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妇联推进“1+3+4+N”工作模式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3-05-10 15:52:21

“1+3+4+N”工作模式

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呼伦贝尔市妇联坚持一体化、品牌化推进,主动引领广大妇女群众积极投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持续推进“1+3+4+N”(1个中心、3个品牌、4个目标、N个着力点)工作模式,切实将“联”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一是坚持“1”个中心引领,构建社会治理巾帼党建品牌。以“党建带妇建 奋进新征程”为中心,夯实“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时代”党建品牌,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学校、走进社会组织、走进“三新”领域,为社会治理注入巾帼力量。



二是打造“3”个服务品牌,绘就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打造“呼伦贝尔巾帼大讲堂”品牌,推出教学讲堂、专题讲堂、服务讲堂、活动讲堂、宣传讲堂、引领讲堂,开展活动8569场次;打造“行走的妇女之家”品牌,搭建“流动+”载体,以“固定+流动、随机+点单、线上+线下、共性+个性、多数+少数”的模式,打通服务妇女“最后一米”,开展服务6208人次;打造“呼伦贝尔爱心妈妈团”品牌,以家庭服务的温度和力度助力市域社会治理,16个“呼伦贝尔爱心妈妈团”开展活动617场次,建立实践基地、安全教育基地、健康体验基地,参与活动5.3万人次。



三是紧盯“4”个长效目标,推动治理向更深处扎根。构建一个格局,坚持多方协同,全面防范化解家庭婚恋纠纷风险,畅通15条“12338”妇女维权热线,发挥各级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市级创新成立的“妇女儿童维权服务工作站”“妇女儿童维权研究工作站”、各旗市区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作用,与检察、公安、教育等部门联动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完善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专家队伍建设,激发社会组织动能,通过“蒲公英”项目精准实施婚姻家庭相关“微服务”。营造一种风尚,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持续作响最美家庭品牌,推动儿童之家、社区家长学校等阵地建设,营造家庭文明新风尚。夯实一个基础,动员广大妇女踊跃参与社会治理,巩固基层妇联组织基础,延伸到基层社会治理的最末端;传播一种声音,加强理论宣传、典型宣传、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社会宣传,推进社会治理大宣传模式。



四是抓牢“N”个着力点,织密社会治理基层网络体系。发挥妇联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优势,以各旗市区妇联、各妇工委(妇委会)、妇女之家、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为抓手,引导妇女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成为服务基层群众、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的有力帮手和协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