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妇联:“敕勒川大姐”进社区 家政服务促团结

来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09-26 17:59:56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妇联与呼和浩特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呼市家协”)以“敕勒川大姐”巾帼家政服务品牌为抓手,深入推进“巾帼家政进社区”行动,并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贯穿始终,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市妇联与市家协将巾帼家政品牌建设作为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的重要民生工程,深入家政企业调研指导,注重理念创新与服务拓展,积极组织政策宣传、技能培训和典型选树等活动,探索巾帼家政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推动家政服务业在促进妇女就业创业、加强社区服务、增进民族团结中发挥积极作用。

打造“敕勒川大姐”品牌

促进民族团结进社区

2025年初,市妇联在赛罕区中专路办事处举办“巾帼绽芳华·服务暖青城”主题活动暨“敕勒川大姐”巾帼家政进社区启动仪式。会上正式发布“敕勒川大姐”品牌及Logo,并成立“敕勒川大姐”社区公益服务团队,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截至前三季度,累计开展活动31场,覆盖35个社区、215个小区,服务居民5000余人次。活动以“家政集市”为载体,整合家政服务、家庭照护、技能培训、就业对接四大板块,联动社区物业、商超、医疗机构等资源,构建“服务—产品—资源”供给联盟,推出“家政服务+便民集市+就业指导”一站式服务包。注重在服务中融入民族团结元素,积极吸纳各民族妇女参与,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各民族群众互帮互助、共同发展。


助力各民族妇女

“家门口”就业增收

以“社区就业创业服务站”为平台,打造“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服务体系,推动技能培训与岗位精准对接。已在达尔登社区、富兴社区、阿吉拉沁社区、攸攸板镇等多个社区建立服务站,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模式。服务站面向各族妇女提供技能培训、岗位推荐、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截至8月,已签署8个社区服务站合作协议,服务覆盖超1000户家庭。开设《病人陪护》《家务服务》《长护险照护》等核心课程,重点帮扶农村牧区妇女、失业人员等群体提升就业能力,促进各民族妇女共同发展。

加强宣讲培训

凝聚民族团结合力

市妇联积极开展“北疆亮姐”“敕勒川大姐”巾帼家政进社区宣讲培训活动,延伸妇联工作手臂,拓展社区服务领域。联合儒科家政培训学校、蒙嫂、八方等等家政企业,组织105名学员参加培训,推动更多妇女在家政领域实现就业创业。与人社部门合作开设家政服务、照护技能等实用课程16期,培训学员300余人,其中30多名妇女通过“就近就业”加入社区服务团队。采用“理论+实操”双提升模式,上半年培训人员通过技能考核率达90%。组织召开“政—协—企—校”座谈,建立“人才库—岗位库—课程库”三库联动机制,举办就业双选会3场,定向输送23名学员至医院、养老院等机构实习,人均月收入达3200元,有效促进各族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强民族团结和经济共享。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妇联将继续深化“敕勒川大姐”品牌建设,在家政服务中持续融入民族团结主题,团结引领各族妇女为首府高质量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