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爱心妈妈团”凝聚“爱的N次方”力量推动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妇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以及致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贺信精神,切实肩负起做好新时代家庭和儿童工作的政治责任,把推动家庭文明建设落实在妇联工作各个方面,拓展服务、创新机制,启动“呼伦贝尔爱心妈妈团”品牌,凝聚“爱的N次方”力量推动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1.丰富“爱的平方”工作内容,满足广大家庭和儿童多层次、多方面需求。 今年1月,呼伦贝尔市妇联创建“呼伦贝尔爱心妈妈团”品牌,总团各组利用自身专业技能和资源优势为广大家庭和儿童提供多样服务,世界孤独症关注日,身亲健康组组长毕秀芝老师走进呼伦贝尔市特殊教育中心,为孤独症家长送去心理讲座;4·23“世界读书日”期间,亲子阅读组爱心妈妈为驰援抗疫医护人员捐赠价值9万元的爱心阅读卡;家庭教育组成员积极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好家风好家训分享、“新婚课堂”讲座、“爱泽万家”家庭教育大讲堂等活动;温暖关爱组成员为市特殊教育中心、市儿童福利院捐赠价值6万元的物资,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关爱儿童 走近科学 亲近自然”主题研学活动并赠送了慰问品,在呼伦贝尔市伊敏河文化旅游惠民季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全民阅读嘉年华文化周系列活动,开展阅读奇妙夜、热爱家乡多彩非遗、自然奇遇记、品中国之美做强国少年、智造慧玩家科学体验营、传中华文脉弘国乐强音、草原换书大集7场活动。“呼伦贝尔爱心妈妈团”各旗市区分团也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慰问送温暖、家庭亲子阅读、爱心书包漂流、家庭文明建设、“少年儿童心向党”主题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绿色生态教育等线上线下活动600余场次,参与活动5.3万人次,在扶危济困、疫情防控、引领乡风文明、助力市域治理、服务“一老一小”、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汇聚“爱的平方+”阵地优势,推动家庭文明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在呼伦贝尔市妇联的领导下“呼伦贝尔爱心妈妈团”广泛吸纳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呼伦贝尔家庭教育协会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工委等成为“呼伦贝尔爱心妈妈团”团体成员,现有各级“呼伦贝尔爱心妈妈团”16个,市妇联总团现有会员1700余名。市妇联建立了“呼伦贝尔爱心妈妈团”实践基地、安全教育基地和健康体验基地3个,开展了生态自然教育、安全教育、眼健康检查等活动,各旗市区分团的爱心妈妈们利用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儿童之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等阵地为困境、留守儿童们开展了心愿直通车、金秋助学、户外亲子、爱心结对、爱心捐赠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家庭文明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3. 激发“爱的N次方”关爱力量,创新关爱服务运行新需求、新期盼、新模式。 “呼伦贝尔爱心妈妈团”创新服务形式,以妇女儿童需求为向导,以爱心服务为基本内容,形成社区“点单”、各级妇联组织“派单”、爱心妈妈“接单”、妇女儿童“评单”相贯通的点单式服务模式,今年6月呼伦贝尔市妇联回应广大家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强烈需求,通过呼伦贝尔家庭教育协会爱心妈妈引入优质资源,推出“爱泽万家”线上家庭教育公开课,呼伦贝尔地区有1.6万名家长线上学习到国内顶尖专家的家庭教育系列课程,家长们纷纷给与好评并强烈要求继续开展后续课程;“呼伦贝尔爱心妈妈团”倡导个人成员和团体成员与困境家庭、儿童结对子,实现爱心服务“点对点”高效对接,形成常态化、稳定性帮扶的结对式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各地爱心妈妈已与1810名留守儿童结对;妇女儿童在哪里,“呼伦贝尔爱心妈妈团”活动就延伸到哪里,妇女、儿童需要什么,“呼伦贝尔爱心妈妈团”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呼伦贝尔爱心妈妈团”在各级妇联组织的领导下积极与相关部门形成高效联动的寻找式服务模式,呼伦贝尔市多个旗市区已经与检察院、法院、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建立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站,通过部门联动的力量,精准定位家庭教育的需求人群,解决广大家庭的新期盼、新需求。 “爱的N次方”中的“N”是女性的拼音的首字母,代表广大女性同胞,“N”也有无穷的意思,代表着无限的爱。呼伦贝尔市妇联注重做好顶层设计、过程推动和效果评价,通过一次次恳谈凝聚共识,一场场调研指导行动,一篇篇报道宣传成效,一次次肯定增强动力,激发全市四级妇联上下同频、积极创新,通过“呼伦贝尔爱心妈妈团”品牌效应辐射带动更多的爱和温暖参与进来,凝聚“爱的N次方”力量推动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