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妇联:绘织锦绣促振兴
2014年,黔南州制定了《黔南州妇女民族手工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多部门合力助推妇女特色手工业发展;
2017年,黔南州政府出台《黔南州2017年“锦绣计划”实施方案》,黔南州各级妇联以发展“锦绣计划”作为助推妇女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
一项项制度,为黔南“锦绣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自2013年锦绣计划启动实施以来,黔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民族民间特色手工产业与妇女事业同步发展。

全州各级妇联依托黔南马尾绣、苗绣、蜡染、枫香染等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优势,以服务妇女增收为目标,通过采取夯实基础、合力推动、强化培训、创新模式、拓展市场、提亮品牌等措施,使黔南传统的手工产业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的嬗变。
同时,举办妇女特色手工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代训的方式,有效增强了民族民间手工技艺的交流合作,推进了手工艺产业的市场化进程,推动黔南锦绣计划取得了一定成效。
探索产业模式 以点带面推进
“太好看了!”
8月25日,在第31届广州博览会期间,黔南染织绣企业选送的一抹“靛蓝”,获得了参展观众的一致好评。
传统技艺与时尚元素碰撞出的黔南染织绣创意产品,已脱掉“土”味,坚定地走上了时尚路线,并通过线上线下平台销往各大城市,让更多群众近距离感受到了黔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锦绣计划”实施中,黔南积极引导推广龙头引领发展模式,引导妇女手工产业从分散生产转向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通过牵线搭桥,加强与省内外民族文化龙头企业合作,让手工企业与黔南的手工妇女签订了产品订单,拓展了销售渠道;引入现代设计理念,鼓励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时尚创意相结合。引进广东、福建、浙江拥有先进设计理念的公司与本土传统妇女手工企业联合,推出既有现代感又有民族元素的商品,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有价无市的困境。
同时,引导妇女手工艺企业研究市场,加强产品结构调整,增加适销对路的产品,促进手工艺产品从低端化到中高端化转变。

如今,黔南州已涌现出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手工企业,她们紧跟市场发展需求,将枫香染、马尾绣等极具代表性、民族性的黔南妇女特色手工产品,通过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美观与适用相结合,把织、染、绣、锦、雕融入到现代人服饰和用品中,让更多产品变为商品,走出大山、走进城市、走向世界。
扶持“绣娘”成长 提升品牌形象
“一染为青,二染为蓝,三染为靛。”在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高硐村,王光兰指着浸染的画布说:“我们的蜡染制作都是纯手工、纯天然的。”
“日子是越来越好哩!”从小就学习的技艺,如今成了致富的手艺,王光兰开办的高硐苗丽蜡染银饰专卖店,一年能创造近十万的收益,这让王光兰十分自豪。
在黔南,像王光兰这样,凭借不断提升手工技艺,打开致富大门的人不在少数。

黔南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手工艺文化的同时,不断强化品牌培育,鼓励各企业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进一步树立品牌、健全产业链、扩大影响力,推动产品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积极探索发展之路。
培养品牌意识,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为本土企业穿针引线,嫁接品牌,开展加工合作;引导妇女特色手工艺企业努力加强市场研究,加强产品结构调整,增加适销对路的产品,促进特色手工艺产品从低端化到中高端化转变。

近年来,黔南州积极向中国妇基会争取共5个“天才妈妈·梦想工坊”公益项目落户黔南。今年3月,梦想工坊的妇女特色手工艺品亮相广东时装周,让藏在大山深处的“高级定制”走上了时尚舞台。州妇联两次邀请中国妇基会团队到荔波县、三都县开展乡村文化振兴公益探访活动。“天才妈妈”项目传播官“时尚奶奶”在梦想工坊进行现场直播带货,引流10万余人次,销售火爆,进一步提升了黔南妇女民族特色手工品牌知名度,有效帮助拓宽妇女特色手工产品线上销售渠道。
加大培训力度 增强创业能力
近日,2023年贵州省“锦绣计划”黔南荔波布艺培训班开班,共有5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
培训为期8天,内容包含手工扎染、布艺发展概况及布艺设计与制作过程理论等,培训以实际、实用、实效为目的,让学员更好地提高布艺技艺,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客户的要求。

全州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整合部门资源,强化培训,加强院校、企业合作,以会促学、以赛代训,为贫困妇女搭建学习和提高技艺的平台,帮助绣娘提高综合技能。
培训内容涉及技艺与文化、营销、设计、管理、互联网等方方面面。黔南州共争取到锦绣计划培训67期、资金335万元,培训绣娘3353人次。数据显示,“锦绣计划”实施以来,黔南州妇联整合部门培训资源、利用“三女培育”等培训项目,培训绣娘近万人,带动一大批“领军”绣娘提高了色彩搭配、构图审美、针线绣法、图案绘制、民族服饰等手工设计、技艺水平,大大提升了妇女特色手工艺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加妇女群众收入,带动了更多的农村妇女居家就业。
同时,为推进“锦绣计划”迈上新台阶,州妇联积极联动,搭建黔南州民族文化和技艺展示平台,向外展示了黔南绣娘精美的技艺和风采。2022年以来黔南州妇联将“锦绣计划”发展的重点放在民族文化版权确权及开发、文创开发、NFT数字化艺术、自媒体短视频号等方面。首批“山海经·锦绣黔南”数字艺术藏品在第30届广州博览会广州推荐专场得到好评。

积极引导两地妇女手工企业携手发展,促成广州市多家企业与州内妇女特色手工艺企业开展合作。今年2月,黔南州妇联、广州市妇联在广州市共同举办“广黔同心·锦绣同行”锦绣协作成果展……通过不断的“走出去引进来”以及不断创新,传统苗绣、马尾绣、蜡染、枫香染、农民画等技艺已逐步开发大流通文创产品,在多个城市及热门景区、包括企业定制等取得明显成效。
相关新闻

【妇联主席直播间】辽宁省妇联主席李建平:十大平台齐发力 精准关爱服务妇女儿童

【妇联主席直播间】山西省妇联主席黄岑丽:品牌引领强服务 奋进建功新征程 全力推动山西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王芳:发挥群团组织宣传引导作用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河北省妇联主席:刘文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妇联主席直播间】陕西省妇联主席王玉娥:高举伟大旗帜 凝聚巾帼力量 谱写陕西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