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走基层 黄河女儿行系列报道之 能文能武,看陕北女子传“小曲”探“地穴”驭“天车”
“咱陕北的女娃娃,美的像云霞,映红了半边天醉倒了山疙瘩……”陕北歌手王二妮的一首民歌,唱出了陕北“女娃娃”对待爱情的美丽温柔。走进陕北大地,更能看到她们追求人生出彩的执着英武,她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发挥半边天的作用,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和梦想。
榆林小曲,非遗传承唱出新故事
跟随“黄河女儿行——讲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巾帼故事”全媒体采访活动,记者走进榆林市榆阳区陕北民歌博物馆。在信天游、山曲、爬山调、船工号子……高亢嘹亮的曲调之中,榆林小曲带着与众不同的柔美婉转,拨动人的心弦。
“我小时候第一次听到榆林小曲时,就一下子被迷住了,当时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到现在已经坚持传唱40余年了。”国家非遗榆林小曲市级传承人梁梅说。榆林小曲的唱腔既有北方的粗犷豪放,又有江南的柔美甜蜜,是南北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结果,使用榆林方言演唱。
2006年5月20日,榆林小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梁梅是榆林小曲的主唱人员之一,2008年被评为榆林小曲的市级传承人。“我们会经常开展小曲进校园活动,让演唱榆林小曲成为学生们课余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希望借此能够让非遗走出榆林城,让更多人了解榆林小曲,让其‘活’起来。”在她看来,年轻一代对榆林小曲的喜爱和传唱,意味着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将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图说:国家非遗榆林小曲市级传承人梁梅演唱榆林小曲
榆林小曲用古筝、扬琴、琵琶、三弦四大件来伴奏,18岁的方雪仪是还在“学徒期”的扬琴演奏者。她聪慧伶俐,上手几个月后,已经可以来陕北民歌博物馆表演,为游客们展示榆林小曲的魅力。她告诉记者,小时候经常跟着长辈听“小曲”,长大后才知道这是非遗,如今能亲手伴奏感到非常骄傲和荣幸。这个暑假有很多研学团队来博物馆,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表演十多场,非常受孩子们欢迎。
“榆林小曲雅俗共赏、陶冶情操,是榆林的一张珍贵历史文化名片,它凭借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在当地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梁梅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榆林小曲作为独居特色的陕北民歌被更多人知晓,让更多人了解它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石峁遗址,女考古队员文武兼修
弘扬和传承文化并不是文艺工作者的专利,在神木市石峁遗址,石峁考考古队队员韩倩生动诠释着发掘历史文化即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2022年7月,她来到石峁遗址参与考古工作,参与到遗迹中最高等级墓地的考古挖掘之中。白天大家扛着仪器和工具沿着山峁走走停停,日落后又回到驻地,在灯下开始分批清理、归纳和整理挖掘到的陶片、骨器等物件。
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开始石峁古城遗址考古项目以来,队员们扎根在石峁遗址所在的这片山头,石峁遗址的面貌逐渐清晰:规模宏大、建筑精良的外城东门遗址,成排成列分布的房屋基址、高等级墓葬等遗迹不断被发现;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构成的三重城垣被揭示。石峁遗址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距今约4300年至3800年,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不断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越来越多的实物证据。
图说:神木石峁古城外城东门遗迹
韩倩是个人们眼中“典型”的考古队员,穿着带有很多口袋的马甲因为“方便”,买男式裤子穿因为“舒服”,平时没有爱好因为“没时间”,空闲时间最想干的事是睡觉因为“累”……唯有记者问起和考古、石峁有关的问题,她才眼睛亮闪闪地肯定:“你这个问题问得好!”然后打开话匣子讲述考古的妙趣。
在这里考古墓地的一年多里,韩倩最遗憾的是由于开始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盗墓情况,墓地里的东西基本都被盗掘一空,留给考古队的东西很少。一小块玉片、陶片都要通过筛土获得,一旦发现完整的物品就是“天大”的惊喜,整个考古队都能高兴好几天。“我做梦都想挖到一个完整的墓穴!”韩倩忍不住感叹。
韩倩在本科文化遗产课程上选择分享石峁遗址,当时制作的PPT还保存在电脑上,如今站在这个4000年前宏伟的城址上进行发掘,让人不能不感叹命运的神奇。“作为一名考古新人,我会秉持考古人‘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与奉献精神,不断接续奋斗,在自己选择和热爱的事业上继续前行,努力做好考古发掘和遗址遗物的研究阐释工作,为揭示文明起源、传承文化贡献绵薄力量。”
图说:“新考古人”,石峁考古队队员韩倩
石峁博物馆计划将于今年年内开放,将与石峁遗址形成展示石峁文化的整体平台。分别时,韩倩说:“到时欢迎大家来这里参观,多多了解石峁,让更多人知晓那段鲜为人知的千年往事。”
举重若轻,“天车”女工神乎其技
石峁遗迹的发掘让神木引起世界的关注,在此之前神木也以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享誉全国,能源化工产业已经成为神木市的支柱产业。在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机电设备维修中心车间,女工为记者团表演“天车到红酒”和“天车点蜡烛”的绝活。
绑绳子、来回调整吊物位置、固定红酒瓶……王情情和搭档魏妮一人指挥、一人操作,没有言语但默契十足。轻轻推拉手柄、前后微调设备……经过近两分钟的校准,挂在单双梁式起重机,俗称“天车”的红酒瓶微微倾斜,红酒缓缓流入窄口的香槟酒杯之中。向上看是能吊起千吨设备的“天车”,向下看是晶莹剔透的小小酒杯,记者们忍不住鼓掌称赞。另一组搭档,则是用悬挂的铁砣成功按压打火机,点燃蜡烛,同样令人惊叹。
图说: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机电设备维修中心车间的女工操作“天车”
女工练习这些并不是单纯为了表演,而是为了锻炼操作“天车”的精度,培养搭档之间的默契。看起来“高精尖”的操作,每个女工经过十多天的训练都能驾轻就熟,区别只是用时长短。这些表演也是劳动技能比赛中的项目,女工都是利用业余时间练习,维修车间的13名“天车”女工拿到不少奖项。负责地面指挥地王情情告诉记者:“我才得过一次奖,以后要继续努力!”
负责操作“天车”的魏妮是王情情的师傅,也是维修中心资历最深的女工,多年来带了不少土地。她说操作“天车”不仅需要点力气,更需要耐心,有时需要在位于高空的驾驶仓内操作五六个小时,女性在这方面具有优势。维修中心处理的大型设备,由众多零部件组成,需要熟悉每种设备的结构,女性比起男性也更细心。
图说:女工王情情(左)和师傅魏妮(右)
在大型车间里,女工们显得格外小巧。然而,就是她们操纵着“天车”,如摆弄“玩具”般对各种以吨计算的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她们英姿勃发充满朝气,谈笑间举重若轻,生动展示了新时代女性产业工人的力与美,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的巾帼力量!
相关新闻

【妇联主席直播间】山西省妇联主席黄岑丽:品牌引领强服务 奋进建功新征程 全力推动山西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王芳:发挥群团组织宣传引导作用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河北省妇联主席:刘文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妇联主席直播间】陕西省妇联主席王玉娥:高举伟大旗帜 凝聚巾帼力量 谱写陕西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做好“有效”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