圈里收获不少鸡蛋


“慢慢地,菜种出来了、鸡也下蛋了、羊养得也不错,村民就会觉得,其实你还是懂一些的。”一路跌跌撞撞地走过来,这些年,他们已经变成了村民眼中的“自己人”。


过朴素生活,与野生动物为邻

自耕自食之外,“蚊滋滋”和“长角羚”还把“里山”生活当作了田野考察研究课题:能不能把消耗的自然资源和能源降到最低?把人对环境的冲击减到最低却依然能生存得很好?7年多来,煮妇和农夫的日常劳作、吃喝起居、农地建设都围绕这个“小目标”一路调整、迭代、升级。

当很多人羡慕两个人的田园生活时,“蚊滋滋”说,最大的挑战莫过于缺水。没有自来水供应、没有河流湖泊的补给,他们靠老主人留下的30立方的水窖储水度日。水由机井站的水泵从百米深的地下抽取,再通过地下水管输送到家。

捕获.PNG

生活小屋外的雨水收集装置+垃圾分类装置


“因为管道陈旧,零件一坏就几天没水喝,我们就在山上建了三个收集雨水的大罐,其中两个能存一吨水,一个用来浇菜地,另一个经过简单过滤消毒后喂养动物。”两个人平时只用植物成分的洗护和洗涤用品,因此生活废水成分单纯,经过简单过滤和沉淀,就流进门前的人工小湿地。这里不仅是鸟儿和其他动物经常光顾的地方,也是主人最惬意的休闲之所。

舍不得用饮用水冲厕所,他们还自主设计修建了生态旱厕。特殊的蹲便器让大小便干湿分离。大便覆盖上木屑再经过堆肥,便转化成无臭无味的天然肥料,孕育出新鲜美味的果蔬。小便被引流出室外,带有刺激性的氨气排出挥发。通过巧妙的安排,污物重归自然循环,又不断滋养着他们的生活。“蚊滋滋”感叹,“‘里山’上的日子,把人的位置放对了,自然其实很好相处。”

农村不比城市,没有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他们绞尽脑汁和垃圾“交手”。根据处理难度,两个人颇有兴趣地将“里山”的垃圾,分为风、木、土、水、雷、火六大属性。

“蚊滋滋”说:“随风刮来的塑料袋,属于风系,它们随风飘荡后正好被地里的围网阻挡且易清理。木系的塑料、玻璃瓶和金属制品分类后,由相熟的村民卖给废品回收人,顺便换点零花钱。土系的砖头瓦块,则被巧妙地填充进金属网笼,配上木头盖板,坚固的户外座椅就诞生了。雷系的有毒有害垃圾,全靠人工打扫,碰到好奇的邻居唠上几句,既传播环保理念还拉近了感情。”

捕获.PNG

入园处的杏树夏天会挂满甜果


而山下的菜地、山上的果园都是与野生动物友好共享型的,因此没有使用农药和除草剂。“‘里山’的环境健不健康、友不友善?看看这些用脚投票的大小动物就知道了。”春天,鲜艳的北红尾鸲在檐下“生儿育女”。夏天,北方狭口蛙气鼓鼓叫个不停。手工垒起的石墙缝隙,成了山地麻蜥的洞穴。屋后的“手作”上山步道,不仅方便了人们上山,也成了野生动物的通道……

“长角羚”还架设起红外相机,圆滚滚的狗獾、“白鼻心”果子狸、自带烟熏妆的一丘之“貉”、头顶三叉小角的狍子,都曾出现在他的镜头里。最惊险刺激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先后捕杀了他们精心饲养的一百多只鸡!但两个人笑说,“虽然损失有点惨重,但亡羊补牢后还能和豹猫做邻居也很不错!”


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教室

“‘长角羚’以前常到自然保护区工作,眼里常常是人和自然冲突的场景。比如,老乡在保护区偷偷放羊、采药之类的。但人和自然只有矛盾和对立吗?”“蚊滋滋”问。“里山”生活的真实经历让两人逐渐懂得:人类只要掌握好分寸,遵循自然规律,就可以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采摘新鲜西红柿.jpg

“长角羚”采摘新鲜西红柿(手绘/“蚊滋滋”)


为了让更多城市人走进自然,疗愈“自然缺失症”,国庆假期,蚊滋滋和长角羚召集志同道合的朋友带着孩子来“里山”露营,体验村野生活。大小朋友下地刨红薯、摘南瓜,用新鲜的食材制作窑烤比萨,真真切切感受从田间到餐桌的劳动喜悦。旱厕、水循环等装置把书本中“物质循环”“节能环保”的抽象概念变成触手可及的真实场景,每到此时,脚下这30亩土地就变成了最真实的自然教室。

捕获.PNG

夏天时收割冬小麦,“长角羚”忙于将剪下的麦穗装袋

捕获.PNG

蚊滋滋”忙着用自家产出的小麦粉制作茴香馅包子


说起在这里举办的活动,“蚊滋滋”的小小满足感油然而生:“大家不可能都把家搬到‘里山’,但短短几天的‘里山’生活能让大家看到,小昆虫也有有趣的生命故事,让大家认识到,土地里收获的蔬菜并不都像超市货架上的那样光鲜亮丽,有虫子有疤也可食用,这对我们来说就足够了。”

土里不土气 平面书影 带腰封.jpg

《土里不土气》平面书影


但能来里山做客的家庭毕竟有限,“上得书房、下得地头儿”的“蚊滋滋”和“长角羚”把在“里山”生活的有趣经历、与野生动物相遇的故事,乃至山里生活必备的技能和工具,编写成一本图文并茂的书——《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字里行间不仅散发着花草的清香、蔬果的甜美,更是农夫和煮妇对自然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对土地的谦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