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人 西双版纳慢生活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华筠
健康生活
2013-07-18 15:58:00
闲步 傣风怡情
住一天傣楼,吃一天傣家饭,放松心情,感受淳朴的傣家村寨和民俗,西双版纳的人文风情就应该这样体验。
勐仑橄榄坝是西双版纳最有傣族风情的地方。海拔只有530米,是西双版纳海拔最低的地方,澜沧江从寨旁流过,几百户傣族人家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清晨,清新的空气令人神清气爽,踱到缓坡上望去,成片的傣家竹楼依势而建,层层叠叠。晨雾散去后,墨绿的密林在远处坡谷间随风起浪。树绿花红,穿着艳丽筒裙的傣家姑娘三三两两婀娜地在街上飘过,曼妙到让旁人无语呆望。
橄榄坝寨子不大,用半天时间慢慢游走,感受那种闲适、安静的乡野生活气息。几乎所有民居的房前屋后都繁花铺地,果树挂果。椰子树、槟榔树、芒果树、菠萝蜜、绣球果等热带植物和花卉布满整个村寨。开在傣家竹楼的餐馆、茶楼和旅馆,装饰得古朴典雅。店主悠闲地在躺椅喝茶,等待游人光顾。当然,这世俗的图景中还镶嵌着一种信仰——佛塔金碧辉煌,庙宇雕饰雍容,但依然显得安静低调。每一砖每一瓦每一种纹样每一扎鲜花都承载了傣家人世世代代的信仰和虔诚。
品尝傣家美食是体验坝上风情不可少的。傣味菜以糯米、酸味和烤肉、水产品为主。野生植物做香料,味道上酸、苦、辣、甜,令人大快朵颐。如果想体验更绚烂的民族风,不妨在版纳的首府景洪看一看勐巴娜拉西歌舞秀,大手笔设计制作的灯光、布景,加上傣族的孔雀舞、象脚鼓,爱尼族的咚巴叉、竹筒舞,布朗族的弹唱,基诺族的大鼓舞轮番上演,还真让人眼花缭乱。



繁茂的热带植物,
朴素的傣家山寨,婀娜的傣家姑娘,
热闹欢快的泼水节,
都是西双版纳的独特风情。
穿行 雨林识草木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很神秘,5000多种热带动植物云集在近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令人叹为观止。选一段,走一走,密集的标识牌不仅普及知识,更让人领略了它富饶的雨林资源。
勐仑热带植物园必去之处,也是给孩子科普的好地方,它是我国最大和保存物种最多的植物园,近万种热带植物分布在棕榈园、榕树园、龙血树园等35个专类园区。踏上栈道,穿行雨林,好像行走在一个天然氧吧里。耳边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潺潺溪水声和悦耳的鸟鸣。林中光影婆娑,深绿色高大的热带植物散发出淡淡的草本香气,夹带着雨后清新潮湿的泥土香。这时候,你不禁想闭上眼睛,去感受置身天然雨林而不是水泥森林的内心沉静。
雨林中人工搭建的空中索桥,也叫树冠走廊,绳子编的软桥架在高高的树上,最高处离地面有36米。走在上面就能让人手心出汗。走到树间林叶舒朗处,便可以望见刚才还身处其间的雨林全貌,林莽逶迤,葱郁神秘。
如果能在勐仑植物园安排一夜住宿,那最美妙。晚上可以听着蛙鸣入睡,清晨在鸟鸣声中苏醒,推开窗户,就是湿润的空气和满眼的绿色。露天游泳池正对着高大的棕榈林,边游边享受雨林日光浴,欣赏近旁的荷叶莲蓬,玩乏了,中午可以回去睡个午觉。
而另一处雨林聚集区望天树景区,可以充分体验各种“雨林套餐”——攀空中走廊,圣秘南腊河水上热带雨林观光,体验“雨林密语”数字化智能导览,吃“雨林盛宴”大餐,看大型实景“雨林传奇”生态歌舞,参与“阿莲雅狂欢节”等,水陆空全方位体验雨林奇观,热闹丰富极了。




在西双版纳,植物花草,
热带雨林,让人行走在天然氧吧和丛林美景里。
寻象 天然动物园
中国的野象,目前仅存在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之中。而西双版纳野象谷,是野象活动最为集中、频繁的地方。野象谷坐落在景洪市勐养镇以北一个叫三岔河的地方,沟河纵横,森林茂密,除了亚洲野象,还有野牛、绿孔雀、蝴蝶、猕猴等保护动物都栖息在这里,是个天然的珍稀动物园。
在野象谷,比起观看人工驯象表演,躲在树屋里等待大象的出没更加刺激有趣。自然保护区内有亚洲象近300头。和孩子一起看大象太兴奋了:在傍晚、夜间和清晨,它们通常三五成群穿越密林,觅食、喝水、洗澡、嬉戏,甚至到公路上徜徉。除了望远镜,还可以通过红外线夜视镜在晚上观察象群。当看到象妈象爸一家带着孩子摇摇摆摆地向你走来,在树屋下饮水嬉戏,距离甚至近到10米左右,那感觉就好像自己正擎着摄像机在拍摄动物世界,野性、惊喜、神秘等等气息扑面涌来。
TIPS
航班:目前有昆明、天津、上海、成都、重庆、丽江等七个城市开通有直达版纳首府景洪的航班。乘机场大巴就可到达景洪市区。
旅游时间:11月至次年4月是旱季,是西双版纳的旅游旺季。每年4月13日到15日是传统的泼水节。
购物:小粒咖啡、南药、版纳地毯、傣族花包、茶叶、神秘果等都是当地特产。
禁忌:上傣楼和进佛殿脱鞋,进傣家不看傣家卧室,不摸小孩的头。人为垃圾尽量全部收集并带出村寨进行处理。





各种珍稀的动植物,
花草飞鸟,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