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播带货,你被“种草”了吗?

消费 2020-01-08 11:26:30 0

一支话筒、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明星、网红们不仅可以通过直播吸引粉丝打赏,还可以带货。“短视频+主播+购物+电商”的“带货经济”热度一直在飙升,却也因良莠不齐引发争议和纠纷。

QQ图片20200108112553

美丽的主播一边吃着,一边向粉丝推荐美食链接,并保证这款零食不会让人发胖;好看的裙子由主播试穿,搭配好鞋、包之后,便催促你点击链接“秒杀”,并保证是全网最低价。一边看直播一边购物的新鲜体验让“剁手”变得更加有趣轻松。

2019年11月,一名拥有百万粉丝的主播在现场推销商品时“直播翻车”,他推荐的不粘锅当场粘锅,甚至粘在锅底铲不下来,这一事件引发网友热议。当主播们与电商平台透支消费者的信任、商品的质量与描述不符、退货找不到渠道……“网红种草”的产品自然杂草丛生。在网络直播的热潮下,消费者该如何躲避雷区,又该如何维权呢?

购物一时爽,退货千般难

在流量变现的助推下,很多网站都开设了直播购物平台。

北京的网友珊珊关注了一名拥有百万粉丝的女主播,今年5月她在女主播推荐下买了一套泰国产的网红护肤品。按照女主播的描述,这款护肤品是自己一直“回购”的,便宜又好用,适用于任何肤质,使用7天便可以发现脸上的雀斑开始淡化,使用一年以上可以完全祛斑。

可事实并非如此,珊珊使用这款护肤品一周后,雀斑不但没变淡,脸上还出现红肿。她发现这套护肤品的包装上印有防伪码,于是便分别使用微信、淘宝等APP扫码,检验真伪,但却无法成功识别。

珊珊给女主播留言,提出了质疑,并要求女主播提供其售卖护肤品品牌的授权书、海关通关文件、进口商品检验检疫证书、进货发票等。可女主播表示她无法提供,让珊珊直接和平台或厂家联系。

平台和厂家的电话根本打不通,于是珊珊便在女主播的视频下留言,提醒其他网友不要上当。但她发现自己被女主播屏蔽了,在女主播的视频页面里,她根本无法留言。

无独有偶,生活在天津的刘娇跟着网红直播购物,也遭遇了退货难的尴尬。刘娇是一位全职妈妈,孩子白天午睡的时候,她常看一家网站的购物直播页面消磨时间。

平日里,刘娇很喜欢首饰,当她看到主播推荐翡翠耳环时,尤其听主播说的头头是道,分析如何识别翡翠的质量,便按捺不住了。直接点击链接,购买了三对耳环。

然而,当刘娇收到货物时,却发现翡翠的质量与描述不符。她想退货,可在那个直播购物平台上,却没找到退款的选项。每次联系客服,对方都是机器自动回复。售后服务更是形同虚设,两千多元就这么打了水漂。

百度搜索“直播购物+质量”,出现约7360000条结果。

主播们推荐的一款被誉为日本止痛第一灵药的“EVE白兔止痛片”,被一位科普大V发文“怼”了。该科普大V称:“‘白兔止痛片’绝非神仙药,其中含有的成分还容易导致血小板大量减少。”

被称为“遛娃神器”的“网红”儿童轻便童车,经质量监督局抽样质检,结果显示100%存在安全风险。

走红的美白产品暗地里添加了违规的化学成分,使用时会释放出甲醛……类似报道屡见不鲜。媒体多次呼吁,网红产品不但要靠流量更要靠质量。

尽管如此,直播带货质量还是频频出现问题。但在2019年11月淘宝公布的大数据显示,8小时55分的淘宝直播仍引导消费者购物成交破了百亿。

直播带货,为何如此火爆?

直播卖货到底有什么神奇的魔力?记者点开淘宝页面,也跟着进行了一番直播购物体验:有亲和力的主播,价格划算的商品,页面跳动着的购物链接,耳边一阵阵“买它!买它!”的呼喊,记者的手不受控制地跟着点击下了单。

有位用户在购物页面中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以前电视购物天花乱坠的忽悠我从来都不相信,但为什么面对网络直播卖货,就彻底沦陷了呢?

记者采访了国家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阳。杨阳认为,直播卖货火爆背后,是明星、网红效应与消费者好奇心和冲动消费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与以往购物方式不同的是,网络直播购物是一种“短视频+主播+购物+电商”的新型营销方式。

不管是明星名人、时尚主播还是潮流达人,带货能力强的主播们都离不开“体验感强+限时促销+好奇心+冲动消费+信任背书”的套路。

首先是“眼见为实”而有了“信任”,主播们试吃、试穿,并通过网络与消费者互动,根据屏幕留言及时解答消费者的问题。比如,根据消费者的体形、需求、喜好,推荐适用的商品。与普通网站销售相比,这样的直播一目了然,更真实直接。

其次是“购买便捷”操作容易。直播平台在功能设计上,打通了购物这一环节,轻轻触屏就能下单,发达的金融支付、快递物流等电商基础设施,给消费者提供了配套的便捷服务,让消费者的购物变得更高效省时。

当然,人们的消费心理也发生了改变,很多用户表示,跟着直播购物并不是简单的买东西,而是享受生活。直播有趣又好玩,营造了新的消费场景。从消费心理上来解释:“最好的营销模式就是讲故事、创设场景给消费者推荐之前没有过的体验,从而产生消费的动机和欲望。”这也是网络时代的“种草经济”效应。

理性消费,别让“网红”成“网坑”

在北京市嵩高律师事务所律师赵露露看来,互联网时代网络直播购物能快速吸引大量粉丝,并形成“种草经济”效应,还是有它的优势所在。比如,主播们会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帮助消费者挑选性价比高的产品来推荐,另外,同一品牌的商品,由于是批量销售,主播们也会帮助消费者向商家争取到更便宜的价格。但不能否认的是,主播带货的购物平台管理参差不齐,主播推荐商品的质量更是优劣不一。消费者一旦买到质量有瑕疵的商品,想要维权,并不像单一网购那样容易。

正如第一个案例中,女主播直接要求珊珊找厂家,认为商品质量与自己无关。事实并非如此,直播带货一旦出现问题,主播、网络平台和商家都应当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只是主播“转化”为“销售”,她和商家的合作方式不同,其承担的法律后果也不同。

有一种情况,商家通过经纪公司找到主播,按照每月、每周甚至每小时来结算底薪,产生销售收益后,再由经纪公司给主播分配佣金。这时主播在带货这一环节中,充当的则是广告代言人的角色。主播借助自己的知名度、影响力,增强了广告内容的可信度和感染力,从而提升产品的传播效果,这符合法律上对于广告代言人的界定。

有一些主播单纯为盈利而盲目推荐商品。首先,他们不具备足够的产品鉴别和售后能力为赚广告费,往往忽视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夸大宣传产品功效。主播们与产品商家形成了推销与被推销关系,甚至主播本人也不觉得需要为产品质量承担责任,他们认为粉丝购买产品一旦出现了问题,直接找商家即可。

其实,根据广告法的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否则构成虚假广告。发布虚假广告,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以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除罚款外,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然发布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无论是广告主还是发布广告的主播,都应当保证广告中产品的功能、产地、用途、质量、成分、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的真实性。有些主播为积攒人气,会雇用水军或打开滤镜、PS使用效果图等,这些其实都属于虚假广告。

此外,如果主播推荐保健品等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造成消费者损害的,或者明知、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者作推荐、证明的,主播还要与广告主承担连带侵权责任。

因此,当消费者发现主播夸大宣传,或进行虚假广告,可以向工商监管部门进行投诉维权。相关监管部门会与电商平台积极合作,完善直播带货的诚信评价机制,将违法情节严重、污点信息较多的网红拉入黑名单,取消其直播带货资格,从而更好地净化网络消费环境。

还有一种情况是,品牌商选择几个网红主播进行新品推广,主播没有收经纪公司的营销服务费,但他们每销售一件商品就可以从中获得相应提成。这时主播就相当于新品的零售商。卖货的主播有了经营行为,就应该有相关经营资质。此时如果新品出现了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直接向主播和平台索赔,主播和平台向消费者赔偿后,可以再向商家追偿。

人称“叶坚强”!嘴上佛系内心热血的90后女孩叶黎文:青春在最需要的地方闪耀

【决战脱贫前线】大凉山上的驻村第一书记:带着乡亲们“漂漂亮亮”脱贫

一袭白衣,两代传承!援汉北京医疗队年龄最小的她,令人刮目!

【决战脱贫前线】返乡创业新农人!一个高光白领的蜕变……

绽放在炉台边的玫瑰:辽宁鞍钢股份炼铁总厂二高炉作业区茵芭操作工李珊

热门专题

更多

中国妇女

全国妇联机关刊

中国妇女_法律帮助

全国妇联机关刊

《中国妇女》微信号

zgfn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