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创新构建“四种模式”绘就巾帼赋能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的力度,实现全覆盖。近年来,潍城区妇联坚持以深化基层妇联组织改革为抓手,创新实施“三新”聚力工程,通过打造“非遗+妇联”“商圈+妇联”“红色物业+妇联”“银发先锋+妇联”四种特色模式,在“三新”领域新建妇联组织31个,直接联系服务妇女群众达6.3万人,打造妇联组织与女性群体双向赋能的新样板,先后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等市级以上荣誉49项,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巾帼动能。
创新“非遗+妇联”模式,拓展文化传承新路径。聚焦“小切口”推动“大主题”,将非遗文化融入“三新”领域,切实增强“三新”领域女性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妇联组织在“三新”领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促进“三新”领域女性在传承非遗文化、参与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做好组织建设先行。在十笏园文化街区创新成立全区首个文旅商圈妇联组织,广泛吸纳非遗传承人、商户女性代表等20余名骨干力量,构建“一街一链一联盟”的组织架构(即一个特色街区、一条产业链、一个联盟组织),有效凝聚文旅商圈女性合力。二是做活阵地融合赋能。整合街区非遗空间、手造博物馆等优质资源,打造“妇女微家+非遗工坊”阵地集群,重点建设“巧手聚工坊”妇女微家,并配套设
立“童享空间”、“非遗讲堂”、“小院宣讲”等多功能平台,为女性非遗传承与创业提供坚实支撑。三是做实活动引领传承。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商户代表常态化开展非遗宣传展示与体验活动,推动65项非遗活态传承。每年举办老猫花灯、泥塑、面塑、皮雕等各类非遗技艺体验活动180余场次,成功将“她力量”深度融入文化传承创新,激活了传统文化的新生命力,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女性光彩。

探索“商圈+妇联”模式,增添巾帼共富新活力。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从业女性发展需求,把商圈妇联建设成为服务妇女的温暖“娘家”、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平台,团结带领广大妇女推动商圈繁荣。一是搭建服务“连心桥”,促进资源共享互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协同”的工作机制,通过“商圈+妇联”模式链接女性创业者、从业者需求,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作用,整合各方资源,联动区女企业家协会、豪德商会、金融机构等,搭建合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商圈女性创业就业提供全方位支持。二是探索就业“新路径”,推动就业育儿融合。鼓励商铺和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开发灵活多样的就业岗位,帮助周边全职妈妈等女性群体多渠道实现就业创业、家庭与事业相平衡,也为商圈企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支持,实现商圈发展与女性自我赋能的双向奔赴。三是汇聚力量“暖人心”,有效解决服务需求。紧盯“三新”领域妇女群众需求,让服务关爱更加可感可及可衡量,号召“三新”领域妇联积极发动爱心企业、巾帼志愿者,组织“三新”领域“爱心妈妈”开展困境儿童关爱、婚姻家庭关系指导等服务妇女儿童及家庭的项目,切实为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心贴心的服务。

深化“红色物业+妇联”模式,提升社区治理新效能。探索基层治理中妇女治理的创新实践,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和服务下沉,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为妇女群体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和支持。一是坚持试点推进,注重示范引领。以北关街道圣菲漫步小区为试点,依托博悦物业党支部,创新建立物业妇联,将物业女性管家、楼栋长、热心业主等吸纳为妇联执委,有效延伸妇联组织触角至社区治理神经末梢,今年以来,共解决居民诉求170余件,物业类热线投诉量同比下降40%。二是创建特色品牌,提升居民意愿。充分发挥“红色娘子军”在志愿服务、矛盾调解、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建立“红色物业”综合服务平台,开设“微党课”、“家风故事汇”,提升女性员工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和能力。三是聚焦民生需求,有效化解诉求。聚焦妇女儿童及家庭需求,开展“巾帼家政进社区”、“同心美家园”等品牌活动。设立“和美议事厅”,畅通妇女诉求表达渠道,累计协调解决小区停车位不足、亲子活动场地缺乏等民生问题30余件。聚力打造“山东省巾帼志愿阳光站”,在物业妇联推动下,组建210余人的专业化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情暖重阳”、“我与小树共成长”等10余个公益项目,累计服务群众达2.1万人次,社区群众的幸福感、归属感明显提升。


打造“银发先锋+妇联”模式,释放银龄巾帼新能量。充分挖掘离退休女干部优质资源,发挥“银发先锋”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依托妇联组织的资源和平台,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妇女儿童、传承红色文化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和社会服务水平。一是首创银发社团妇联,发挥服务治理优势。成立全市首家特色社团妇联——正能量自怡园社团妇联。以凝聚“银发先锋”力量为核心,吸纳50余名政治素质高、热心公益的离退休女干部加入,进一步凝聚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二是构建专业特色队伍,靶向发力精准服务。根据团队成员特长和社区需求,组建了红色文化宣讲、婚姻家庭调解、巾帼创业赋能、文明环保倡导等5支特色鲜明的巾帼志愿服务队,实现了服务精准化、专业化对接,有效解决了居民的现实诉求。三是广泛开展宣讲活动,传播政策深入人心。“银发宣讲团”深入社区、学校,以亲身经历和深刻见解,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优良家风家教宣传等。今年以来,已开展“红色大讲堂”79讲,深入基层宣讲62场次,覆盖群众超2万人次,传递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帼家政进社区”、“同心美家园”等品牌活动。设立“和美议事厅”,畅通妇女诉求表达渠道,累计协调解决小区停车位不足、亲子活动场地缺乏等民生问题30余件。聚力打造“山东省巾帼志愿阳光站”,在物业妇联推动下,组建210余人的专业化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情暖重阳”、“我与小树共成长”等10余个公益项目,累计服务群众达2.1万人次,社区群众的幸福感、归属感明显提升。
相关新闻
“小”暑有“大”爱 情暖困境儿童 共绘温馨画卷
石榴花开 异地有家 | 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妇联开展“异地有家·离乡有爱”关爱行动
“巾帼云品”耀申城 沪滇协作谱新篇—— “巾帼云品”入沪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甘肃酒泉:一抹巾帼红 绽放“她”力量
儿童友好 和合台州 | 从空心村到研学顶流:临海江南·溪望谷儿童友好共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