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路桥聚焦儿童需求,绘就村社儿童友好15分钟服务圈
“我接到过00开头的号码问我要个人信息,但我妈妈告诉我00开头的号码都是骗子,所以我就挂了电话。”小朋友正向大家描述自己遇到过的诈骗情形。在螺洋街道水滨村的妇儿驿站,一场主题为“安全伴我行”的儿童友好开学第一课在开学前举行,以主题宣讲加互动游戏形式推进儿童安全教育,进一步提升儿童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助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台州市关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今年以来,路桥区深入践行“一米高度看城市”发展理念,聚焦儿童友好五大领域,以村社为前沿,全域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起笔“6+X”,铺陈儿童友好村社“底色”
在峰江街道钟洋村,峰江街道妇联组织了儿童友好观察团的小朋友们正在一笔一画绘制儿童友好彩绘墙。“一米高度看世界、不吃陌生人的食物、警防诈骗……”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将儿童友好的元素在墙体铺陈。童绘友好,为爱上色。
在未来社区路桥街道古街社区,社区依托辖区宋韵长街、南官新天地商圈等公共空间,将儿童优先、多元趣味、安全环保、便捷舒适原则融入未来社区规划建设,配备足量、优质、便利的儿童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安全、趣味、活力的现代化儿童友好社区。截至2023年6月底,总投入资金70余万元。
今年以来,路桥区确定了长浦新村、钟洋村、古街社区等12个村社作为儿童友好村(社区)的培育单位,确定“有部署、有阵地、有队伍、有项目、有成效”为“五有”标准,为儿童友好村(社区)建设提供指引。村村有1条儿童友好宣传长廊、1家妇儿驿站或儿童之家、1家友好机构、1个儿童友好观察团活动室、1条儿童友好斑马线和1个儿童友好口袋公园,构成了村社的儿童友好主地图。各村社再结合自身特色,通过增设儿童友好亲子研学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X个阵地的形式,让儿童友好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经过8个多月的打造,12个儿童友好村(社区)空间已基本完成。
挥笔“1米高度”,淬炼儿童友好村社“成色”
在螺洋街道芦阳社区,“小芦童”儿童观察团有自己的观察团章程和议事机制。孩子们围绕社区休闲场所、运动场、小公园等公共场所纷纷提出意见建议,累计收到意见32条,采纳并已整改到位了22条。
儿童是城市未来的主人,有时候只有儿童,才能有大人想不到的“小点子”,才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小风景”。在路桥的儿童友好村社,儿童友好观察团是村里的标配,有仪式感的聘任仪式、上墙的议事章程、讨论流程,小团员们以“一米的高度”和“未来主人翁”的角度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以儿童视角建议和推动适儿化友好空间的升级和服务的优化。
城市的发展中,儿童的梦想、儿童的期望、儿童的建议,同样是城市建设的灵感之源、创新之源、活力之源。为充分体现儿童的视角,路桥区在各镇(街道)、儿童友好村社都建立了儿童友好观察团,拥有团员124名,通过“孩子提-建议流转-采纳落实-反馈”的一条龙流程,以“一米的高度”和“未来主人翁”的角度彰显儿童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已开展各类儿童友好观察团活动30场,采纳和流转意见建议72条。
落笔“特色项目”,做强儿童友好村社“亮色”
“亲子喜乐运动会开始了。”刚刚过去的周末,儿童友好社区路北街道路东社区一片欢声笑语,宝贝们挥动入场券,迫不及待地加入到亲子“合作共赢”环节中来。在路北街道路东社区,“东东有好事”儿童暑期系列活动由玩在社区、学在社区、爱在社区三大部分构成,累计举办了22场儿童友好暑期活动。在路南街道长浦新村,“小小银行家,未来大赢家”“小小农场主,趣摘火龙果”“萌娃‘趣’菜场 今天我当家”等系列体验式社会实践项目成为该村儿童友好的主打特色项目,孩子们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更加勇敢、自信,开拓了视野,收获了快乐,也积累了真实的生活经验,给暑期留下了美好且难忘的回忆。
在儿童友好村社培育中,在路桥区妇联的指导下,村社主动出击,挖掘辖区及周边资源,争取到热心儿童公益的社会组织、儿童教育机构、辖区学校、企业等资源支持,公益联盟团队已拥有队员155名,参与到服务儿童的活动中来。村社纷纷推出儿童友好特色服务项目,“心苗进社区”“小飞象游学”“亲子农耕”……,实现了“一村一品”。与此同时,区妇女儿童服务中心积极发挥输送、指导作用,通过办好儿童友好流动课堂,送反诈知识、送素养提升、送安全常识下乡,进一步补充了基层力量。
相关新闻

【妇联主席直播间】山西省妇联主席黄岑丽:品牌引领强服务 奋进建功新征程 全力推动山西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王芳:发挥群团组织宣传引导作用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河北省妇联主席:刘文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妇联主席直播间】陕西省妇联主席王玉娥:高举伟大旗帜 凝聚巾帼力量 谱写陕西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做好“有效”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