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省廊坊市妇联系统“双争双创”典型——香河肉饼美食“小微家” 传承舌尖非遗“大文化”

来源:河北省廊坊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2-06-07 15:08:11

破难争星行动以来,河北省廊坊市妇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精神指引,积极落实全国、省妇联工作部署,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严的政治标准、更实的工作作风抓改革、促改革,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工作再创新成绩。“十县百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星级赛做法得到上级妇联推广,星级比赛带动了基层妇联干部的精气神,唤起基层妇联组织的竞争意识,全市基层妇联根基越来越坚固。2022年,廊坊市妇联在全市开展“争做人民满意的妇联干部、争当妇女群众满意的执委,创建五星级基层妇联组织、创建基层示范工作阵地”(简称“双争双创”)活动,力争以县级妇联改革工作的大突破和大提升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香河肉饼美食“妇女微家”建立在县妇联执委刘建蓬的工作场所—香河肉饼示范店,由擅长香河肉饼制作技艺的刘建蓬担任负责人,以弘扬香河肉饼非遗美食文化为主线,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凝聚、教育、服务”妇女群众的功能和作用,在市县妇联的精心指导下,有针对性、有特色、精准化的服务妇女,传递党的声音、传播非遗文化、传授肉饼技艺、搭建交流平台。被廊坊市妇联确定为市级“示范妇女微家”。

加强思想引领,凝聚巾帼力量。组织“巾帼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坚定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信心。开展“微宣讲”。县妇联主席带头走进“妇女微家”,面对面向妇女姐妹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微分享”。邀请行业女能手讲述奋斗故事,生动展现她们立足岗位,拼搏进取、创先争优的靓丽风采和最美奋斗姿态。开展“微竞赛”。举办“喜迎二十大 巾帼展风采”非遗美食—香河肉饼制作技能赛,切磋技艺、展示水平、交流经验、表彰先进。

开展技能培训,传承非遗美食。在“妇女微家”设立香河肉饼制作技艺公益培训“微课堂”,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教学模式,面向社会,对有意向学习的妇女进行无偿培训。传授肉饼制作流程。对食材选购、馅料调制、擀饼方法、烙制火候等程序进行细致入微的展示、讲解。传播非遗美食文化。普及肉饼的饮食历史、饮食风俗、饮食哲学等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健康养生理念。系统介绍牛羊肉、大葱等食材的营养作用。

组织志愿服务,担当社会责任。对于学习并掌握香河肉饼制作技艺的姐妹,微家负责人刘建蓬积极组织她们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为助力疫情防控,动员姐妹们到香河肉饼示范店做义工,先后为县中医医院核酸监测点的医务人员、支援石家庄运输物资人员、支援燕郊流调工作队烙制了100多斤热气腾腾的香河肉饼。为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姐妹们带上灶具,为加班的志愿者现场烙制肉饼、现场免费分发。

香河肉饼美食“妇女微家”是香河县妇联改革“破难争星”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个缩影,自建立以来,不仅将非遗美食文化带进了千家万户,凝聚了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强大巾帼力量,更为助力中心、服务大局,推动香河“协同发展示范区、绿色活力幸福城”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是助力乡村振兴。将“微培训”课堂搬到“美丽庭院”,通过现场教学,传授肉饼技艺,提升农村妇女厨艺技能,丰富庭院文化内涵,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已在50户“美丽庭院”开展现场教学,观摩学习妇女群众达1000余人次,并吸引农村中有爱心、有条件、有能力的妇女也主动建起了微家。据统计,香河肉饼美食“妇女微家”已增至61家。
二是助力创业就业。目前,全县累计有2936名妇女姐妹通过香河肉饼美食“妇女微家”平台掌握了肉饼制作技艺,实现了增收致富。她们中,有的在县城或乡村创办了“香河肉饼店”,有的在集贸市场经营了“香河肉饼制作流动车”,有的应聘到香河知名饭店或香河肉饼店做起了女厨师,有的在农村流动宴席当厨师助理员。
三是助力旅游发展。伴随运河旅游通航,“体验式旅游”不断发展,该微家积极为游客提供制作体验、现场品尝的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香河肉饼美食文化的魅力,提升了香河肉饼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