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者走基层汇聚莞邑巾帼力量,撑起高质量发展“半边天”

作者:本刊记者郭一卓
妇联直播间 2023-07-18 14:31:36


过去,提起东莞,多半会想起那里星罗棋布的流水线工厂。但在今天,打工早已不是人们去东莞的唯一理由。那里,聚焦“她”经济,为女科技工作者和女性创业者打造温暖的“娘家”;凝聚巾帼力量,助力基层治理;关注儿童权益,推动“儿童友好”与乡村振兴同向发力。

 

“娘家”在小区 ,热心“楼嫂”守望邻里

走进东莞市横沥镇碧桂园小区,随处都可以看到“邻里好,赛金宝”展示牌,行走在小区里,也经常会看到穿着紫色马甲的女性,她们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楼嫂”。

横沥镇的刘顺菊就是最早加入“楼嫂”巾帼志愿服务队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横沥镇妇联的组织下,刘顺菊带动身边的姐妹加入“楼嫂”,在每个楼栋建立“楼嫂”微信联络群,每天开展“邻里守望互助互爱”志愿服务。“你有需要,我来帮忙。”这是“楼嫂”的口号,她们默默付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温暖着小区里每一个楼栋、每一个住户。

刘顺菊对小区可谓是“人熟地熟情况熟”,遇到夫妻吵架、婆媳不和、异地分居家庭无暇照顾小孩等情况,邻居都喜欢找她。她知道后立刻介入,到邻居家进行探访慰问、安抚情绪、了解情况,帮助邻里家庭解决生活中“鸡毛蒜皮”,帮助消除化解物业和业主之间各种误会和矛盾。一桩桩、一件件的矛盾纠纷在刘顺菊夫妻的调解下得到化解。

为了让妻子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志愿服务,刘顺菊的丈夫张树瑞总是主动承担日常家务。一有闲暇时间,全家一起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夫妻合力把小区作为家,小区里的各个角落都充满他们全家人的欢声笑语。刘顺菊一家乐于奉献的故事在邻里间传为佳话。

2022年5月,刘顺菊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如今,刘顺菊已经成为社区志愿服务骨干,继续做家庭美德和家庭文明的践行者,而她的经历只是横沥镇众多“楼嫂”的缩影。

横沥镇妇联副主席刘冬介绍,当地外地人口占3/4,他们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由于地域差异、流动性大、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不够,业主和物业之间、邻里之间等多种矛盾突出。为了更好地带动楼盘小区内居住的女性,2019年,横沥镇在全省首创成立楼盘小区妇联。目前已有10个楼盘小区相继成立了妇女委员会,还以楼栋为单位创建了139个“妇女微家”并配备“家长”,她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楼嫂”。

虽然“楼嫂”成立于非常时期,但楼嫂志愿服务队伍已经就地转化为社区常态志愿服务力量,成为一支特色的服务社区治理志愿服务骨干队伍。

值得一提的是,在楼嫂志愿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横沥镇妇联进一步延伸工作手臂,成立了“楼嫂聊家常”工作室,发挥“楼嫂”对本小区人熟事熟情况熟的优势,以调解邻里、婚姻家庭浅层矛盾为主要内容,在楼盘小区打造的家事调解服务阵地。

楠楠是一家外贸公司的采购员,他的妻子冰冰全职在家带孩子。原本两人感情很好,随着第二个孩子的到来,一些生活琐事令他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一度闹到要离婚的地步。小区“楼嫂”闫媛媛了解到情况后,把二人约到了“楼嫂聊家常”家事调解工作室,闫媛媛和妇联社工先是安抚情绪,然后做通思想工作,最后还会告诉双方一些沟通的小技巧,最终化解了夫妻矛盾。

横沥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刘宝宜说,“楼嫂”调解员利用身边人调解身边事,实现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服务群众“零距离”,为社会基层治理贡献巾帼力量。


10.PNG

          

20.PNG

40.PNG

楼嫂志愿者与社区老人交流


乡村振兴,守护丰富多彩童年

从莞太路主路口进入,穿过高大的门楼,富有岭南特色的馀庆路莞味示范街映入眼帘,这里便是广东省“美丽庭院”示范村——南城街道石鼓社区。

“县城西南二十里,有石如鼓,故取名石鼓。”根据记载,这就是东莞南城石鼓社区的得名来源,并一直沿用至今。

为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今年2月,南城街道妇联以石鼓社区作为“美丽家园”建设示范点,启动了“一廊一巷一园一家”美丽家园路线,把儿童友好理念渗透其中,将石鼓社区打造为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的美丽样本。

当儿童友好碰上乡村振兴,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在南城街道石鼓社区妇联主席李淑珍的带领下,记者沿着美丽家园路线,解锁石鼓社区里隐藏的儿童友好密码。

鲜活的古画,虚掩的大门,重新粉饰过的门联,古朴优雅的建筑……观可李公祠堂成为美丽家园路线起点。公祠左侧,有一条长长的连廊,经过修缮取名“孝德廊”,被赋予“传承好家风”新时代内涵。

继续向前,是一条名为“寻美石鼓”的美丽家园文化巷道,这原本是一条建筑老旧的民居巷道,通过墙绘、景观小品、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改造后,“躬耕田园自给自足”,“母亲烧炉煮饭”,“父亲挑过的扁担”……一幕一幕寻常又温馨的画面展示在眼前,就像一本缓缓展开的连环画,无声地诉说着乡村的故事。墙壁如同一面“镜子”,放映着从前,也照亮着幸福的未来。

穿过小巷,便是东莞市首个社区级儿童主题公园——白玉兰儿童主题公园。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荡秋千、滑滑梯、种种菜,成为儿童成长的快乐乐园。

线路的最后一站是妇女儿童之家,其坐落的位置十分特殊,在社区村史馆大楼的四层。

提及石鼓社区的村史馆也颇具特色。这是一幢具有鲜明岭南风格的五层小楼,走进大门,地上放置了一个大鼓,村如其名,一鼓作气又一鸣惊人。石鼓自南宋建村以来已有700多年历史,在村史馆内,可以洞察历史,更能看到石鼓的发展脉络。从旧屋到新房,在这里可以直观看到石鼓社区的蝶变,也是东莞日新月异的缩影。

“村史馆不仅仅是‘存史之家’,也是育人基地。孩子们可以随时到村史参观、游玩,历史与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孩子,村史馆也为成为家教家风实践基地。”李淑珍说,这幢楼内,第一第二层是村史展,第三层是消防安全和垃圾分类体验馆,第四层是图书馆和妇女儿童之家。日常,这里以是学校的科普基地,也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如果想安静地读书,孩子们就可以乘坐电梯,来到位于四层的妇女儿童之家歇脚,让心灵短暂栖息……

李淑珍说,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将儿童友好的理念融入到乡村文化中,是妇联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为此,东莞市南城街道妇联因地制宜找准工作小切口,在乡村治理中有效纳入家庭视角,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作用,以学育德,以德助治,实现家庭与乡村共生共荣,形成家家幸福安康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