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政协“妇联、特邀”界别委员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专题调研
11月2日下午,山东省济南市政协妇联、特邀界别组委员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对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对“推动婴幼儿照护事业发展”专题“商量”进行回头看,做好商量下半篇文章,充分发挥界别委员作用,为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市政协副主席刘勤,市政协社教卫体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张岩,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田迎出席调研活动。市政协妇联、特邀界别组委员,从事儿童友好、婴幼儿照护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行业专家,市中区、槐荫区政协和妇联有关负责同志等参加调研。
在济南市儿童保健所,委员们现场了解了儿保所开设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语言发育等特色门诊以及开展儿童康复服务等工作情况。

在市中区大观园街道睦和苑社区,委员们考察了少先队共读书房、少先队活动室、商埠地图红色教育阵地,听取了社区整合教育资源,借助专业力量开展儿童友好型社区服务、手工体验、科普公益项目等有关情况的汇报。

随后,调研组在睦和苑社区进行座谈交流。市妇联汇报了我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有关情况。委员和专家们进行了交流发言,围绕探索“医育教一体化”服务模式、制定儿童友好餐饮建设指南、绿色低碳生活融入儿童友好、打造儿童友好产业链、困境儿童照护关爱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刘勤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等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水平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立足全局、服务大局,当好“三个走在前”排头兵的应有之义。市委、市政府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高度重视,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市妇联充分发挥市妇儿工委办公室职责,积极探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思路清晰、举措具体、成效显著。
刘勤强调,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优势,在做好“五大友好”的同时,明确儿童产业发展友好、开放包容友好这两项自选动作的内涵和标准,充分彰显济南泉水文化特色。要积极运用好数字手段,将儿童友好城市创建与数字济南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管理、运营全过程,有针对性地提高服务质效,推动儿童权利实现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刘勤要求,要提高站位抓创建。坚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注重突出儿童视角,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力量,探索建立儿童参与成长机制,为广大儿童营造更加友好的生存、保护、发展参与环境。要突出特色抓创建。济南自古就是一座很有温度的城市,要让儿童友好成为泉城又一张靓丽名片。要深入了解儿童和家庭所需,与国际标准、国际视野接轨,高标准抓好示范建设,高起点规划设计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项目,高质量形成工作案例,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要形成合力抓创建。创建儿童友好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夯实责任、协调联动。要借鉴先进城市做法,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对标对表先进经验,全面提升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