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翁前夫的离婚诡计
离婚后她才知道,口口声声自己生意失败、债务缠身的前夫竟是商界精英。于是她再次来到法院,打算讨回本该属于自己的千万家产。
两地分居,渐行渐远
崔萍是北京一家银行的普通职员。17年前,她经人介绍认识了与自己同岁的张大伟,两人于1999年登记结婚。婚后不久,他们的儿子就出生了。为了给母子俩更好的生活,张大伟从原公司辞职,在北京开了一家咨询公司,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大伟经朋友引荐,到深圳与人合伙做生意。让他想不到的是,这次机遇为他的事业打开了局面。在短短的三年里,他的公司规模迅速壮大,业绩可观。张大伟多次跟崔萍商量,让她辞去工作到深圳与自己团聚,可是崔萍为儿子以后的学业着想,拒绝了张大伟的提议。夫妻俩开始了两地分居。
工作之余,张大伟尽量挤出时间回京探望妻儿,可即便如此,夫妻俩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为了补偿妻儿,2005年,张大伟贷款150万元在北京海淀区买了一套复式房,登记在崔萍名下。他每月给崔萍汇款2万元,其中的1万元还房贷,剩下的钱作为崔萍母子的生活开支。
最初的几年,张大伟还努力做着模范丈夫,每周必打电话问候妻子,汇款也准时到账。可是到了2008年,张大伟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不再主动打电话回家,每次妻子打来电话,他总是不耐烦,抱怨生意难做,入不敷出,埋怨崔萍不体谅他。为了给张大伟减轻负担,善解人意的崔萍告诉丈夫,不用再寄生活费了,所有日常开支由她一人承担。于是,张大伟从此不再支付生活费,只负责偿还房贷。
2009年春节,张大伟回了一趟北京。崔萍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相聚,可是张大伟的表现却又让家中的气氛降至冰点。他拒绝了妻子提出的全家人一起出游的建议,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里看电视、上网。每次崔萍试图和他谈心,他总会不耐烦地几句话结束话题。这让崔萍不禁怀疑,丈夫是不是在外面有了别人。
崔萍偷看了丈夫的手机短信、通话记录,并未发现什么端倪。再加上当年张大伟对崔萍曾展开过疯狂的追求,多年来对她百依百顺,崔萍思来想去,还是打消了丈夫可能出轨的念头。
年一过,张大伟就匆匆回了深圳,和家中的联系更少了。崔萍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独自承担着日益增多的生活开支,心里委屈,却又无处诉说。
2010年9月的一天,崔萍意外地接到了张大伟从深圳打来的电话。这是张大伟一年来第一次主动给她打电话,崔萍非常惊喜。可是张大伟一开口,崔萍的心情就瞬间落至谷底。张大伟说,他的生意破产了,多年的经营一夜间荡然无存,只留下成堆的债务。崔萍非常吃惊,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她立刻收拾好心情安慰丈夫:“不是有我在吗?实在不行就回北京吧,一切从头开始。”没想到张大伟不耐烦地挂了电话。
第二天,张大伟又给崔萍发来一条短信:“我暂时没钱付房贷,北京这套房的贷款,你一个人还吧。”为了让丈夫宽心,崔萍同意了。
丈夫设计,被迫离婚
从此张大伟不再寄钱回家,崔萍也就开始了为高额的房贷发愁的日子。很多亲戚朋友劝她把房子卖掉,可是儿子在海淀区一所很好的小学念书,这套房子离学校很近。为了方便孩子,她下决心一定要把房子保住。
崔萍拿出全部积蓄,勉强还了两年房贷,到了2012年底就再也拿不出钱了。因拖欠按揭款,她被银行告上了法院。接到传票,崔萍心情沉重,第一时间给丈夫打了电话。张大伟的反应却波澜不惊,只是淡淡地说了句:“知道了,我再想想办法。”
眼看着开庭日期一天天临近,崔萍焦虑得夜不能寐。这些年又当爹又当妈,都没让她感到有多么艰难。一百多万元的房屋贷款,是她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了的。看来房子被法院拍卖,已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就在崔萍一筹莫展时,张大伟从深圳赶了回来。崔萍十分欣慰,觉得他毕竟还念及旧情,想与自己共渡难关。可是这份喜悦没持续多久,意想不到的打击就随之而来:张大伟是回家离婚的。
那边打着官司,这边又要离婚,崔萍懵了。张大伟劝崔萍说:“你看,眼下咱们只有这一个办法了。我会借钱堵上这个窟窿,把剩余的房贷一次还清,可是你必须在我借钱之前和我离婚。这样一来,这笔钱就是我的个人债务了,债主只能找我一个人要钱,不会连累你们母子。即便还不上钱,也是我一个人来扛。”崔萍完全相信了丈夫的说辞,被感动得潸然泪下。
和丈夫商量好之后,2012年底,崔萍到法院要求离婚。法官面前,夫妻俩都表示同意离婚,各自名下的存款归各自所有。法官制作了调解书:双方同意离婚,儿子归崔萍抚养,位于海淀区的房产归崔萍所有。双方认可名下没有有价证券、股票、债券、基金,认可除房屋贷款外,没有其他债权债务。调解书制作好后,崔萍和张大伟签字确认。
签下名字的那一刻,崔萍的心里突然生出一种失落感。虽然多年来远离丈夫,独自抚养孩子,可是这一次,离婚成了被法律确定下来的现实。她觉得,心中一直支撑她的那根支柱轰然倒塌了。
离婚后,张大伟“借”钱解了房贷的燃眉之急,银行收到房款后将案件撤诉,崔萍的房子算是保住了。此后,张大伟回到深圳继续打拼,说是要借钱还债,崔萍依旧在北京上班、带孩子。生活仿佛恢复了昔日的轨迹,直到崔萍昔日同窗朱小白的出现。
惊悉真相,求助法院
朱小白是崔萍的大学同学,毕业后一直在深圳工作。2013年同学聚会时,崔萍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朱小白。得知崔萍离婚,朱小白非常惊讶:“你居然离婚了?我一直以为你早就成了豪门阔太,跟着张大伟享福去了。”崔萍笑着解释说,张大伟早就破产了。朱小白这才发现事有蹊跷,便对崔萍说了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据朱小白说,她的公司老总和张大伟是好友。在深圳,张大伟的生意做得很大,整天开着豪车出入公司,完全是意气风发的商界精英。撇开他自己创办的公司不说,仅是他持有的股票就价值千万。他拥有的住宅、别墅等房产,少说有五六套。
崔萍将信将疑,她从来没想过那个有点窝囊、时运不济的前夫竟生意做得这么大,还瞒了她这么多年。崔萍向单位请了假,偷偷来到深圳做了一番调查。至此崔萍才不得不承认,结婚十几年,她根本就不了解张大伟。
回到北京,崔萍向海淀区法院递交了起诉书,要求按60%的份额分割被前夫隐瞒的夫妻共同财产。经律师估算,张大伟隐瞒的股票、存款、房产总额高达3000万元。为防止张大伟转移财产,崔萍在起诉的同时,还向法院提交了诉讼保全申请和调查证据申请。法院依法冻结了张大伟名下的银行存款八百余万元,还查封了他在离婚后购买的、位于北京怀柔区的一套别墅,以保证有财产可供执行。
法院查明,截至双方离婚当日,张大伟拥有总价值1000万元的股票。婚姻期间,张大伟在深圳购买了五套房屋,并在离婚前全部出售,所得款项近2000万元,分五次汇入了其弟张余的账户。
张大伟急了,说那笔2000万元的款项是自己对弟弟的赠与。但法院并不认可他的说法,而是认为,这是张大伟在故意转移财产。
法官认为,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后,一方发现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进行分割的,可以到法院要求分割。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是两年,从发现尚有未处理的共同财产的次日起算。这个案子里,崔萍离婚后才知道张大伟的真实财产状况,股票、房产等财产又的确属于离婚时未作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所以崔萍在离婚后仍然可以要求分割。
另外,张大伟离婚时转移、隐瞒了财产,依据法律,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隐匿、转移财产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所以崔萍要求按60%的份额分割财产是有法律依据的,法院予以支持。
最终,法院判令张大伟给付崔萍股票、公司股权、房屋等夫妻共同财产的折价款共计1800万元。
判决生效之后,张大伟拒绝履行,于是崔萍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法院强制扣划张大伟名下的银行存款八百余万元,发还给崔萍,剩余九百余万元,经双方协商,由张大伟将其名下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的别墅作价抵偿。崔萍终于要回了属于她的财产。
关于这个案子,法官也提示大家,与丈夫收入差距较大,或是做全职太太的女性,往往不了解家庭的财务状况,在离婚时举证十分困难。所以,对于一些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收集的证据,可以向法院提交申请,请求法院收集证据。如果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或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法院一般会负责调取证据。
另外,到法院要求离婚时,不妨及时申请财产保全。这样法院就会提前冻结对方的一部分财产,在对方拒不执行判决时,会对这部分财产进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