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一类事”服务优化家庭关系全周期护理 浙江诸暨妇联推出“和睦家事”促良治

来源:浙江省绍兴诸暨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10-16 16:01:39

都说人的身心健康需要呵护,但是当人们在与他人组建家庭、生育下一代、甚至遭遇离异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我们又该如何守护家庭关系全周期的健康,让家人成为我们的动力支柱、精神港湾?

近年来,在枫桥经验的发源地,诸暨市妇联围绕全省家事纠纷化解“一类事”综合服务试点工作,不断深化“和睦家事绘‘枫’景”项目,通过对家庭矛盾纠纷潜伏、发酵、爆发以及化解路径的探讨实践,推出了一款款家事纠纷治理的创新方案,成就了“家和万事兴”的良治局面。

图片23.jpg

及时专业响应“家有所呼”

“郭老师,我这里有一起棘手的财产纠纷,您帮我看看该怎么办。”今年9月的一天,安华镇妇联主席查灵向她的导师郭梅求助道,大致了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后,郭梅说:“你先查阅一下《诸暨市家事‘一类事’综合服务核心业务清单》,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处置路径,我现在过来跟你碰个面,一起想想办法。”

很快,在郭梅的协助下,查灵联系了律师、当事人的好友等人,共同调解了这起纠纷。“‘枫桥经验’讲究‘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对家事纠纷来说,当事人一般都讲究‘家丑不外扬’,因此提升基层妇女干部的能力、高效化解纠纷就是关键。”诸暨市妇联主席孟一微说,近年来,诸暨妇联创新推出“和睦家事绘‘枫’景”项目,分层分级提升基层妇女干部能力,今年又推出了“头雁成长”计划,为她们配备了老师,开展一对一的辅导。诸暨妇联还梳理出了7大类18个核心业务、39个建议解决途径,为妇女干部制作《核心业务清单》,提供“辅助教材”。

图片24.jpg

既要保护隐私、又要尽快响应,还要高效化解,这些家事纠纷当事人心中的“痛点”,诸暨妇联又怎会不懂?近年来,她们立足家事矛盾相关的几大场景,拓展出5个市级层面特色解纷站和28个镇村“和睦家事”解纷点。“将心比心,发生家庭矛盾后,人们总想尽快找‘娘家人’诉诉苦,因此,我们打造15分钟家事解纷服务圈,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别着急,我们就在你们身边。”诸暨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站点的服务,关联着家事相关的高频事项,如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统筹提供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法律政策咨询、心理辅导及未成年人保护等综合服务,这样的站点自然既能接纳冲突情绪、更能解决实际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发生家事纠纷后,到这些站点来寻找援手,就拿“和睦家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来说,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数量达420件,同比增长64.7%。“通过‘师徒结对+化解教材+阵地建设’,我们一方面让妇女干部拥有从容面对的底气,给予当事人强大的心理支持,另一方面为当事人提供了就近的支持,第一时间稳住家事矛盾发生时的尖锐紧张局面。”孟一微说。

图片25.jpg

团结友军实现“分流化解”

“刚才,基层智治综合应用系统收到了一条派出所流转过来的信息,你去陈琼家(化名)了解一下情况。”日前,诸暨市大唐街道天元社区妇联主席郭洪月,接到了街道妇联主席潘玉彩打来的电话。

郭洪月与民警一起上门后得知,这些年来,陈琼因与丈夫争吵不断,多次服用安眠药轻生。于是,郭洪月一边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各个药店沟通,禁止向陈琼出售安眠药,一边又联系陈琼儿子所在的学校,对班主任说:“你们班有一个学生叫马楠(化名),最近他家中有变故,请您多多关心关注他。”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陈琼与其丈夫平稳地离婚了。

众所周知,家事矛盾不仅突发性强、隐蔽性高,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为了把家事矛盾的危害降至最低,诸暨市委社工部、政法委和市妇联联合多方力量,构建家事多跨协同工作机制,如借助诸暨市“一站式、一码管”综合解纷机制对矛盾开展分流处置,进一步提升家事矛盾的化解质效;结合今年镇级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与公安局基层派出所的“双室合一”工作,促进基层妇联干部与综治力量的深度融合;整合和睦e家等数字应用的功能,使得信息共享更充分、联动处理更高效等。

 “以前从矛盾发生到我们接收到案件需要三个工作日,现在只要一个工作日,就能接收案件信息,着手处理了。”潘玉彩介绍说,如今,一条矛盾信息会横向分流至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诉讼等业务窗口,纵向分流至镇村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根据市级文件,成功化解家事矛盾纠纷的,也会对参与的调解组织实行“以奖代补”。

 “家事纠纷类型多样、情况复杂,我们充分发挥协同机制和流程优势,凝聚各方力量,力求在矛盾激化前实现快速干预、高效化解,从而缓和家庭对立情绪,降低家事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的比率。”诸暨市委社工部相关负责人说。

图片26.jpg

家庭关系问题“靶向调理”

在诸暨农村,村口扎堆聊天的农村妇女、来料加工点里集中务工的妇女,都可能是诸暨妇联的“信息哨兵”。

有一次,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妇联主席斯豪情听到村口的妇女们在闲聊,说起都到饭点了,村中某户的烟囱没有冒烟,可能是夫妻俩又闹矛盾了。斯豪情上门一问,果然,夫妻俩刚刚因为读高三的儿子学习成绩不好又吵架了。

“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孩子好,同时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的沟通方式可能会伤害对方,长期以往大家心里都不舒坦。”在听双方倒完苦水后,斯豪情很快就抓到了纠纷的病灶。她先是背靠背的为夫妻俩做调解,事后又推荐他们参加由诸暨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的公益讲座,让他们接受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相关的新理念。过了阵子,村口的妇女们聊起这户家庭有了新词汇,都说“夫妻俩最近有说有笑的了”。

这只是近年来诸暨妇联对基层妇女干部网格化管理的缩影,在推行“执委进网格”期间,广大妇联干部与“信息哨兵”密切协作,成就了一段“干群携手治家事”的佳话。

“依靠和发动群众是‘枫桥经验’的核心,在对家庭关系开展长期动态护理的过程中,群众是我们最天然的支持力量。”孟一微说。针对一些长期家庭关系紧张的家事矛盾“钉子户”,诸暨妇联还会通过下派“和睦家事”婚调专家指导,让基层优秀调解员上挂锻炼等方式开展“联合调理”。

平时,诸暨妇联更注重法治观念的植入和良好家风的源头涵养,每年11月,会组织市镇村三级妇联开展反家暴宣传活动;不定期开展最美家庭宣传、家庭教育指导等,通过树典型、做宣传、办活动等多种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向人们输出正确的家庭观念、沟通方法等,助力家庭和谐。

“我们推出和睦家事绘‘枫’景项目,就是希望无论是处在家事纠纷的潜伏期、爆发期还是在关系修复期的群众,都能得到妇联组织及时、专业而温暖的回应。我们致力于为每一段家庭关系提供全周期的陪伴与守护,通过量身定制的调解、持续跟进的疏导与暖心服务,让‘娘家’的关怀成为家庭和睦最坚实的后盾。”孟一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