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金华 红绳为媒情系丹巴 巾帼携手共奔富裕路 ——全国第三届“乡村振兴·智创未来”巾帼共兴创业创新丹巴分赛区大赛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3-08-04 16:28:00

“乡村振兴·智创未来”

7月30日,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及金华市委市政府对口决策部署,助力对口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金华市妇女联合会的指导下,由中共丹巴县委员会、丹巴县人民政府主办,金华市金东区驻丹巴县工作分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丹巴县委组织部、县妇联、县经商局、浙江省巾帼共富工坊服务中心、金华市巾帼云创联盟共同承办全国第三届“乡村振兴·智创未来”巾帼共兴创业创新丹巴分赛区大赛暨“川府农博”试运行启动仪式在四川丹巴县高级中学体育馆拉开序幕。金华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严小俊受邀视频出席开幕式,同时,向丹巴县捐赠了100个美颜灯、200个手机支架。

丹巴县委书记黄杰、县长李樱、县委常委李红芳、组织部长赵洪荣、副县长徐富志,四川农博数创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雷胜杰出席大赛开幕式。金东区驻丹巴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叶悠霞主持大赛。全县12个乡镇13支队伍共106名队员参加。



大赛以“乡村振兴、数智红绳,藏家绣娘在行动”为主题,106名参赛选手在“川府农博”乡村产业流通营销综合服务平台开展直播,带货中国结、“美人脆”苹果、“一镇一品”特色产品,开展文旅推介,时长2小时。前20名选手个人进入巅峰赛。巅峰赛选手在三分钟内完成直播,由7名评委根据选手的自我介绍、产品介绍、收单预告等表现情况进行打分。最终角逐出前10名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

短短两个小时的大赛直播,藏家绣娘们首秀总观看人次超102万,点赞数量达到895.21万次,订单数据达2596单,共产生交易额12.56万元。

“你别认为交易额数量少,对于这些绣娘来说,实现的是0到1的转变,有今天这样的成绩,勇敢地走到镜头前面来直播,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改变了,让我们很惊喜。”叶悠霞常委说。

丹巴县委书记黄杰对大赛中藏家绣娘们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金华妇联组织与我们丹巴深入结对帮扶。一对一、手把手教学培育了藏家绣娘新技能,让这些绣娘、农户学会了直播,拓宽了创业增收新渠道,以后直接在家里就能把丹巴的优质特产销往全国各地了。”

金华市妇联主席严小俊远程致辞。她说,2021年,市妇联与金东区妇联和部分爱心女企业家一同赴丹巴学习交流,种下了促进两地交往交融、共建共享、共富共兴的种子。2022年以来,我们依托浙江省巾帼共富工坊服务中心全面开展“走基层送技能”活动,“一根红绳”牵起两千公里,模具、针线、样品等一批批“嫁妆”运往丹巴,送到大家手中,并组织开展了金华-丹巴来料加工技能提升新匠人培训班,以中国结为帮扶品牌,红绳为媒金东-丹巴一家亲直播+来料加工技能提升培训班等,创新驻村陪练、老师家访等模式,培育800名中国结编织手艺人。

7月4日以来,浙江省巾帼共富工坊服务中心、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金华市巾帼云创联盟会同丹巴县妇联,组成巾帼帮帮团工作队,在丹巴开展全域结对帮扶,组织“来料加工中国结编织+直播技能训”送教入镇、送技入户活动。此次培训的学员年龄在30-40岁的占21%,40-50岁的占36%,50-60岁的占30%,真正做到了深入农户、绣娘家中,不限年龄、性别、文化水平、身体状况,只要想学,工作队就教。活动培训绣娘、农户1100余人次,送教上门600余户,编辑发布短视频400余条,浏览量达50余万人/次。进一步推进了对口支援工作,扩大了丹巴县来料加工产业规模,推进直播+来料加工的转型升级,拓宽丹巴县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渠道。

下一步,金华市妇联将依托义乌小商品之都优势,持续发挥全国巾帼助农创业浙江基地和浙江省巾帼共富工坊服务中心两大平台的展示展销、供需对接、技能培训、创业孵化、政策咨询、公共服务六大功能,在两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联合金东区驻丹巴县工作分队及当地妇联组织深入实施“十百千”工程,倾力打造助力女性创就业增收的“金”字品牌,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巾帼担当助力丹巴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推妇女就业增收,有效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