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电视购物背后的美丽陷阱
跳槽单干,漂亮导购当上总经理
2007年8月,一家名为朗润通天的商贸有限公司在北京海淀区挂牌成立,公司的总经理是芳龄25岁的美女向媛媛。
向媛媛是河北人。2005年大专毕业的她只身来到北京,在一家电视购物公司打工。
向媛媛工作十分卖力,她能言善辩,深得公司领导赏识,很快从普通的发货员晋升为电视购物导购员。由她担纲制作的电视购物广告节目在多家电视台播出后,市场反响不错,为公司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效益,她也因此赢得公司“第一美女导购”的称号。
一次,向媛媛与一位同事吃午餐时,同事感慨地说:“你来公司打工将近两年了,已经掌握了电视购物的整个流程,而且也有一定的客户资源,不跳槽单干太可惜了。”
同事的话提醒了向媛媛,在电视购物公司,跳槽现象十分普遍。她在心里盘算了一笔账,电视购物大多是虚张声势地夸大宣传,只求把货卖出去就行。就拿她所在的公司来说,所卖的“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其实都是从北京十里河保健品批发市场批发过来后,经过一番重新包装,再加价3至4倍卖给消费者。公司只管销售,至于使用效果,几乎不闻不问。虽然公司给向媛媛的提成很高,但跟公司所得的暴利相比,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打定了单干的主意后,向媛媛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公司曾想通过提职、加薪等办法来挽留她,但她去意已决,公司只好放行。
辞职后,向媛媛从朋友那里借来一个早已注册过的朗润通天商贸有限公司的名号,在海淀区曙光花园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购置了必要的办公用品后,她的公司就开张了。
公司虽小,但向媛媛对招聘的员工却要求严格。过去的经验告诉她: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导购,必须反应能力快,嘴巴能说会道。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胆大心细。用向媛媛的话说就是:“要善于忽悠,能像演员一样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不露破绽。”
向媛媛用“挑演员”的标准来招聘员工。一天,她从投来的应聘表中看到了一个名叫王芳菲的80后女孩,王芳菲大学学历,也是河北人,和向媛媛是老乡。
在面试中,向媛媛的话还没说完,王芳菲就接过话头说:“我也做过导购,我知道怎么拉拢和发展客户,你就直接说给我多少报酬吧。”
向媛媛对王芳菲的反应能力大加赞赏,她快人快语地说:“除了底薪外,每发展一个客户,给你30%的提成。”
王芳菲加盟公司后,向媛媛又物色了一个80后女孩唐萍,她让唐萍做王芳菲的助手。至此,三个女孩搭起了公司的“美女团队”。经过向媛媛的“洗脑”后,她们信心满满地开始工作了。
美女团队,精心编织美丽谎言
几个月后,向媛媛接到一位上海客户打来的电话。客户名叫张子良,是一个生意人。在商场打拼多年后,他感到做男人很累,一心想“变性”成为女人,并想出国发展。在看了向媛媛所做的“丰胸”、“美白”的电视购物节目后,他订购了大量的“丰胸”、“美白”产品。可使用了一段时间,却发现一点效果都没有。他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就打电话找向媛媛讨要说法。
向媛媛在电话中敷衍了张子良几句后,就把电话给挂了。然后她对王芳菲说:“这个傻子,还真相信了电视购物,那些都是批发过来的大路货保健品,也就吃不死人。”
此时的王芳菲正在为找客户而发愁,得知张子良的情况后,她眼前一亮,对向媛媛说:“你把这个客户交给我吧,我有办法让他继续往咱们这儿扔钱。”接着,她将自己的计划对向媛媛和盘托出。向媛媛听后眉开眼笑:“真有你的,这个点子太好了,就按你说的执行吧。”
根据向媛媛提供的张子良的电话号码,王芳菲“依计行事”。她先让唐萍“扮演”中国中医院院长助理的角色,给张子良打电话,称她们现在有一款产品,具有“丰胸”、“美白”的奇效,特地向张子良推荐。
张子良起初不相信,接了电话后就不再理会。
王芳菲只好求助向媛媛。向媛媛说:“现在该你登场了,你就说包有效果,如果无效,全额退款。”
“这么说行吗?效果肯定是没有的,到时他真的要退款怎么办?”王芳菲有些纳闷。
向媛媛得意地笑道:“你不至于这么笨吧?你跟他说无效退款,可你要告诉他,服药要有一年的疗程。这一年中,你就可以向他不断地推销保健品,先收了他的钱再说,如果一年后他再打电话投诉无效,我们可以找借口来推脱啊,比如服药的剂量不够,比如变性很复杂,哪能一下子就收到效果。实在不行我们就换掉电话号码,重新租一个地方另起炉灶。”
听了向媛媛的话,王芳菲的胆子大了起来。此后,她以中国中医院及中国医学院院长的身份“亲自”给张子良打电话。她抓住张子良变性心切的心理,再利用从网上搜来的一些医学术语与张子良一阵胡侃乱说,把张子良说得云山雾罩。
为了让张子良相信,她还与向媛媛一道炮制了一个“访谈节目”。在“主持人”向媛媛浓墨重彩的介绍下,“中国中医院院长”王芳菲粉墨登场,大谈医疗与养生。为了使节目逼真,她们还在后期制作中加了“观众互动”场景。随后将“访谈节目”的碟片寄给了张子良。
两个回合下来后,张子良抛除疑虑,信以为真。他真的打来几万元购买王芳菲所推荐的“神药”。其实所谓“神药”都是向媛媛从保健品批发市场买回来的,成本不及售价的20%。
忽悠升级,自编自导的牢狱之灾
几个月后,一直吃着“神药”的张子良又打来电话,气急败坏地说:“你们不会是骗人吧?药物吃下去一点儿效果都没有。”
面对客户的质疑,王芳菲先是一阵慌乱,不过她很快将情绪稳定下来,按照向媛媛的事先交待对张子良说:“服药得有一年的周期,你还没到时间嘛,再等一等。”接着,王芳菲虚构了几个服用“神药”产生神奇效果的例子,以期让张子良深信不疑。
张子良听后虽然没再说什么,但他逐渐停止了购药,这就意味着,在张子良身上,王芳菲再也尝不到甜头了。王芳菲岂能甘心,经过一番考虑,她觉得张子良出国心切,何不利用他的这个心理再骗他一笔钱呢?
王芳菲没有和向媛媛请示,就自作主张地变换了身份,以北京一家公关公司“吴经理”的身份给张子良打电话。在电话中,由于她捏着嗓子说话,张子良并没有产生怀疑。“吴经理”对张子良说:“我们得知张先生要变性后出国,这个业务我们承接了,出国的事就包在我们身上。”
“我是想出国,可我怎么能相信你能包我出国呢?”张子良反问道。
对于张子良的疑问,王芳菲早作了精心准备,她从容不迫地答复:“你不是想去泰国吗?很好办,我让我们的协作单位泰国的露易斯小姐直接给你打电话。”
放下电话后不久,王芳菲换了部电话给张子良打了过去,这回她的身份是泰国某公司驻华工作人员“露易斯”。王芳菲拥有大学学历,英语水平达到六级。在给张子良打电话时,她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跟张子良说话。张子良不懂英语,根本听不懂“露易斯”小姐说的是什么,可对方流利的英语已开始让他深信不疑。
经过这一番铺垫,王芳菲认为“收网”的时机到了。她再度给张子良打电话,说要办出国手续,先要他支付前期费用。张子良很爽快地就汇了几万元到王芳菲指定的银行卡上。当王芳菲将这一辉煌“战果”对向媛媛表功时,向媛媛大惊失色:“你搞得太过了,这会引火烧身的。”
王芳菲不以为然地说:“卖假保健品不也是诈骗吗?这跟骗他说出国有什么区别呢?”她的一番话让向媛媛无语了。
2010年3月,张子良在吃“神药”不见任何效果,且“出国”之事迟迟不见动静的情况下,大呼上当!
随后,他向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区分局报警。警方通过分析,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电视购物诈骗案”。 3月29日,警方将向媛媛抓获归案。
一个月后,王芳菲也被抓获归案。在审讯中,她交待了实施诈骗的全部经过。由于在这起诈骗案中,唐萍只是一个“跑龙套”的小配角,没有参与诈骗活动,检察机关对唐萍未予以起诉。
2011年8月4日,海淀区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北京电视购物诈骗第一案”。经审理查明,从2007年8月到2008年7月,“美女诈骗团”共诈骗张子良钱款17万元。
法院认为,向媛媛和王芳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钱款,数额巨大,其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判处向媛媛有期徒刑6年、王芳菲有期徒刑5年。
法院判决后,向媛媛和王芳菲不服,向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提起上诉。2012年2月,法院驳回了她们的上诉,维持了原判。
律师提醒:
电视购物风险大,4招教你防诈骗
对于这起电视购物诈骗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著名刑事辩护律师许兰亭提醒说,对于电视购物中的骗局,消费者只要记住以下几点,就不会上当受骗。
一是看清品牌。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看清商品的品牌,如果是没有听说过的品牌,尽量不要购买。
二是货比三家。购买电视购物广告介绍的商品之前,最好先到市场上和同类型的商品比较一下。比如,广告中宣称299元就可以买到像素1000多万的摄像机,如果去商场比较一下就会发现,这类像素的机器远远高于299元,这明显不符合逻辑,肯定不能购买。
三是问清厂家。购买前一定要问清商家的地址、联系方式,以及商品如何售后服务等。如果对方称自己会承担售后服务,那么消费者绝对不要相信,因为电视购物广告商今天可能在卖A产品,明天觉得不好卖了,就会立即换一个B产品,他们不可能去承担这些产品的售后责任。
四是不信夸大宣传。不符合常理和逻辑的广告不能信,如:一天能减下5斤的减肥产品,300元的金项链、几百元的电脑和DV等,这些广告根本不符合常理,只要消费者认真想想就能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