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三河:“一户一策”精准帮扶不掉队

妇联直播间 2019-01-10 16:31:00

微信图片_20190110163100

记者来到河北省三河市段甲岭镇小赵庄村村民孟庆友家中,他正坐在政府专向扶贫给他盖的新房里,怀里抱着他流浪在外时作伴的小狗,当记者问起今年66岁的孟庆友“你知道祝志敏是谁吗”时,他笑着回答:“我娘。”

孟庆友性格内向,什么事都憋在心里,不愿与人交流,后来精神出了问题,被诊断为三级精神残疾。40岁时离家出走,在离村子5公里外的桥洞里搭了个窝棚,和几只流浪狗为伴,一住就是20多年。

2018年初,三河市妇联副主席祝志敏到小赵庄村开展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在工作中,她了解到孟庆友的具体情况后就想接他回家。村干部告诉她,村里曾多次强行把他接回家,但每次在家都呆不了一天,他就趁人不备,又回到流浪地,村干部也很头疼。在建设小康的路上“一个不能少”,祝志敏偏要解决这个难题。

祝志敏了解到,作为残疾人、低保户,孟庆友每月享受政府千余元补助,家人经常给他送食物和零花钱。在跟孟庆友交流时,祝志敏发现他对身边朝夕相处的流浪狗非常照顾,弟弟送给他的零花钱他基本用不着,经常给狗买吃的。祝志敏由此判断,孟庆友之所以不愿意回家,一是习惯了流浪的生活,二是放不下这些狗。果不其然,当祝志敏提出把狗一起接回家,孟庆友就不太反对回家了。

“让两条小狗成为孟庆友精神上的慰藉,只是无奈之举。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尊重他,用我们的关心、爱心打开他的心结,让他感觉到自己有价值,帮助他融入到正常的生活当中。”祝志敏表示,从5月8日回家至今,已经六个多月了,孟庆友再也没有出去流浪过。现在已经可以在村子广场遛狗了,见到熟识的村民也能简单的打招呼了。

“祝主席解决了我们一家20多年的困难,帮了我们大忙。现在大哥离我们近了,我们照顾起来也方便了,家里人都挺高兴的。而且祝主席每周都会过来两三次看看我大哥,又送衣服又送饭,我们都特别感谢祝主席。”孟庆友的弟妹李翠华激动地说。

祝志敏还经常和村干部一起,走进困难家庭,和他们面对面谈心,把每一户的困难状况一一记在心里,然后因户制宜、因人施策,制定脱贫计划,积极发动“巾帼”爱心企业家,同贫困户结成对子,帮扶贫困户脱贫。

微信图片_20190110163356

村民孟宪宗家庭困难。他和妻子患病,还有两个分别读大学和初中的外孙,只靠离异的女儿的微薄工资维持生活。了解情况后,爱心企业家当即决定与孟宪宗家结成助学对子,每月资助3000元,直到孩子们大学毕业。这样不仅解决了孟宪宗家庭现实的生活压力,而且通过助学扶智,从根本上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走上致富路。

年近七旬的村民庞江,因患脑血栓瘫痪17年,不仅需要全天有人照看,每天服药也增加了家庭的费用开支,家庭生活非常困难。“通过走访我们发现,庞江一家以前有过养羊的经历,我们就决定让他们发挥这方面的优势,继续发展养殖业。”祝志敏介绍,爱心企业家表示拿出1万元扶持资金,助其购买11只种羊,鼓励发展养殖业,走养殖致富的路子。把“输血”变成“造血”,激活了庞江家自身的内发动力,不仅解决了目前的贫困状况,而且为长久致富积蓄了资本和力量,增强了信心和决心。

微信图片_20190110163402

为了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祝志敏做的还不止这些。她积极发挥妇联组织所长,帮助两户贫困家庭建起长效保障机制。为孟宪宗的女儿、庞江的妻子和女儿,分别上了“两癌”保险,确保她们不会再因病返贫。每逢节假,她心里想的全是帮扶对象。“三八”妇女节到了,她联系燕达医院为庞江的妻子进行免费体检;“母亲节”来了,她组织20名巾帼志愿者到他们家中擦洗玻璃污垢,清理庭院垃圾;“六一”儿童节,她在村“妇女之家”组织“大手拉小手、同奔小康路”的“家校”共庆活动。同时,为鼓励贫困户向善向上,她还积极宣传她们中的好人好事。庞江瘫痪17年,妻子多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在她的积极宣传下,其家庭被评为三河“最美家庭”,还被拍摄成专题片在三河市电视台播放,引领了社会向善向上的良好风尚。

提起扶贫干部祝志敏来,庞江的爱人苏秀凤感激地说:“祝主席就像是我们的娘家人,经常过来看我,一提起来我就感动地想哭。有了国家的政策,有了祝主席的帮助,我相信我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祝志敏 扶贫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