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巾帼微光聚星火 社区治理谱新篇
近年来,北仑区小港街道长山社区以“安居·幸福小屋”等公共空间为依托,以“社区搭台、妇联赋能、女性唱戏”为主线,通过场地支持、师资培育、活动联动,让“她力量”从“社区参与者”成长为“治理合伙人”,成为社会的“文化传播者”“公益践行者”,共同激活基层治理的“她动能”。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蔡姐的芋圆摊不仅飘着甜香,更因新就业群体送清凉行动充满温情;刘小美(化名)的手工艺品从直播间走进社区大厅,未来还将化身教学素材与公益商品;朱小春、徐小娜的舞蹈爱好从业余兴趣走向更大舞台……这背后,正是社区与妇联“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推”的联合培育机制。
从“创业摊”到“服务站”
芋圆摊变身“便民服务微阵地”
“安居·幸福小屋旁的空位,以前堆杂物,现在成了我的‘创业根据地’!”每周三、周五上午9点,蔡姐准时在社区小屋旁支起芋圆摊——这个由社区提供场地、妇联赋能创业的小摊,如今已从单纯的“网红美食点”升级为社区“便民服务微枢纽”。而让摊位更具“社区属性”的,是她主动承担的公益服务:夏日高温时,她坚持熬制清凉饮品,通过社区安居·幸福小屋送给新就业群体,让摊位充满“人情味”。
“多亏社区把幸福小屋旁的空间给我用,里面空调、冰箱、电源一应俱全,夏天不怕食材坏,冬天能热饮保温。”蔡姐说。社区不仅免费提供“硬件支持”,还将摊位纳入“工会驿站”服务体系,周边户外工作者可在她的摊位免费领取饮品。一个小摊,串联起创业、便民、公益三条线,这正是“社区搭台+妇联赋能”的生动成果。
“社区大厅的展柜又更新了!”长山社区服务大厅的“居民手作展示区”成了新亮点——这里陈列的多件手工艺品,全部出自长山社区居民刘小美之手。这位通过新媒体直播教学的手工达人,通过社区与妇联的联动,让指尖技艺实现“装饰社区、教学居民、公益反哺”的多元价值。
今年初的时候刘小美主动提出用手工艺品装饰社区公共空间,大厅展柜上的各色手工艺品让冰冷的办公空间变得温馨。目前,她正与社区、妇联商议下一步合作:开设手工课,教居民制作实用物件;承接社区活动物料;参与社区爱心公益集市,把学员和自己的手工艺品进行售卖,所得款项捐赠给社区。“以前直播是‘一个人做’,现在想‘带着大家做,为社区做’,这种感觉更踏实。”刘小美说。
“一开始,我们只是出于兴趣爱好,空闲时候聚在一块练习,向社区借了场地,没想到能够上台表演,非常有成就感!”朱小春和徐小娜的古典舞团队,在短暂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兴趣小组”到“表演嘉宾”的跨越,这背后是社区与妇联“场地支持+专业培训+活动推送”的全链条培育。
今年5月,北仑区“爱育浃江”婚育新风宣传月活动暨集体颁证婚礼上,她们受邀表演舞蹈《青花瓷》——水袖翻飞间,传统美学与婚育新风巧妙融合,不少观众称赞“没想到社区舞蹈队能跳出这么专业的水平”。“这两次表演,社区帮我们租服装、请化妆师,才有了最终的效果。”朱小春说。目前,团队成员正在不断扩张,不少上班族、退休阿姨都主动申请加入。在社区与妇联的推动下,团队朝着“规范化”发展。女性力量是基层治理的“柔性引擎”。未来,北仑区小港街道将联合各个社区继续深化“社区+妇联”协同机制,让更多女性从“被服务者”成长为“治理合伙人”,共同书写“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篇章。
相关新闻

“小”暑有“大”爱 情暖困境儿童 共绘温馨画卷

石榴花开 异地有家 | 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妇联开展“异地有家·离乡有爱”关爱行动

“巾帼云品”耀申城 沪滇协作谱新篇—— “巾帼云品”入沪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甘肃酒泉:一抹巾帼红 绽放“她”力量

儿童友好 和合台州 | 从空心村到研学顶流:临海江南·溪望谷儿童友好共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