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走基层·“黄河女儿行”系列报道之 巾帼红“大漠淘金”,向着高质量发展前进
陕北风光好,巾帼竞风流。金秋九月,中国妇女杂志记者受邀参加由陕西省妇女联合会、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黄河女儿行一一讲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巾帼故事”全媒体采访活动,多维度展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勇前行的“铿锵玫瑰”。
巾帼红旗,引领黄河女儿行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位于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处。一半是沙漠一半是荒原的地貌,锤炼了陕北人吃苦耐劳的脾性。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这里林带成网田地成方,点缀其中地蓝紫色花海是属于女民兵的浪漫,绽放着“沙漠明珠”的光彩。
女子民兵治沙连的操场开阔肃穆,耳边似乎能听到女民兵操练时的口号。9月12日下午,“黄河女儿行”全媒体采访活动在这里举行启动仪式,为操场上留下新的口号。伴随着催人奋进的音乐,陕西省妇女联合会、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共同启动采访活动。陕西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玉娥向采访团代表授旗。
图说:陕西省妇女联合会、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共同启动“黄河女儿行——讲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巾帼故事”全媒体采访采访活动
图说:陕西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玉娥(左)向采访团授旗
陕西网记者刘思琦代表采访团发言,她表示将认真履行记者职责,激扬主旋律、唱响好声音、传播正能量、鼓舞精气神,用心用情用功讲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巾帼故事。采访团将走进榆林榆阳区、神木市、米脂县、佳县、靖边县,延安宝塔区等地进行采访,倾情描绘黄河女儿争当时代书写人、追梦人,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场景。
沙漠成绿洲,接力传承治沙精神
启动仪式脚下的每寸土地,曾经都是荒芜的沙漠,往昔风沙肆虐寸草不生。1974年,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陕北姑娘,组成了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她们推沙梁、造田地、载树苗……为了一片林,接力种树50年。经过一代代治沙女民兵的赓续奋斗,陕北的绿色版图向沙漠腹地推进了400公里。
图说:女子民兵治沙连展览馆生动展示了第一代女民兵在艰苦的条件下治沙造林
“一把铁锹,一支钢枪,军旗是我们心中的太阳。”伴随昂扬的连歌,治沙从最初的一棵树、一把草逐步发展成固、管、护、养一体化育林。新时期治沙连的女民兵先后建成了千亩育苗生产基地,昔日黄沙变成农林副全面发展的绿洲。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成为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军事拓展训练基地和生态观光旅游基地,每年接待参观拓展研学、观光休闲团队上千个,接待的游客突破70万余人次。
90后高艺玲是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第十五任连长,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扛起了在新时代传承治沙精神的使命和责任。虽然她从小就知道治沙连的故事,但加入这个集体后,她才真正体会到前辈们的艰辛和勇毅。“翻阅治沙女将的历史资料,越了解越感动,越感动越觉得责任重大。”
图说:高艺玲,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第十五任连长
高艺玲告诉记者,这里的展览馆、训练营深受青少年的欢迎,有的孩子来了一次还会来第二次、第三次。有一天她在展览馆进行讲解,有位小朋友兴冲冲找到她,强烈要求她再讲几个女民兵的治沙故事。小朋友说他上次来之后,给班里的同学讲了这里的故事,同学们都很爱听。
“誓把黄沙变绿洲,敢叫日月换新天”是一代代女子民兵从大漠里磨砺出的金色精神,作为新一代治沙人,高艺玲表示要让治沙精神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在新时代书写新的辉煌。
沙盖变美味,奋斗成就共富梦想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沙漠怎么办?在女民兵治沙造林改善生态的同时,榆林大地上还有一群勤劳聪慧的女性创业者,发掘沙漠农产品的独特魅力,开拓发展特色产业。“沙盖妹”张红春从小作坊起步,如今建立流水线工厂,将昔日农家餐桌上的沙盖菜,送到各大城市的连锁餐厅,成为纯天然、绿色无公害的健康美食。
看起来像野草一样的沙芥,生长在沙漠边缘,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沙盖。在传统医药学中,具有健脾开胃地功能。每到沙盖成熟地季节,各家各户都会采摘腌制做成开胃小菜。张红春很会做饭,腌制的沙盖菜清甜可口,尝过的人都说好。于是,她以小作坊的形式制作售卖,在当地渐渐有了名气,人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沙盖妹”。
图说:张红春,榆林市沙盖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小作坊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张红春借款盖起了工厂,逐步发展成今天的盖沙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多种沙盖菜的新吃法,沙盖醒酒汤、沙盖羊肉、沙盖鱼……销售范围扩大到甘、宁、蒙、晋等周边地区。“农户+合作社+公司”形式,带动60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每年带动农户增收近200万元。
因此曾经淋过雨,张红春乐于为需要帮助的人“打伞”。她以前因为要照顾孩子难以兼顾工作,如今广泛吸纳当地妇女、老人利用零散时间来打工,多的时候能达到120人。有的妇女在这里打零工,三个月可以赚到6000元。“有了这笔钱,家庭妇女不用向丈夫伸手要钱,生活更有尊严和自主性。”
图说:周边妇女在“沙盖妹”里打零工,既能兼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
张红春是当地女企业家协会的带头人之一,经常和“姐妹”们交流创业经验,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一方水土一方风味,姐妹们把这里的小米、蜂蜜、南瓜子等特色农产品发展为产业,在沙漠中发掘致富“金矿”。一方产业带动一方妇女,当地妇女不仅走出了“围着灶头转”的日常,美好生活有奔头,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治沙造林到科学育林,女子民兵治沙连建起了新时代的绿色长城;从小作坊到流水线,农村女企业家为现代化农业添砖加瓦。一代代的努力,一天天的拼搏,巾帼事业从量变到质变,在新时代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大漠之中,巾帼红旗迎风招展,鼓舞陕北妇女踔厉奋进、勇毅前行!
相关新闻

【妇联主席直播间】山西省妇联主席黄岑丽:品牌引领强服务 奋进建功新征程 全力推动山西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王芳:发挥群团组织宣传引导作用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河北省妇联主席:刘文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妇联主席直播间】陕西省妇联主席王玉娥:高举伟大旗帜 凝聚巾帼力量 谱写陕西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做好“有效”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