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小家”带“大家”,动员广大妇女引领千家万户幸福安康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2-10-12 11:58:58

十年奋进路,阔步新征程。为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河北省邢台市妇女儿童事业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创新性成果,邢襄女性推出“非凡十年.巾帼见证”专栏,进一步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在全市营造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浓厚舆论氛围。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古语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他强调,要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这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

胸怀国之大者,情系万千家庭。党的十八大以来,邢台市各级妇联组织以习近平同志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精神为指导,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妇女在家庭建设中不断发挥独特作用,成为幸福安康家庭的建设者、倡导者。

依托妇联组织,在家庭建设中不断发挥妇女独特作用

“广大妇女要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处处体现妇女在家庭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十年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价值理念在家庭中受到尊崇,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得到发挥。夫妻共同决策家庭事务渐成风尚。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家庭重大事务决策由夫妻共同商量占八成以上。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妇联组织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019年5月,邢台市妇联启动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推出家庭文明创建、家庭教育支持、家庭服务提升、家庭研究深化四项行动,实现了妇联家庭工作在战略框架、品牌创新、资源整合、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历史性突破,成为妇联家庭工作的一个创新品牌。

提升家庭文明,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

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是支撑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树立新时代的家庭观。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2014年起,全市各级妇联依托全市城乡社区(村)5032个“妇女之家”,集中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这项活动注重群众的参与率和参与过程,将寻找的主动权和决定权交给群众。全市100多万个家庭、300多万人参与寻找活动,展示好家风好家训。截至2021年底,共推选出22万户各级各类最美家庭,394户邢台市最美家庭,53户河北省最美家庭,28户全国最美家庭。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美德善行进入千家万户,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弘扬优良家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

家,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牵挂,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起点。家风长存、家范传世,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让无私无畏的红色家风历久弥新。

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人将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形成了优良的红色家风。全市妇联突出庆祝建党百年主线,组织系列红色家风主题活动500余场次,60000多个家庭参与其中。无数平凡的家庭化作榜样的力量。有人用奉献书写“最美”,有人用践行诠释“最美”。与时代同频共振,向榜样看齐。培育和传播优良家风文化,让家庭这个重要的社会细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坚持立德树人,推动家庭教育不断发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习总书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为了增强父母共同承担家庭教育责任的意识和能力。2016年11月,市妇联联合教育局、文明办等部门共同印发《邢台市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截至2021年底,全市社区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共4137所,“儿童之家”3612个,打造河北省家教家风教育实践示范基地4个。通过开设家长课堂、专家讲座,举办亲子活动等,培训家长60余万人次。连续举办五届“书香飘万家”邢台市家庭亲子朗读竞赛活动,吸引上万个家庭参与,打造了“知子花开 邢襄幸福家”、“爱子有方”家庭教育品牌栏目,走出一条具有邢台特色的家庭教育发展之路。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十年来,各地妇联组织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为抓手,大力加强家庭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创新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引导广大妇女带动家庭成员争做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大力弘扬“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以“小家”带“大家”,让千家万户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