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省龙岩市 共富路上,“娘家人”履职赋能再出发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09-15 17:01:47

金秋时节,学习正当时!9月8日-12日,来自全市各级女能人、女致富带头人、“三新”领域妇联组织负责人等53名妇联执委、妇联干部走进武平县委党校,开启了一场为期五天的“赋能加速”之旅。这次市妇联六届执委和妇联干部培训班的举办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加油站”,更是市委提出的“六个共富”在妇联系统的生动实践!培训聚焦“六个共富”机制,以“沉浸式课堂+深度现场教学”方式,为执委们赋能充电,蓄满“闽西姐姐”的奋斗能量!

图片

凝聚“思想共富”的“加油站”


“执委不是举举手、开开会,咱们得真心实意、真情实感,并且真刀真枪地干起来,成为姐妹们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人’。”开班式上,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林艳寄语全体执委,要敢于在工作中“无中生有”、善于在点滴中“小题大做”,把看似普通的小事做实、做细、做出亮点,真正成为政策的“宣传员”、妇女心声的“代言人”、共富路上的“领头雁”。她勉励大家要持续围绕落实市委“六个共富”机制,立“志气”、扬“锐气”、鼓“胆气”、展“豪气”、守“正气”,以真心真情真干赢得姐妹信赖。

课堂教学中,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到意识形态教育,同时,还参观了粤赣军区第三作战分区指挥机关暨独立团驻地旧址“竹苞松茂”、中央苏区东南屏障展览馆。执委们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凝聚思想共识,把“红色基因”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劲动能。


探索“产业共富”的“新引擎”


产业是共富的根基。本次培训突出产业与实践导向,执委们先后走进梁野仙蜜养蜂专业合作社、捷文村、阳民村、“花果东留”田园综合体、中山百家大院、优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喜浪农业科技公司等教学点,现场学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经验,探寻妇女在产业链发展中的作用。执委们带着问题探实情、寻对策,一致表示要把“产业共富”的理念带回基层、带回企业,把特色农业、文旅产业与妇女就业紧密结合,打造更多“巾帼共富增收带”。


播撒“生态共富”的“幸福种”


沿着梁野山蜿蜒的绿道,执委们骑上“运动健氧”自行车,迎风而行。田园的芬芳、青山的叠翠、溪水的潺潺一路相伴,仿佛置身一幅流动的生态画卷。

在“运动健氧”自行车骑行体验课堂上,执委们切身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寓意,更真切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转化为生活幸福的鲜活图景。执委们纷纷表示,将带头践行绿色理念,引导更多姐妹投身碳汇经济、绿色产业和生态保护,共同绘就妇女在绿色发展中的“生态共富”新图景。

图片

图片

搭建“城乡共富”的“连心桥”


从尧禄村到园丁村,从阳民村到中山百家大院,执委们看到了城乡互动的新气象。无论是艺术赋能乡村,还是盘活闲置资源,都让人深切感受到城乡融合的力量。大家表示,要以“强带弱”的模式,把妇女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衡,让农村姐妹共享发展红利。


勇当“改革共富”的“破局者”


“妇联工作不能固步自封,要在“改革共富”“移风易俗”“婚姻家事服务”等领域不断改革创新破题!”这是执委们的共同心声。

无论是林改智慧,还是土地流转经验,抑或是“以竹代塑”等的新探索,都是推动改革共富的“活教材”。执委们在交流中热烈讨论,立志把改革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妇女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涵养“文明共富”的“心家园”


音乐党课奏响初心使命、国家级非遗闽西汉剧调研课传承文化瑰宝、家风讲堂润物无声……培训中,执委们在多样化的沉浸体验中感受文明的力量。大家一致认为,新时代妇联人要积极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把文化活动、志愿服务与姐妹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推动“文明共富”润泽千家万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执委不是官,是姐妹们推选的‘自己人’”——这是执委们最深的共识。无论是守护红色根脉的蓝茶金,还是投身乡村振兴的温丽珍,抑或推动艺术赋能的郭琴华、促进两岸交流的夏翠菊,大家都在用实际行动书写“六个共富”的生动答卷。

五天“能量池”已蓄满!带着从武平收获的“林改智慧”“家风密码”“共富锦囊”,执委们满怀信心奔赴闽西大地。下一步,龙岩市妇联将持续深化培训成果,引领全市各级执委和妇联干部,把课堂所学、现场所悟,转化为落实“六个共富”机制的实际举措,真正当好妇女群众的“娘家人”,在各自领域勇于探索、打造品牌,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澎湃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