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争夺战,亲情面前谁是赢家?
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膝下两男三女,四世同堂。原本和睦的大家庭,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撞散了……
文/丛兵 李思
谢鸿儒是江苏沭阳的一个普通农民,他共有五个孩子,两男三女。除了大儿子一直未婚外,其他的子女都成了家。一场意外的发生,打乱了他的晚年生活。
老人获赔偿,子孙争着养
谢鸿儒的大儿子在苏州突然遭遇车祸。警方认定,车主负全部责任,谢鸿儒作为儿子唯一的继承人,能够获得53万元的赔偿,处理完丧事后还有48万元。
谢鸿儒明白,自己在慢慢变老,脑子也没以前那么清楚了,越早说明白如何处理这笔钱越好。于是,他把子孙们召集到一起,宣布给患有重病的小女儿12万元,给帮他处理赔偿的外孙袁建6万元,还剩30万元,哪个子孙给他养老送终就给谁。
可想而知,几个子孙纷纷表示要赡养谢鸿儒。他比来比去,觉得二女儿的女儿,外孙女袁梅条件最好。她嫁到了县城,生活条件相对好点,就医看病比较方便,以前对自己也不错。他搬到外孙女家生活没多久,几个子孙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几个子孙来看望谢鸿儒,都会被袁梅想法设法阻拦。在袁梅看来,几个亲戚看望姥爷的目的不纯,其实都想把姥爷接走,好获得那30万元。
久而久之,谢鸿儒也觉得奇怪,自己在外孙女家都住了大半年,其他子孙们怎么不来看望自己呢?一天,外孙女一家外出旅游时,小女婿突然来探望谢鸿儒,说袁梅隔绝他们相见……劝说谢鸿儒搬回村里住。
谢鸿儒本来就觉得在外孙女家有些寂寞,再加上小女婿的劝说,发现外孙女并没有自己想得那么好,就连夜收拾好东西,搬到了村里的小女儿家。几天之后,其他子孙纷至沓来,都说小女儿家的条件不好,让他再次搬家,但他却不想再折腾。
无奈上公堂,难解糊涂账
几个子孙见劝说老人搬家不成,就开始劝说老人重新分配赔偿款。眼看儿女们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老人只好同意重新分配赔偿款,但赔偿的事情一直是袁建在处理,剩余的30万元赔偿款也由袁建保管。
三个儿女追问袁建赔偿款的事,袁建说已经按老人当初的决定给了袁梅。他们又继续追问袁梅,袁梅却说只从袁建那里拿到16万元,老人搬走后,她原封不动地退给了袁建。
这笔赔偿款绕了一圈,最终还是回到了袁建手中。现在钱款不在谢鸿儒手里,今后养老也就成了问题。思量再三,他决定把外孙告上法庭,希望能从外孙手中拿回属于自己的30万元。
在法庭上,袁建说,自己从袁梅手中拿回16万元后,为了让老人安心养老,自己帮老人留了10万元,剩余20万元交给了老人的大女儿,让老人的几个儿女均分了。然而,包括袁建的母亲在内的人都表示,根本没有这回事,也没有分到钱。
谢鸿儒没想到,这笔钱变成了一笔糊涂账,他也不知道该信谁。由于袁建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说法,法官最终认定30万元仍然在袁建手中,判决他全部还给谢鸿儒。
官司打赢了,袁建却不见了踪影。半年之后,警方找到了袁建,随即把他带回沭阳。在法院的调解下,袁建流着泪向外公承认了错误,谢鸿儒也原谅了外孙。这半年多,袁建把这笔钱挥霍得没剩下多少,最后只能退还10万元。
毕竟是自己的外孙,谢鸿儒希望法官网开一面。然而,袁建触犯的是刑法,法院最终判处袁建6个月有期徒刑。经过法官的调解,一家人达成协议,10万元作为谢鸿儒的养老钱由他保管和使用,等他百年之后,剩余部分由子女们平分。
阅读更多“法律帮助”文章,欢迎关注“中国妇女”微信公众号(zgfn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