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江南新农家
“风情芦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春山居图》实景地
春风又绿江南岸时节,《中国妇女》杂志记者一行走访了杭州、宁波的六个村庄。今天,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吟诵不已的江南,依然是春江烟树,夹岸桃花,而越来越多茶园菜花间世代耕作的农家,却已住进了绿荫别墅,过上了富裕美满的日子,彻底刷新我们固有的田园梦。
从“庭院整治”到“美丽乡村,美好生活”,当地妇联开展的一系列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帮助富裕起来的农民把一个个村子变成了游客纷至沓来的旅游胜地。
趁着春暖花开,请你跟着我们的记者,一起去这些富了起来美了起来的江南农家走走吧。
芦茨村:寻梦新“富春山居”
文/苏 容
芦茨土屋,一个“会所式”的农家乐
“白云居”女主人余蓉秀做得一手招牌土菜
“深山古树清风,小桥流水农家”,桐庐县芦茨村,山藏水绕,江碧如玉,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在创作《富春山居图》时沿富春江漫游过的地方。
汽车盘旋在山间公路,清润的空气扑面而来。转过几道弯就是芦茨村。明丽的阳光下,村子更显安静整洁。邵倩家的三层楼就建在芦茨老街上,坐在家门口,能看到对面的芦茨大礼堂。这是一座上个世纪70年代的老建筑,墙上文革时代的标语依稀可见。如今这里是游客接待中心,里面有芦茨名人晚唐诗人方干的介绍,还有历代18位进士的名录。
今年27岁的邵倩热心公益,尽管在外村打工,她还是报名参加了村志愿队,经常回来检查卫生,走家串户评比打分,今天劝这家把晾晒的衣服理理清爽,明天说服那家将门口的柴草堆放整齐。
在邵倩幼时的记忆中,老街破旧,“到处都是水坑,墙壁都是脏的”,但今天,“庭院整治”像一缕阳光照亮了全村,“环境清爽了,人的素质也高了,乱丢垃圾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环境好了,外地的游客多起来。邵倩也经常带朋友来玩,“夏天他们来游泳,都说在外面找不到这么好的水。带他们去村里参观,到景区玩,听到的都是赞叹声,我从心里觉得自豪!”
芦茨土屋是藏于山水间的房子,起于男主人家的宅基地,原木的房子与山体相连,面前是碧水如镜的富春江支流芦茨溪。三层楼八个房间,两间主人住,六间用来接待客人,每个房间风格各异,不同的主题处处透着主人的巧思。最迷人的是一棵从一楼直穿到三楼的杨梅树——主人重修房舍时,不舍得将老院中的古树砍掉,于是楼板或凿或切,树干得以穿楼伸枝展叶。站在三楼的露台,刚好可以摘杨梅泡酒。
芦茨土屋的主人从农村考进大学,又因为家乡的魅力而回归
土屋的主人的儿子,在城里读了大学,娶了一个北京媳妇。小夫妻俩共同打造了一个仙境一样的住所,先为自己住,后为接待朋友,到今天,土屋已经成为一个“会所式”的农家乐,世界各地的寻梦人都可以在这里圆自己的“富春山居”梦。
“白云居”农家乐位于芦茨村口牌坊处“芦茨十景”之一的盘山石壁下。屋外的河滩上,有人烧烤,有人漫步;屋内客人满座,既是大厨又是老板娘的余蓉秀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咸肉南瓜、螺蛳、土鸡、石斑鱼、水芹菜……这些最招客人喜爱的招牌土菜都是她的自创。经常有客人菜足饭饱,特意跑进厨房对她致谢,一句“真好吃”,能让她高兴好半天。
笑靥如花的余蓉秀一身金闪闪:金项链、金耳环、金手镯、金戒指……一样不缺,问起谁给买的,竟是少女一般的娇羞:“老公买的,过生日过节都给买。”
有时,老公还会陪她“出去逛”。今年情人节,两人晚上送走客人,店门一关就驱车去了县城。“人家买花,我们就买两个苹果,一个57元,两个一百多元。人家说你们怎么不买两箱?我说两箱和两个意义不同的啊!”
结婚快三十年,余蓉秀眼里的老公依然是“很帅的”,她“格格”的笑声回荡在这个美丽的午后……■
芦茨村的“农家乐”各具风格
小古城村,诗意地生活
文/可 可
小古城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
美丽庭院的惬意生活
小古城村也许算不上杭州市最美、最富的村落,但它却称得起最有灵气的村落。灵气来自村周围两条溪流,也就是杭州最有名的双溪漂流地,更来自村附近的良渚古文化聚落遗址。三月春意盎然,走在有五千年岁月积淀的小村里,你会情不自禁地渴望跟这里的一切有深度的沟通……
村子不大不小,但一砖一石都镌著历史与文明,面积12平方公里,有农户991户,人口3501人。
四年前,杭州市妇联动员下属区县乡镇妇联开展“庭院整治”运动。乡村随意的生活习惯相伴随的垃圾污物是整治的重点,她们提出的口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让农民们彻底跟不文明的习惯告别,如庭院内外不乱堆放堆积物,晒衣物有讲究,鞋子如何摆放整齐等等。
百果园——小古城村一处曲径通幽的农家,女主人有个好听的名字,白夏兰。有这样名字的女人自然擅养植物,她家的庭院果然就是个百果花园。水红色的山茶花开的正艳,粉白的玉兰含苞欲放、翠绿的银杏树也恣意舒展身姿……它们争相迎客一如女主人家的热情,你若喜爱白玉兰的优雅,女主人就把你引入玉兰厅,你若偏爱草色的清爽便把你引入百草厅……在女主人看来植物就如人,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缘分,所谓“各花入各人眼”。她呢,亲手侍候这些花草树林久了,识草辨人乐在其中。“我一个从前整天下田种地的女人,自从开了这农家乐,不仅能挣到钱,最美的是自己也把日子美化了,用你们城里的话说就是活出了诗意。”诗意地生活,这就是白夏兰的日子。■
龙坞茶村:又到赏茶好季节
文/柳亚敏
这里的农家茶楼是城里人赏茶休闲的好去处
满园茶色尽在龙坞村
外地人到杭州品龙井去梅坞村,本地人品龙井去的却是龙坞村,龙坞村有“万担茶乡”之称,是西湖龙井茶最大的原产地保护区。“到我们龙坞村来喝茶,保证绝对是正宗的、自产的、上等的龙井茶。”龙坞村书记陈火根满脸透露的都是踌躇满志。当年他在外地打工,是小有成就的建筑老板,但为了村里的发展,毅然回到家乡。他立志要把家乡建设成国际茶村,上城埭村从此改名叫龙坞茶村。“一百个百姓一百条心,当初我们想把这里打造成茶村,村民们都不相信这能够致富,老支书率先把自家的围墙砸了,先开了一家农家乐,才有了这个开头。”
围墙拆了,更要告别过去脏乱环境。村妇代会带领妇女志愿者,每周一检查,每月一评比,把这里变成了一座茶香飘荡的花园。现在这里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农户把自家的房子改造成了集茶室、休闲、餐饮于一体的农家茶饮店。
我们前往的第一家农家茶饮店是龙坞村赫赫有名的“听风阁”茶室。在露天阳台上刚刚落坐,茶室女主人就热情地端过来茶和瓜子。喝着茶,嗑着瓜子,和主人聊着村庄的从前和未来,眼睛所及之处都是满山翠绿的茶园,茶香满溢,如在仙境,心想美好生活大抵不过如此吧。女主人很自豪地说,茶室的生意非常好,“要是你们周日来,恐怕都没座,昨天星期天我们就接待了六十桌客人。”
村民们富了,生活好了,心也齐了,陈书记说以前工作难做,现在工作好做多了,“对于农民来说,你就是要让他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他才有动力。”
陈书记感觉离自己理想的目标越来越近。■
黄公望村一个女人的梦想
文/苏 容
黄公望村的别墅式农家掩映在花树丛中
三味农庄老板娘王艳秋是一个有梦想的女人
村里人家,屋前屋后都种着樱桃树,五六月城里人来此采摘
黄公望村距离杭州市区只有25公里,因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晚年隐居于此而得名,也是被誉为中国山水画长卷“第一神品”的《富春山居图》诞生地,至今留有草庐旧址供人凭吊。整个黄公望村像个森林公园,山间竹林幽深,泉水飞花碎玉,氧气之充沛让人呼吸贪婪。村民家家外观各异的漂亮小别墅,没有了旧式农家的土围墙,敞开式的庭院花树掩映,让人恍惚间以为进入了一个欧洲小镇。
全村七百多户农家,十六户农家乐,游客来这里采摘水果、品尝土菜。庭院风景带动庭院经济,四季游客不断,村民们尝到了庭院整治、美化村庄的甜头。
在浙江省“四星级农家乐”三味农庄门口,记者遇到了老板娘王艳秋。这个从山东嫁过来的女人和丈夫2003年起创业建农家乐,资金紧张的时候,她跑回娘家去筹钱,在荒山野岭上种树挖塘盖房建园……农庄一天天做出了名气,几番扩建,如今的面积已经是当初的10倍。除了一般的休闲度假,游客可以来这里采茶炒茶种菜摘果体验田园生活,也可以做陶艺赏书法看乡村大戏感受乡土文化……
农庄热闹了,王艳秋少女时代的一个梦想却悄悄萌动了。她很早就喜欢看美容方面的书,一直想在本地开一家美容院,无奈农庄杂务缠身,让她一度以为这个梦想永远也实现不了了。随着农庄的业务量加大,管理逐渐走上正轨,丈夫说,你在家里带带孩子好了,不要出来了。王艳秋不肯,“我要自己干个事情。”
她跑到海南、深圳、广州考察了一圈,最后选中了广州一家美容连锁品牌,决定加盟。丈夫拗不过她,只得答应。这些日子,美容院正在装修,她则在拼命看书学习,“人脸上身上的经络我都弄清楚了。”
此刻,黄公望村花开正艳,樱桃花玉兰花梅花如彩云飘浮半空,花树下,王艳秋笑得很幸福。4月11日,属于她自己的美容院正式开张。■
到了滕头村,就想当农民
文/柳亚敏
种苗培育是滕头村的一大产业
村妇女主任王茂燕:有囡就嫁滕头汉
滕头村的第三代小康住宅楼区
如果不是村民,进宁波奉化滕头村需要购买一张80元的门票,因为整个村子就是一座景色怡人的生态公园。
我们去的当日,正是春光明媚,道路两边桃花、梅花盛开,大棚里蔬菜、花卉长势正盛,盆景园里的盆栽千姿百媚……一片生机勃勃。与以自然风光取胜的山村小镇不同,这里到处都是人工的痕迹,江南风情园、将军林、盆景园、绿色长廊……农业在这里已经是现代产业。透过每一个景点似乎都可以看到滕头村人大干快上的勤劳景象。
据说这里曾经是一块贫瘠的土地,“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囡不嫁滕头汉”,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滕头村人啥也靠不着,怎么办?捋起袖子就干,改土造田,硬生生地造出这个富足的生态农村。
现在的滕头村人终于扬眉吐气:入选过上海世博会城市案例馆,被评为联合国世界“生态村500佳”之一,是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陪同我们参观的村妇女主任王茂燕幸福地说,自己当年有眼光,嫁了一支潜力股,现在可是“有囡就嫁滕头汉”时代。
滕头村村民每月可以领取1300元“工资”,婴儿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天,就开始享受这福利。老人更是幸福,男满65岁,女满60岁,就可以每月领取1800元的养老金。“所以,滕头村基本不存在婆媳关系问题,老人活着就是个宝,可以赚钱还可以帮家里干活。违背计划生育的事发生率也很低,因为一旦超生,全家人该享受的福利就会被取消。这里妇女工作很好做。”王茂燕说这话时,脸上满是自豪、幸福的光彩。
“连‘新婚姻法解释三’出来,大家争论不休的房产证到底写谁名字的难题,在这里也不是问题。因为房子都是村里统一盖,然后村民花很少的钱买。”滕头村的第三代小康住宅楼区是豪华气派的成排别墅,据说最大的为一户一幢,面积有360平方米,价格仅为17万元。
“乡村,让城市更向往”,这是滕头村的口号,确实,一路走下来,我们都恨不得在这里当一把农民。■
“宁波后花园”黄贤村
文/张 姿
从村旁的海上长城远眺大海,象山渔港历历在目
马彩萍:快活林农庄的快活女人
黄贤村的人们依湖而居,临窗望山
来到黄贤村的时候,已是午后,又有些飘雨,村子中央的明珠湖雾蒙蒙的,三月的细雨把这个有山有海有滩涂的村庄渲染成一幅水墨画。这里是宋代诗人林逋梅妻鹤子之地,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堪称咏梅绝句。如今,登上当年戚继光抗倭长城废墟上修复的城墙,向里可以俯瞰绿树掩映别墅的村庄;向外,近处田畴、滩涂尽收眼底,远眺大海,岛屿如仙山浮现在云雾中,象山渔港历历在目。
微雨中随着村妇女主任杨鹊娣漫步村庄。整个村子依山环湖而建,左边一排排两层的村舍是二十多年前村里统一盖的。如今大多数的人家都住进了别墅式小楼。妇联在村中开展的“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定期对每家农户按照“净化、绿化、美化”的指标检查评比。这个清净美丽的小村如今被誉为“宁波的后花园”。
杨主任带我们走进新建的一家,夫妻俩刚上山挖了毛竹笋回来。男主人说起在村里企业干技术工作,也能盖得这样的房子很满足。时近傍晚,女主人已经拿了竹笋到厨房去烧,听到我们来,她探出头来招呼。这时的黄贤村,不再是个旅游地,回归了村民自己的炊烟家园。
“我们村就是黄贤森林公园,黄贤森林公园就是我们村。”马彩萍是黄贤村 “快活林农庄”的主人,她那轻松爽直的腔调让这个阴沉微雨的下午一下子变得敞亮欢喜。
“十年前,我是陪同学相亲,才第一次来到这个山连山、弯连弯的小地方,谁都没有想到,一年后我们这两个陪客竟然结了婚。”马彩萍更没想到,今天的快活林农庄大到可以同时容纳六百宾客。
此刻,马彩萍望向院子里那片闲置的草坪时,她希望自己将来能开发一个特色乡间幼教基地,让到此一游的小朋友们都能学习识别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还能体验妈妈(上世纪80年代的小孩)曾经玩过的那些土游戏……
告别黄贤村,留在我们记忆里的,不只是梅妻鹤子的林逋故里,也是安居乐业的多福之地,更是游客流连忘返的梦中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