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之家:心相遇“童”成长

法律帮助 2022-08-11 10:40:16

为充分发挥儿童之家服务儿童、服务家庭的功能,各地妇联积极探索有效的运行模式,通过亲情抚慰、生活托管、安全管护等一系列关爱服务,为孩子们打造温馨的家园。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21—2030年)》提出,要提高儿童之家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健全政府主导、部门统筹、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儿童之家的工作格局,巩固提高儿童之家覆盖率。


为了发挥儿童之家的作用,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各地妇联不断提升儿童和家庭的活动参与度和对儿童之家的满意度,确保儿童之家成为“温暖之家”和“坚强阵地”。


如今,在社区、在学校、在军营、在法院……儿童之家遍地开花。像福建省晋江市的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重庆市江津区的法院儿童之家等,服务特色纷呈,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信任与喜爱。


晋江儿童之家用家庭结对的方式延伸关爱服务


不断升级服务,促进儿童全面成长

“小许,‘双减’政策对四点钟学校有没有影响?服务会不会停啊?我听其他家长在讨论,孩子听到后也很着急,让我赶快给你打电话问问情况。”一天晚上,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的社工小许接到了一位家长的来电。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按照这一要求,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的托管职能告一段落,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项目转型升级,正式更名为“晋江市儿童之家”。


说起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晋江市妇联主席许清心表示:“当初之所以萌生创办四点钟学校的想法,是因为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很多双职工和外来人员家庭都存在子女放学、假期没有人管的难题,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妇联的提议和推动下,2013年4月,晋江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民生项目,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运作,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要服务对象,市妇联为项目指导方,依托社区、企业、学校开展课业辅导、互动游戏、兴趣培养、成长教育、亲子关系调适等免费公共服务。


2014年,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项目在原有10个试点的基础上,增至15个试点单位。2017年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纳入晋江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并连续3年每年新增5个试点。而且,该项目不断延伸到市直机关、军营等新的领域。


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因地制宜,不断升级服务。比如,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围头村,儿童之家组建了一支有组织框架、有专职管理人员、有工作场地、有制度的“小小义工队”,经过逐步探索发展为“敬老院送餐服务”和“战地公园小导游”相结合的特色服务模式。通过身体力行,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关怀。


而在具有陶艺文化特色的岭畔村,儿童之家以晋江市妇女儿童传统陶艺文化体验基地为载体,逐步探索发展为“陶艺文化特色学校”,深度挖掘陶艺文化的特色资源,培养了一批学员成为小导游、小小制陶师,从而实现陶艺特色到陶艺文化特色的转型,赋予了儿童之家更丰富的内涵。


军营儿童之家秉承“军人为国奉献,我陪军娃长大”的理念,通过积极联系地方单位,为军娃开办公益学堂,设有中国象棋班、小主持人班、体能训练班、书法班等,提供有温度、有质量的教育服务。


同时,军营儿童之家将每周日定为儿童之家的公益日,通过组织军娃参与公益活动,接触了解社会,培养军娃的爱心和公益意识。


“双减”政策之下,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迅速转变思路,不仅更名为晋江市儿童之家,而且从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着重培养儿童良好的自我价值感、稳定的心理素质及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以满足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延续开展周末工作坊的同时,新增儿童乐园、亲子阅读、家庭教育等服务内容,实现“从点到面,服务更多儿童”“进阶成长,发展更多儿童”“精准介入,成就更多儿童”的创新亮点。


回首过去的9年,晋江市儿童之家已经成为“晋江经验”的一部分。从单纯的课后托管,发展为全方位的服务;从最初为解决双职工家庭子女的“管理真空”问题而设计的1.0基础服务,发展到现在的7.0服务,不仅关注和回应了儿童的基本需求,更是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多个维度守护儿童的健康全面成长。


延伸关爱领域,保护更有力度


法院儿童之家定期为孩子们举办法治教育活动


儿童之家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2022年3月的一天,重庆市江津区法院法警大队政委韩晓瑛来到区妇联,“我们想在法院创建儿童之家,希望得到妇联的指导”。


区妇联挂职副主席王婕听了韩晓瑛的想法很兴奋,江津区法院是第一个主动向妇联申请儿童之家挂牌的单位,说明之前儿童之家工作有影响力,越来越深入人心。


韩晓瑛提出,近年来家事纠纷有增无减,江津区法院加强了家事审判力度。但在开庭时,一些家长会带着孩子来参加庭审,按规定孩子不能进审判庭,所以只能让孩子站在庭外的走廊里,有些孩子出于好奇会偷偷地听庭内父母的“唇枪舌剑”,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另外,针对一些离婚案件,法官需要知道孩子想随父还是随母的真实意愿,在私密的环境里,孩子可以不受父母干扰而作出判断。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了法院干警更为关注的问题。韩晓瑛是区妇联执委,她在开执委会时了解了妇联开展的儿童之家建设工作。因此萌生了在妇联的指导下,建一个区别于常规儿童之家的法院儿童之家的想法。


在妇联的指导和帮助下,江津区法院儿童之家2022年4月1日正式挂牌。


按照重庆市妇联《关于进一步推进儿童之家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区法院严格执行有统一标识、有固定场地、有活动设施、有管理人员、有制度台账、有主题活动、有成果展示的“七有”建设标准,设置有孩子专属的玩耍场所、法治教育室、心理询问室和微课堂。


此前,《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全市法院推广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四个一”建设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提出,“四个一”建设工作机制,是以“一个小公民法治课堂”“一支法治教育队伍”“一套法治教育标准课件”“一间法治教育工作室”为核心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


江津区法院将儿童之家与“四个一”建设深度融合,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按照组建一支健全班子、固定一个专属场地、配备一套设施设备、规范一套管理制度、打造一个展示园地、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六个一”标准开展后续工作,促进儿童之家发挥更大作用,让服务更有深度、关爱更有温度、保护更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