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她力量·新职途” 唱响“鸿雁之声”: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妇联赋能巾帼建功基层治理新篇章
呼伦贝尔市妇联深入贯彻落实全球妇女峰会精神,紧扣自治区妇联工作要求,以“我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十送”行动为统揽,深度融合“呼伦贝尔巾帼大讲堂”“行走的妇女之家”等特色工作载体,全域推动“她力量·新职途”灵活就业技能培训与“鸿雁之声”巾帼理论宣讲工作在12个旗市区落地见效、持续深化。通过资源整合与精准服务,将赋能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不仅强化了妇女思想引领,更在促进妇女全面发展、推动其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中注入了强劲的“她”力量与时代动能。
双线融合:构建“技能+思想”一体化服务新体系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构建“技能培训+理论宣讲”双线融合新模式,坚持在提升妇女就业能力中同步筑牢思想根基。各旗市区严格按照每场培训覆盖至少30人、为期五天的标准推进,并注重从“三新”领域优秀女性中选树宣讲代表,让发展成果与党的声音同时传递到妇女身边。
“她力量”精准赋能,拓宽就业增收新路径。培训精准聚焦留守、流动、困境及“两癌”患病等特殊妇女群体,立足地域资源与市场需求,开设羊毛毡手工艺、民族服饰制作、传统奶制品、养老护理、电商直播等实用课程。海拉尔区打造“培训—制作—收购”全链条服务模式;新右旗、陈巴尔虎旗引入电商直播课程,助力妇女把握数字经济机遇,有效推动“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转化。
“鸿雁之声”凝心聚力,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以“鸿雁之声”宣讲品牌为核心,持续深化“北疆巾帼铸魂工程”。各级妇联依托“呼伦贝尔巾帼大讲堂”,组织党校教师、巾帼宣讲员深入基层,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用百姓语言讲述理论,以身边案例诠释政策,引导广大妇女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凝聚起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
品牌拓展:激发“一地一品”基层工作新活力
在全面落实自治区任务的基础上,各旗市区立足实际、敢于创新,推动品牌内涵不断丰富、外延持续拓展,展现出基层妇女工作的蓬勃生机与创新活力。
活动形式持续创新。鄂伦春旗举办“鸿雁之声宣讲大赛”,以赛促学、以讲促干;海拉尔区、满洲里市开展专题培训班,着力提升宣讲队伍专业能力;扎兰屯市引入“戏韵疗心”情绪释放课程,关注女性心理健康与内在成长,拓展了服务维度。
宣讲主体日益多元。积极发掘“三新”领域妇联组织“领头雁”担任宣讲员。阿荣旗的创业典型、牙克石市的志愿服务骨干、陈巴尔虎旗的社工机构负责人等纷纷走上讲台,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分享成长经历、传播创新理念,显著增强了宣讲的感染力与带动效应。
治理融入:彰显巾帼力量基层治理新作为
呼伦贝尔市妇联自觉将工作置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局中谋划推进,通过品牌项目实施,有效激发妇女参与治理、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赋能妇女成为治理“生力军”。技能培训在提升妇女就业能力的同时,更增强了其社会参与的信心与资本。越来越多妇女凭借一技之长,在社区服务、乡村建设中主动作为,成为网格员、创业带头人、文化传承骨干,实现了从“被服务者”向“服务提供者”与“治理参与者”的转变。
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治理共同体意识。“鸿雁之声”宣讲将党的政策与妇女生活紧密结合,提升了妇女群体对国家大局和公共事务的认同感。广大妇女在理解政策、感受关怀的同时,更主动地成为政策的宣传者、民族团结的维护者、社区和谐的促进者,有力夯实了基层治理的群众基础。
延伸组织臂膀,构建“身边的服务圈”。依托“行走的妇女之家”等移动阵地,妇联组织将服务送至田间地头、妇女身边,实现了需求的动态了解、资源的精准链接和矛盾的及时化解。“三新”领域妇联组织的建设与活跃,进一步拓展了工作覆盖,使妇联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加坚实有力。
立足新起点,呼伦贝尔市妇联将继续以“她力量·新职途”激发潜能,以“鸿雁之声”凝聚共识,不断探索赋能妇女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通过持续优化服务、创新载体,团结引领广大妇女为呼伦贝尔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智慧与力量,在新的征程上续写半边天时代的荣光。
相关新闻

“小”暑有“大”爱 情暖困境儿童 共绘温馨画卷

石榴花开 异地有家 | 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妇联开展“异地有家·离乡有爱”关爱行动

“巾帼云品”耀申城 沪滇协作谱新篇—— “巾帼云品”入沪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甘肃酒泉:一抹巾帼红 绽放“她”力量

儿童友好 和合台州 | 从空心村到研学顶流:临海江南·溪望谷儿童友好共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