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巧解恩怨暖人心
一边是尽心照顾自己的妹妹,一边是需要帮助的儿媳和孙子,这让当姐姐的犯了难,不知道要把存款和工资交给谁来管。
江苏徐州的顾丽芳没有想到,在自己孤苦无依的时候,是比自己小20岁的妹妹顾丽莲伸出了援手。在顾丽莲看来,“长姐如母”,姐姐曾经像母亲一样呵护她,如今,照顾姐姐是她无法推辞的责任。
生活遇变故,妹妹伸出援手
顾丽芳并不是没有子女,她和丈夫周军生了两个女儿,年近四十的时候还添了一个儿子周天成。她和丈夫对小儿子百般疼爱,对两个女儿就不那么关心了。两个女儿远嫁外地,渐渐和父母疏远,儿子也在他们的宠爱下养成了骄纵自负的性格。
2005年,老两口为儿子在徐州买了房子,办了婚礼。一年后,儿媳赵娟娟生了一个男孩,老两口欢天喜地抱上了孙子。有了孩子,周天成感觉到了经济压力,表示想开一家饭店。老两口向来对儿子百依百顺,就拿出所有积蓄支持儿子创业。
可惜的是,周天成经营无方,饭店几个月后就入不敷出。他将父母买给他的房子进行抵押,追加了投资,结果还是没有一点起色。这样的打击让他成天萎靡不振,神志恍惚。2009年,他走上了自杀的绝路。
老年丧子的周军崩溃了,一病不起,不到半年就病故了。本来美满的家庭旦夕瓦解,多年的积蓄也被掏空,只剩下伤心欲绝的顾丽芳和年幼的孙子及儿媳。没过多久,儿媳就带着孩子回了常州老家。
两个女儿都嫁到外地,各自成家后很少与父母联系。童年时父母偏心弟弟,让她们对父母颇有怨言。她们表示无暇照顾母亲,也不打算继承父母的财产。就这样,74岁的顾丽芳成了“孤家寡人”。
顾丽芳的不幸遭遇让妹妹顾丽莲心酸不已。顾丽莲不忍心看到姐姐晚境凄惨,就担当起了照顾姐姐饮食起居的责任。每天早上,她都来看望姐姐,慢慢帮助姐姐走出家庭变故的心理阴影。姐姐身体不好时,她更是连家都不回,日夜陪伴照顾着姐姐。
没过多久,顾丽芳就非常信任地将工资卡交给妹妹保管,让妹妹打理自己的生活。为了避免在经济上产生纠纷,顾丽莲就把各项支出详细记录在账本上,剩下的钱都存在固定的账户里,每逢过年让姐姐的两个女儿回徐州,签字认可账目。
儿媳来投靠,姐妹渐生间隙
靠着妹妹的照料,顾丽芳过了三年平静的生活。
2013年,久未露面的赵娟娟带着孩子回徐州看望顾丽芳。赵娟娟说,她在常州一直不太稳定,孩子也跟着受苦,决定还是回徐州寻找合适的工作。看到天真活泼的孙子,顾丽芳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留儿媳和孙子住在家里。
过了一段时间,赵娟娟对婆婆将“财政大权”放在顾丽莲手里颇有微词。她觉得顾丽莲把钱管得太紧,搞得婆婆的生活紧紧巴巴,更担心顾丽莲私吞存下来的钱。于是,她先是鼓动婆婆把钱要回来,见婆婆有点为难,便亲自去找顾丽莲。
顾丽莲不喜欢赵娟娟,她觉得赵娟娟三年都没看过一次婆婆,如今有了困难才找上门,只是惦记顾丽芳的钱。顾丽莲说钱是姐姐的,不能交给赵娟娟,两人发生了口角,言语间推搡起来,顾丽莲摔倒在地,扭伤了脚,顾丽莲的老伴就把赵娟娟赶出了家门。
赵娟娟回家后,委屈地向婆婆诉苦。她说自己要回钱是为婆婆和孩子着想,婆婆年纪大了还是应该跟她生活,孩子将来上学花销也大,她要这笔钱除了给婆婆养老,更多的是为了保全周家的血脉,让孩子的将来有经济保障。
顾丽芳觉得儿媳说的在理,毕竟是亲孙子,自己理应帮一把。于是,顾丽芳去找妹妹,表示想把工资卡和这几年存下的钱拿回来,补贴儿媳和孙子。顾丽莲认为姐姐被儿媳蛊惑了,说什么也不同意。
见婆婆空手而归,赵娟娟又给婆婆支招,既然顾丽莲不交钱,婆婆可以去法院打官司。禁不住儿媳的软磨硬泡,更因为心疼年幼的孙子,顾丽芳思前想后,在2013年9月把妹妹告到了徐州泉山区法院。
妙手解恩怨,重拾亲情展欢颜
顾丽芳和儿媳粗略算了算,这三年来除去日常花销,存下来的钱大概有11万元,起诉时要求顾丽莲返还存款11万元,交回工资卡。赵娟娟代替婆婆出庭,让她有些意外的是,顾丽莲在法庭上拿出账本和存取款记录,表示这几年除了较大的支出,日常花销其实都是自己补贴姐姐,帮姐姐存下了13万元。
于是,赵娟娟当场替婆婆改变了起诉时的要求,要顾丽莲返还13万元。面对有些咄咄逼人的赵娟娟,顾丽莲又气恼又伤心,她说自己并不是不愿意返还,而是怕赵娟娟别有用心,卷走钱款弃姐姐于不顾……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陪伴顾丽莲来打官司的子女们,纷纷为母亲打抱不平。在他们看来,母亲三年来尽心尽力地照料顾丽芳,却被告上法院。气愤之余,他们要求顾丽芳按照市场劳务费的标准给母亲相应的补偿,具体数额由法院酌情认定。
主审法官朱军麟能体会顾丽莲的心情,也理解她的子女要求补偿的原因,然而,在法律上,并不鼓励用金钱来衡量亲人之间的帮扶。他通过多种方式在姐妹间进行调解,无奈顾丽芳非要把钱拿回来给儿媳、孙子,顾丽莲则伤透了心,一定要获得补偿。
2014年1月,法官依法判决,存款和工资卡是顾丽芳交给顾丽莲保管的,顾丽芳有权要求随时返还,最终判决顾丽莲返还13万元和工资卡。顾丽莲多年来对姐姐的帮扶是基于亲情,事先也并未约定要支付酬劳,她要求补偿无法获得法律支持。
官司结束后,法官还利用姐妹俩领取判决书的机会,再次从情感上劝导,让她们珍惜这份难得的姐妹之情。最终,顾丽芳感念妹妹对自己的照顾,主动提出给妹妹2万元作为补偿。顾丽莲也表示,她不会动这笔钱,而是会保管好以备姐姐的不时之需。
法官点评
有一种亲情叫守候
文/朱军麟
在处理这个案件时,让我最感动的是妹妹顾丽莲。在姐姐顾丽芳生活没有依靠的情况下,她主动照料姐姐的饮食起居,并妥善保管姐姐的财产,体现了亲人间互相帮扶的传统美德。顾丽莲不愿意把钱交给赵娟娟,也是从姐姐的利益出发,最后拿到2万元补偿,仍然在为姐姐的将来做打算。
可是在法律上,就算顾丽莲是为姐姐好,也不能代替姐姐处理财产,必须交还存款和工资卡。顾丽芳拿回钱交给儿媳后,儿媳会不会像顾丽莲担心的那样弃婆婆于不顾,是很难判定的。顾丽芳能在儿媳有困难时,不计较儿媳多年来的离弃,敞开亲情的怀抱温暖儿媳,我也希望儿媳能投桃报李,让老人安度晚年。
有人会觉得顾丽芳是被儿媳“蛊惑”了,可在我和她交流的过程中,我理解了她内心深处的想法。虽然儿媳三年来没看她一次,可这次带着孙子回来,给她带来了莫大的欢乐。相比较于在妹妹的照料下生活,顾丽芳更想看着孙子健康成长,也希望祖孙同乐的生活有一定的经济保障。
含饴弄孙的晚年生活,是很多老人都渴望的。因此,顾丽芳才执意要把存款和工资卡要回来。也许对她来说,这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却是她发自内心的选择,也是能让她最快乐的选择。不管顾丽莲对姐姐的未来有多么担心,此时也应该尊重姐姐的选择。
这个案子表面上是财产之争,实际上是观念之争。亲人之间常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我是为了你好!”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就能以此为名强迫亲人的意愿,毕竟每个人的想法是不同的。顾丽莲更关注姐姐晚年生活有没有保障,而顾丽芳却更关注有没有孙子的陪伴,自然产生了分歧。
让我特别欣慰的是,她们在最后能互相理解,重拾姐妹亲情。顾丽莲拿到补偿后的决定,也让我发现,有一种亲情叫守候。守候是尊重亲人的决定,祝福亲人的未来,等待亲人的召唤。即使亲人的决定可能是糊涂的,未来可能因此发生危难,却始终不言放弃,随时准备在亲人需要的时候,张开怀抱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