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妇联为基层社会治理加载“柔性引擎”
“谢谢你们,及时给我们调整了心态,仔细想想没有大矛盾。”近日,因家庭琐事吵架的张先生和陈女士在社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的劝导下,重归于好。这是嘉兴市妇联依托婚调室化解婚姻家庭纠纷的一个生动案例。 近年来,嘉兴市妇联以化解婚姻家庭纠纷作为深度融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构建“四线解调”工作法,将多元化解工作前置到婚姻家庭纠纷领域,降低婚姻家庭纠纷演变为民事诉讼案件甚至是“民转刑”等恶性事件的可能性,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何为“四线”?就是12338热线一线接访、多元解纷一线化解、隐患问题一线处置、妇格巡防一线排查。 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是妇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窗口。今年以来,嘉兴全市12338热线接通率为100%,满意率达96.8%。依托热线建立起来的“主席周轮值”制度,嘉兴市妇联已经坚持了15个年头。每周固定一天由1名市妇联领导带队,配备值班律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和调解员“三师一员”服务团队,面对面受理妇女群众诉求,成为广大妇女认可的“金字招牌”。 一线接访让问题迅速被看到,“阵地+队伍+品牌”三方联动工作矩阵的有力构建,让家庭纠纷在一线就得到切实有效化解。 在嘉兴,依托妇女之家、妇女儿童服务驿站、婚姻登记处等而建的婚调室有502个,其中23个是通过司法机关备案的标准化婚调室。阵地广泛延伸的同时,“拿得出、顶得上、帮得了”的调解队伍也应运而生。 在桐乡,“桐家姑嫂”可谓远近闻名,这个组织由退休妇联干部、退休教师、老党员、老干部和各级妇联执委等组成,汇集了1300多名家庭问题调解行家里手。每天,两名专职“桐家姑嫂”会进驻桐乡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通过“浙江解纷码”平台,常态化开展维权咨询、婚姻调解、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公益服务。 “桐家姑嫂”“邻家盐姐姐”“善阿姨”……全市531支有着鲜明标识和朗朗上口品牌名的婚调“金牌团队”,近年来获得了全省平安家庭建设优秀单位、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去年以来累计调处婚姻家庭纠纷3856件。 一线接访与一线化解针对的是“主动亮明的矛盾纠纷”。那些藏在暗处的隐患,那些“不能言说”的问题,该如何化解?对此,嘉兴自有妙招。 有一组数据值得一提,目前在全市政法系统网格员队伍中,女性占比40.31%,其中妇联执委在女网格员中占比28.22%。一个社区网格、警格、妇格“三格融合”新模式正在形成。 妇格以网格妇女小组为最小单位,以妇联执委、女党员、女村民代表、巾帼志愿者等优秀女性为巾帼兼职网格员。通过妇格,各级妇联组织深度融入社会基层治理体系中。 社区网格和妇格联合辖区内公安派出所,形成“警察爸爸 社区妈妈”等结对帮扶机制,建立反家庭暴力维权站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矛盾化解、涉案未成年人教育指导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助力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人为排摸不到的隐患,智慧信息手段来加持。利用“和睦e家”应用系统,线上协同公安、法院等部门,将基层信访案件、人身安全保护令、家暴告诫书、12338热线等线索信息作为数据源,通过大数据算法,归类重大、复杂、一般三类矛盾纠纷,并采用“红黄蓝”三色预警。据统计,目前通过“和睦e家”应用已录入婚姻家庭纠纷案件1817起,其中纳入三色处置823起,三色案件核实率99.72%,办结率94.28%。 通过“四线解调”工作法,嘉兴市妇联为基层社会治理加载“柔性引擎”,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平安家庭建设优秀单位。去年以来,排摸重点人群10079人、重点家庭3194户,排查家事纠纷4790件,成功化解4700件,化解率98.12%,家事案件量同比下降17.71%。
相关新闻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王芳:发挥群团组织宣传引导作用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河北省妇联主席:刘文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妇联主席直播间】陕西省妇联主席王玉娥:高举伟大旗帜 凝聚巾帼力量 谱写陕西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做好“有效”大文章

索玛花开幸福来!凉山州妇联多点发力助妈妈们无忧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