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里的中国味传承中的家国情

聚焦 2022-03-15 17:05:31

虎年春节,冬奥洁白冰雪与火红中国年的碰撞,意义非凡,快乐倍增。当曼妙的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敲响”倒计时,美轮美奂的开幕式拉开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序幕。这个与冬奥相约的中国年,年味更足。虎虎生风,情深意长。

春节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传统节日,浓浓的年味是人们内心最割舍不断的依恋。年味在熟悉的美味里,在节日的歌舞声中,在手艺人的指尖上,在蒸蒸日上的生活里……蕴含着中国人对家庭团圆、血脉亲情的守候和期盼,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乡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022年1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春节传统节日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是大家共有的精神家园,穿新衣、贴春联、吃团圆饭、祭祖、守岁、拜年送福、逛庙会……在节日的时空中,我们通过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习俗感悟历史的厚重和责任的重大。有人说时代变了,年味淡了,其实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物质不再匮乏,新衣何止新年穿,大餐也不只除夕吃。过年的方式在变,但不变的是对家乡的依恋,是亲人间的爱与守护,是对家国情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代代传承。


春节庙会“京”味年

VCG211360714981.jpg

逛春节庙会领略京城民俗


虎年的新春佳节恰好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完美相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一场精华版的新春“庙会”,欢迎出席冬奥会开幕式的八方来客,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们感受喜气祥和的中国年,感受洋溢传统文化的中国味,让世界读懂中国。

这两年,因为疫情,京城“庙会”办的比以前少了,但“庙会”依然是北京人骨子里的春节记忆。每当“打卡”庙会,看见大街小巷红灯笼高挂、中国结高悬,古香古色的牌楼中传出伙计们叫卖小吃的声音,仿佛穿越回古代过新年。要集中领略老北京的市民文化和风俗人情,逛京城春节庙会就是最好不过的方式。

北京人的春节,一家人度过了阖家欢喜的除夕之夜后,一般正月初一给长辈拜年,正月初二走亲戚,接下来就开始逛庙会了。从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一,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老北京各处庙宇都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厂甸、东岳庙、白云观、雍和宫、地坛等都会举办一定规模的庙会。如今,北京的很多新地标也开始继承庙会的习俗,比如有将中国民俗文化和西洋文化融为一体的石景山洋庙会,有依山傍水的古北水镇长城庙会,有带动京津冀非遗发展的平谷京东文化庙会等。

我们一家喜爱逛庙会,是因为“庙会”是观赏传统民俗文化的好去处。圆明园春节皇家庙会是北京别具一格的“皇家”庙会。春节期间,有平时难得一见的“皇家宫廷列队游园”表演,给逛庙会的游园观众添兴拜年。庙会上还会有一条长长买卖街,店铺摊位林立,品类充盈,“眼福”尽收眼底:有做空竹、风车、面人、风筝、剪纸,画鼻烟壶、彩蛋、脸谱、葫芦,还有刻瓷、北京绢人。说到“口福”我更能如数家珍了,艾窝窝、驴打滚、开口笑、蜜麻花、豌豆黄、糖耳朵……每回来庙会我和家人都能一次吃个齐活。而京西门头沟的“国家级非遗”庙会“千军台古幡会”有500多年历史,是京城唯一的“古幡会”。每年元宵节,连着两天,古幡会“张幡结彩”,正月十五从庄户村走到千军台汇合;正月十六再从千军台走到庄户村汇合。沿途村民和远道赶来的观众夹道追随,热闹非凡。

春节庙会传承着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也凝聚着人们对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一代代传承,成为独特的中国文化。

微信图片_20220128162710.jpg

圆明园皇家春节庙会(摄影/廉抗美)

VCG21gic2488504.jpg

庙会是北京人的春节记忆


新春签:年味是文化游乐中的趣

庙会作为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是非物质文化的“活化石”,并非京城独有,全国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庙会。舞狮、耍龙灯、踩高跷、抢红包、集五福、吃小吃……年味是品文化享游乐中的趣,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红窗花“秦”味年

捕获.PNG

胡晓珊(左三)一家齐上阵,用剪纸装点新春


我的家乡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嫁到关中西安后,每每临近年关就特别怀念在陕北母亲身边的美好日子。

母亲是个要强的女人,为了提高全家的生活水平,她重拾剪纸手艺,通过恩师陈山桥挖掘指点,成了十里八乡出名的“巧手手”。上个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母亲带着剪刀去省城西安的唐城宾馆、钟楼饭店现场剪纸卖给外国人。但一旦临近年关,天大的事她都不管,一定要回来陪伴我们。

母亲回到家,就会带着我们剪纸,把简朴的窑洞打扮得五颜六色。屋里屋外色彩斑斓,窑洞顶、土墙、碗架边、窗户上贴满红红绿绿的剪纸,好不红火热闹。窑洞顶上张贴“喜上眉梢”图案的窑顶团花;墙上贴喜庆的“鹿鹤同春”、“福禄寿喜”等图案的剪纸;腊月二十三,灶前张贴灶君娘娘剪纸,寓意“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贴窗花更是年俗中的重头戏,在陕北老乡眼里,贴窗花是辟邪保平安的,谁家不贴窗花就是“瞎眼窗子”不吉利。窗花剪纸贴什么极为考究,花鸟鱼虫“保”来年风调雨顺、狮子老虎“能”镇宅保平安,图案寓意吉祥……不仅具有象征意义,更有着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着人们对来年风调雨顺和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

陕北的春节年味十足。正月农人最清闲的日子,村里人初二开始串门子,走进我家院子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贴满精美剪纸的窗户,总会投来赞许和羡慕的目光。村里的婆姨女子,年前总向母亲讨一些剪纸样子去装扮自家窑洞,母亲都是免费赠送。年年这样过,我对母亲的崇拜之情,对继承母亲衣钵传承剪纸的向往之情就在那时不知不觉生了根发了芽。

现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塞剪纸新一代传承人,我的使命和责任不单是传承,更要做优质的传播者、推广者,让安塞剪纸随着时代发展赋予更高的价值。而今我嫁到西安,过年的习俗也随关中的风俗发生着改变,但不变的是深植于胸的匠心传承。到了除夕,城市中讲究的家庭才会贴些窗花,我总要亲手剪些小时候装扮窑洞的“同款”剪纸贴在窗户上。儿子很是好奇,伸着小手跃跃欲试,我手把手教他画些简单图样,他自己剪出来贴到窗户上,兴奋能持续整个春节。

纸上日月,剪下乾坤,不负母亲的叮咛与期望,我将安塞剪纸技艺带到都市,让民族艺术“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这是非遗文化的传承,是家文化的价值认同,也是对春节传统文化的守护。在这些贴着剪纸的透亮玻璃上,我看到了全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安康的期盼,也看到了安塞剪纸赓续传承的希望。

捕获.PNG

胡晓珊传承母亲剪纸手艺

捕获.PNG

新春签:二八贴花花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诗歌《人日即事》曾描述:“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可以看到在中国古代,已有在春节张贴剪纸的传统。年味是眼中的美心中的甜,贴窗花,装点环境、渲染气氛,寄托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临近春节,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可见红红绿绿的剪纸,窗户上、门板旁,处处洋溢过年的味道,日子红红火火。


歌舞升平“曲”味年

捕获.PNG

白族大本曲春晚节目《开财门》


大本曲是白族特有的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也是白族人最宝贵的民族艺术之一。一到春节,和家人自编自导唱一组“拜年曲”庆祝佳节,是白族人民最喜闻乐见的方式。我父亲赵丕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绕三灵”代表性传承人,他不仅守护“大本曲”,还把我们兄弟姐妹五个都练成了“金嗓子”。六十多年来,每到春节赵家几十口人齐上阵,用“七七七五”古体诗的格式说唱,细数过往一年的甜酸苦辣,感恩家人、邻里乡亲的和谐共处,祝福祖国繁荣富强。年轻人说这是云南白族的民间“rap”,节奏带感,曲调悠扬,比国外的说唱音乐更带劲、更喜庆。

我二姐的嗓音天生就好,唱起来比我们兄弟姐妹还要嘹亮,穿透力特强,她很小就耳濡目染跟着父亲学大本曲,春节的时候在院子里一唱,吸引来听曲的人能把院里的大青树都围满,真有点“春晚”的意思。现在我们家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能唱,跟着我们学大本曲的人也多了,我们就想一直唱下去,把大本曲和我家的和美家风一起传承下去。

有了新媒体之后,父亲不甘落伍,带领家人学录短视频、搞线上直播。近两年,我和家人开始尝试在除夕直播一台我家的“春晚”。我和四个姐姐以及家里的小辈们都各显神通,用说、唱、跳兼备的花样节目,把民俗中传统新年寄语全部在歌舞中表达出来。今年我也早早为这台线上“春晚”做好准备,拜年曲有股虎虎生威的劲儿,节奏更欢快、词曲更热闹。希望虎啸风生赶走疫情,举国上下龙腾虎跃。

除了“春晚”这台重头戏,赵家“花上花秘制酥肉”也是每年春节的“固定节目”。姐姐们会将上好的猪肉用祖传秘方腌制多日,再裹上面粉在油中来回翻滚,最后捞出沥干,分装成数份馈赠亲朋好友。三姐回忆说,“每到腊月二十七、二十八这两天,姐妹几个围着一口大铁锅下肉,常常即兴地来上两句大本曲,一边唱一边做,把一旁玩耍的孩子们唱的口水直流。”

真正年夜饭是大年初二,赵家四世同堂24口人全部聚齐、共享天伦。年夜饭后,小辈们请上寓意新年“甜甜蜜蜜”“和和美美”的米花茶敬献长辈,全家一起举杯畅饮。传统的米花茶由米花、乳扇丝、核桃碎、红糖、彩干拉制作而成,喝起来甘甜香脆,不仅能驱寒暖胃,还象征着来年安康如意。饮完茶,大家便整理衣装,这是我们家过春节的最后一项习俗——照一张人最齐的新春全家福。现在父亲老了,没事就喜欢翻一翻相册,看着每年都在壮大的队伍,他戏称自己的大本曲传承后继有人了。不过,今年的全家福不全。因为三姐家的儿子参军去了,过年要留在部队,虽有些遗憾,可我们深知“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小家的全家福要全,祖国大家的全家福更要全。

捕获.PNG

新春拜年敬米花茶

捕获.PNG

甘甜香脆的米花茶


新春签:古曲乡音辞旧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中国人总结过往、开创未来的时间坐标。在辞旧迎新之际,自然要张灯结彩、鼓乐齐鸣、歌舞升平一番!载歌载舞更是少数民族迎新春的最大特色,用古曲乡音在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里,纪念家族喜事,欢唱民族乐事,新春美好情愫滋养岁岁年年。


舌尖上的“腊”味年

VCG211192113814.jpg

挂在窗棂上的传统美食腊肉


我的家乡眉山是位于四川西南边缘的小城,离乡虽已超过40载,但家乡的年滋味难以忘怀。春节临近,母亲徐瑞蓉总会提前做些腊肉、香肠,满屋腊味飘香。2020年,我们家庭获得全国文明家庭。

过年就意味着团圆。父亲常年在外地做工,母亲一个人照顾我们六个子女,很忙碌。但每当母亲开始做腊味就意味着快过年了,外出打工的父亲要回来了,我们不禁喜上眉梢。做腊肠是个大工程,需要先把猪皮去掉,把肉切小块,然后放上盐巴、白糖、辣椒,再倒上白酒把肉和调料搅在一起。弟弟妹妹站在灶台边帮母亲打下手,用竹片把小肠刮薄,再剪一些绳子绑肠备用,接下来就可以灌肠了。

腊肠制作起来很费时间,但我们家人多手快,六人分成三个小组,铆足了劲比着快。母亲把灌好的香肠、切好的腊肉条挂在灶房梁上,下面生火煮饭,烟自然就熏着肉,香飘满院。一起做腊肉的欢乐,是团圆的喜悦,腊味也成了我记忆中最深刻的年滋味。

这样温馨的全家团圆场面如今再难有了,父亲在我上大学时去世,家里困难,四弟悄悄撕掉了大学录取通知书,选择留在家乡照顾母亲。疫情期间,他作为高家镇英头村的党支部书记,连续奋战,直至牺牲在抗疫一线。家人不全,全家福也不完整了,心中无限遗憾。

年纪越来越大,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是来自家乡的腊肉却从没有断过。90多岁高龄的母亲依旧会亲自给我们做腊肉,每当我提出回家看看,电话那头的她总是说“我很好,不用回来”。但我知道,她也盼望着团圆。

如果说小时候,腊味是过年的味道,那长大后的腊味,就是思念的味道。无论身在何处,只要闻见、看见那熟悉的腊味,就会想起家乡的小城。

记得1987年春节,我在美国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特别想家也很想念家乡的味道。那个年代的美国,川菜都不容易吃到,更别提腊肉和香肠。我们几个留学生凑到一起,自己做川菜,用火腿肠代替腊味,简单过了一个年。

回国后,我也做过一些腊味,但总觉得还是家里的腊肉熏制得更地道。女儿是个烹饪小能手,用老家亲戚邮寄来的食材做出的煲仔饭、腊肉饭几乎与儿时味道无异。女儿经常会问,今年还会有腊肉吗?我回答道“外婆、姑姑、舅妈都会做的,一定会给我们寄来。”从冬吃到夏,家乡味从不间断。

母亲每每念及牺牲的四弟,都和我们反复强调为人民服务就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我牢记母亲嘱托,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心用情用力,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去年,我获得重庆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女儿对我心生佩服。我告诉她,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初心和来处。新春到了,我照例早早收到了来自家乡的美味。岁岁年年人不同,但不变的是对家的思念,对家人的爱与守护,对“家乡味”的延续。春节这样一个传统的节日,是我们骨子里的乡愁,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

捕获.PNG

郑翠兰母亲徐瑞蓉(左一)与儿孙们一起欢度春节


新春签:年味是舌尖上的香

除夕之夜,一家人高高兴兴团聚在一起,品味美食佳肴的同时,守候了亲情,也温暖了彼此的心。四川的年味,熏肉和腊肠是不可或缺的,是任何珍馐都无法替代的年的味道。那串熏肉,在古时老祖宗的房梁上熏过,在祖辈父辈的火塘和灶间熏过,在童年的炊烟里熏过,年复一年,熏成了记忆中的一种年味、心中的一抹乡愁,熏成了民族文化里的一段基因。


满庭春色“花”味年

捕获.PNG

迎春花市融合了广州人“讲意头”的传统,形成了独特的花卉语言(摄影/陈忧子)

捕获.PNG

迎春花市上的蝴蝶兰色彩斑斓


“一年一度的广州年宵花市,素来脍炙人口”,对广州花市最早的记忆来源于中学课本中秦牧先生的散文《花城》,忠实记录着十里花街,花朵灼灼,硕果累累,人海如潮……羊城,花市,令人神往!

上世纪90年代我来到广州定居,开始了神往已久的岭南生活,入乡随俗,每到新春临近,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我都会腾出时间到花街上走走看看,再搬回几盆花装点新春。 

广州之所以与“花城”结缘,还得归功于其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传统三大关键因素。迎春花市融合了广州人“讲意头”的传统,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花卉语言和根深蒂固的文化情结。

老广人春节爱插桃花,不但居家喜爱,就是宾馆酒楼也纷纷以一株大桃装点门庭,满树星红点点,披上绿绸杏带,挂上节日彩灯。又是一年辞旧岁,一树桃花满庭春。企业、单位则更喜欢应时摆上大型金桔,寓意对来年“大吉大利”的期盼。

我家客厅摆着象征吉祥如意的年桔盆栽,青枝绿叶,金光灿灿,硕果累累。每每看到这盆年桔都会在心中盘点过去的成绩、思索来年的打算。而先生独爱水仙,腊月初他总会搬几盆水仙头回来,精心培植,让水仙花恰好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开放。除夕的保留节目便是我和先生的“斗花”比赛,饭后端出各自最得意的那盆,从枝叶、花型、成熟度多方位比拼谁的花开得更好,更能体现“花开富贵”的寓意,年年如此给家人们带来无穷乐趣!

广州花市多年来长盛不衰,在如今快节奏生活中不但没有被人遗忘,反而越办越好,正是因为国人骨子里的团圆情结。

2018年我与父母都在广州,湖南老家的妹妹举家来广州过年,一家十几口热热闹闹地过了个团圆年。看着老爸老妈在厨房里配合默契,把一道道家乡珍馐端上餐桌,我和几个妹妹不禁回忆起小时候叽叽喳喳围绕在父母膝下的日子。我们全家一起逛花市,逛景区,老两口享受着天伦之乐,妹妹家第一次逛花市看得乐呵,各式各样搬回家好多盆,我也高兴极了,连拍多个九宫格在朋友圈晒出成果。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几年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朋友亲戚走动相对少了,很多地区的年宵花市也改成了“云花市”,但不影响我们一家团圆的心,我们相约网络,视频年会分享家家户户的团圆餐、一起“云逛”花市、晒出朋友圈“新花入户”九宫格,幸福生活从未停止。

捕获.PNG

捕获.PNG

盛放的花朵承载着广州的年味(摄影/陈忧子)


新春签:花香里的“年味”

“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语喧声入彩门。疑是层峦采蜜使,幻成百万赏花人。”纵使人再多再挤,广东人春节都要举家游花街。除了“讲意头”,讨个“好彩头”,恐怕更是为了去寻找自己最永恒的记忆——嗅觉里的“年味”,花香四溢中迎新春。


张灯结彩“雪”味年

文/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王冰

WechatIMG816.jpeg

哈尔滨音乐公园立起了大雪人(摄影/王惠宣)


我的家乡哈尔滨号称“东方小巴黎”,是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计划经济时期,过年物资匮乏,鱼、肉、蛋、米、面、油、蔬菜都需凭票购买。尽管如此,孩童时期的我还是期盼着过年。

东北的年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儿就开始了。白天我与姊妹几个提着木爬犁到冰封的松花江面上打爬犁。男孩们用一块木板钉两根铁丝自制初级溜冰鞋,互相比着谁滑的速度快,你追我赶,滚一身冰霜雪花,滑累了才回家。女孩们在家门口抽冰尜儿,旋转起来发出“嗡……嗡……”的声音。 

“三九四九,棒打不走”,即使是冰天雪地,我们也能玩得头顶蒸腾出白色的热气,这全仰仗妈妈亲手缝的棉手套,亲手纳的鞋垫,花花绿绿绣着各自的名字。棉鞋垫、手闷子疯玩一天基本湿透了,每天回家都要翻过来放在暖气上烘烤。

记忆中,吃完晚饭全家出动的大扫除就开始了。母亲和姐姐换洗床单被罩,父亲则拿着鸡毛掸子裹着潮湿的抹布扫尘。我把桌子擦干净,准备好红纸和笔墨,和父亲一起写春联、贴春联。

最值得期待的就是年夜饭。六道菜是家里的保留菜目,妈妈说这是六六大顺!东北特色极浓的猪皮冻,“年年有余”讨个好彩头红烧鱼,压桌“甜品”拔丝土豆,妹妹夹上一块站到凳子上,细细的糖丝颤颤地被拉扯着……新的一年日子又甜甜蜜蜜地开始了。

渐渐长大,我们一家换到了一间带院的平房。一年除夕清晨,父亲推不开房门,原来前夜下了场大雪,门前窝风形成了一道雪岭。我们在家门口堆了个大大的雪人。插个胡萝卜当鼻子,按上两个黑煤球做眼睛,我把草帽也贡献出来给雪人戴上,妹妹趁我不注意,把一个雪球塞进我的脖子里,冰凉冰凉的。

后来,姐姐妹妹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和我一起吃年夜饭的人变了,饭桌上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糖醋排骨、梅菜扣肉、红烧狮子头、盐水大虾……女儿用筷子夹着一颗挂糖,宛若当年她小姑一般站在凳子上欢呼着慢慢地拉着糖丝儿。中央大街装饰了很多冰灯,五颜六色,人们口中呼着热气,头顶的帽子结着霜,与烤肠、烤面包、糖炒栗子腾腾的热气与飘洒的雪花纠缠在一起……

如今,儿女定居国外,除夕的夜晚我们老两口做一桌丰盛的年夜饭,看着春晚跨越时差与子孙们视频遥聚。餐后我和老伴听着音乐对饮、聊着过往的故事,也畅想着新一年的规划……今年新春佳节,恰好北京冬奥会开幕,这个春节有了更显著的冰雪元素。相信冬奥元素与春节民俗和谐相融,会让“身临其境”的外国运动员们更好地领略中国文化。

IMG_8188.JPG

“杀年猪”在东北农家是一年中的大事(摄影/林久文)

VCG111319502982.jpg

冬奥激发更多人爱上冰雪运动


新春签:年味是冰雪之约

东北的年味是冰雪之美,虎年的年味是冰雪之约,冬奥洁白冰雪与火红中国年的碰撞,快乐倍增。“风雨送春归,瑞雪迎春到”,东北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片银装素裹中,五彩斑斓的冰灯让这里多了梦幻般的快乐。冰墩墩、雪容融相伴的这个中国年,我们一起上冰雪,一起向未来。


年味中,感悟春节传统精神内涵 

文/ 邵凤丽 


VCG211263348883.jpg

春节需要有仪式感的庆祝活动来彰显节日色彩


“春节,中华民族天幕上的永恒明灯”。中国人十分重视过年,那什么是“年”?《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谷熟也”。

年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在传统社会,以农为主,人们按照自然万物的季节生长来安排生产生活,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生活也随着四季的节律而自然轮转,具有鲜明的自然属性。此时的年是时间段落标志,体现着当时人的生产生活节律。汉魏以后,随着自然岁时向人文节日的转变,在时间段落标志的基础上,年又增加了敬奉祖先、团聚亲人、驱邪求吉的人文意蕴。年的外在表现形式也逐渐丰富起来,南朝梁宗懔在我国第一部岁时民俗文献《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当时过年的节俗活动十分丰富,放爆竹、拜贺、饮桃汤、挂桃符、贴门神等等。这些节日习俗一直传承了上千年,也构成了中国年的味道。

时至当下,有些人觉得年味变淡了,过年不像以前那样热闹。究其原因,一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中国传统春节呈现出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其节俗反映了农耕社会人们渴望丰收、祈求安康的美好愿望。当下,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进程,打破了传统节日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导致适用于农业生产节律和农村社会生活的年节文化发生变迁,春节的诸多传统节俗在城市时间里不断翻新,保留下的一些节俗也被简化。二是外来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冲击。近年来,新鲜时尚、娱乐性强的洋节被商家炒作,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刷新了拜年方式,电子红包、云上过年,这些都对传统的年俗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节日的满足感与愉悦感并未降低。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传统的,越是永恒的。”我们不仅要珍爱春节,更要加强春节精神核心的传承与更新。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我们应当强调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的多重伦理价值,构建以血缘伦理、家庭和睦、社会团结为精神内涵的春节传统。

春节需要有仪式感的庆祝活动来彰显节日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合理利用现代科技,增强春节的公众性、开放性、娱乐性。应提倡现代科技的引导作用,将春节的传统民俗与技术相结合,使得春节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地域、家庭的界限。同时在文化素质教育中,重视传统春节文化的普及教育。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让下一代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这不仅开拓出新的节俗传承方式,而且使春节走向更加广阔的公众文化领域,让新式“年味儿”在腾飞的时代用另一种形式延续传统。

回归传统、体味传统、创新传统,才能够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让中国人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留住年味,留住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新时代守正创新、自信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