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沿着“孝”道,从心出发

作者:执行/王晓艳 柳亚敏 张姿
要闻 2014-10-31 12:02:00

 

修身行孝:我和妈妈的圆梦“长征”

樊蒙母子到达西双版纳后受到热烈欢迎

修身行孝我和妈妈的圆梦长征

口述/樊蒙 采访/孙伟

推着妈妈从生活中出走

玛雅人的预言在我的2012年应验了,2月,我在球场上受了伤,膝盖不得不接受手术;紧接着,我被相恋四年的女友分手了;5月,奶奶去世,除此之外还有磕磕绊绊的工作,不管怎么努力总无法平顺……

为什么一切会这样,我日思夜想也给不出自己一个答案。想起《阿甘正传》里的一句话:“你只有忘记以往的事情,才能够继续前行。”我想像阿甘一样走出去,但放心不下妈妈。

10年前父母离婚,我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我们的关系很铁,我常常用“大妞儿”称呼妈妈。如果我一个人走出去,大妞儿怎么办?

当我第一次跟妈妈提出想徒步去旅行时,她并没有太当真,笑着给我说:“那你得带上我,我打小儿就有个梦想——到西双版纳去看孔雀。”妈妈随便的一句话激起了我的新想法。我要去西双版纳,带着我妈,带着我的蝴蝶(我家的狗),用我的腿!

7月11日早上6点,我推着妈妈离开家。妈妈按捺不住的欣喜,这是她大半辈子以来第一次旅行。她不知道出发前,我买了五份意外伤害保险,受益人都是她。

樊蒙推着妈妈旅行的故事出版成书

眼中的世界在变世界观也变了

从北京到西双版纳的景洪市,手机导航显示全程3359.8公里。对妈妈来说,这是一次圆梦之旅,我要的只是走出回忆的羁绊,在路上。

走出去之前,我对“别人”的基本认识是自私冷漠。刚走出北京,我的手机就没电了,在一个路边的小加油站,我第一次向“别人”提出了充电的求助,得知我要推妈妈去西双版纳之后,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不仅让我到休息室充电,还坚持送了我们母子两瓶水。

继续前行,送绿豆汤的老板娘、送新鲜瓜果的网友、送围巾的司机,帮着推车的热心人……大家说我的孝行感动了他们,其实是他们感动了我,我就是带我妈出来玩儿的,但他们的爱心给了我坚持走下去的力量。

自从在路上,我开始摆脱了夜不成眠的困扰,白天走得筋疲力尽,晚上一躺下来很快就会陷入安心踏实的睡眠。终于有了这么一天,我不是被太阳叫醒,而是等太阳醒来。此时我的心情也跟着舒畅开阔起来。

我心里的路越走越明朗

一路走下去,我的体重从出发时的160斤到西双版纳时已经降到120斤,对我来说,和体重一样不知不觉减轻的,还有沉重的回忆。

妈妈的体重加上带的行李物品足足有三百多斤,遇上大坡,推轮椅特别吃力,常常推几十米就没有力气了。这时,我就找来石头垫住轮椅的轮子稍稍休息一下,为了确保妈妈的安全,我在轮椅的两侧系了一根绳子,围成圈套在脖子上。10月12日,我们母子进入西双版纳境内,妈妈的目的地到了,我心中对生活的迷茫也烟消云散,发现这世界如此美妙。

一路来,在关注我们母子行踪的网友中,有一个女孩很特别,在我们到达西双版纳后,她也“追”了过来,初次相见,彼此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我们准备在西双版纳开一个客栈,让妈妈永远生活在她的梦想家园里。 没上过名牌大学,没有家庭背景,没车没房,但我觉得没有人比我更幸福了,因为我做成了一件很多人想做而没做成的事,妈妈的圆梦之旅,更是我提升的修为之路。

 

专家孝点

爱之修为 从孝开始

叶倾城,专栏作家,情感专家

把父亲从医院接出来之后,他经常在傍晚时推着父亲的轮椅去附近的小公园看一泓湖泊,不时停下来替父亲擦擦嘴边的涎,温言细语:“冷不冷?要不要喝水?”来探病的朋友吃了一惊:“你像一夜之间长大了。”

他也没想过会这样。他在家里赖到二十八九,动不动和父母吵架……一日,正吃着饭,突然间,父亲的筷子直抖,菜哗哗撒了半桌子。他抬头看见父亲口角歪斜,脸有死色,缓缓倒下去。

天崩地裂。日子一下子变成:ICU、缴费单、陪床……还要挣扎着去上班。父亲一场病拖了一年多,他始终身兼多职,还偷空见过几个天使投资人,谈他多年的创业梦。他不想“子欲养而亲不在”,也不想“徒有梦而身不由己”。

孝顺这个词,又熟悉又古怪,第一次放在他身上,他很不好意思,于是认认真真想:什么是孝顺。

原来孝顺不仅仅是儿女对父母的爱、依赖与安全感,是把爱化为具体,像把银行里的定期存折兑成现金;是不论多疲倦还是站直,让老去的父母有个依靠;是不计前因后果的付出,不能回避不能逃避的责任。不能大喊一声“老子不干了”就卸挑子,你做的每个决定,都是父母晚年的一滴水一粒米,也是你的毕生心安。这是写在血脉里的承诺。

他学会忍耐:不对身边人指指点点,缘分终将有尽,何必给出伤害;学会“色易”,什么都做不了,给个永远在笑的好脸色,总是可以的;学会感恩:谁也不欠你,谁给你行个方便都值得感谢;学会当机立断、学会临事不慌……他就这样,藉由孝道学会了爱与生存。总之,孝是一种自我修行,是值得的。

不必计算得失,但连父母都不爱的人,又岂能爱全世界?而如果连对父母的爱也只能停在嘴边、埋在心底,还有什么爱与梦想会真正化为行动? 孝是教的根基,爱之修为,从对父母之爱开始。

  

快乐行孝

孝里含笑,外婆是我的开心果

口述/黄丽华 采访/彭光瑞

带着外婆上班的九零后女孩黄丽华

我为她做的都是小时候她给我的

大坪茶亭北路上,人来人往,我牵着外婆的手去上班。她的手显得好小,我小时候被她牵着的时候,手会更小吧。

我家在重庆市潼南县,在我刚满周岁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到四川省西昌市外婆家。那些日子是快乐的,外婆无论到哪里,手里总会牵着我。有时候我走不动了,就会坐在地上耍赖,当时六十多岁的外婆总是笑着取下腰间的蓝色围裙,把我拴在背上。

我5岁那年,离开外婆回到潼南自己家。直到2007年,我才回到西昌再次见到外婆。那一年,外婆正好生病住院,但我自己还在打工,我暗下决心:“等自己能挣钱了,一定把外婆带在身边好好孝顺。”

2011年我从广州打工回来,开了一家串串香馆。我觉得自己一直以来想要照顾外婆的想法可以实现了。

外婆88岁了,在农村老家待了一辈子,不适应城里生活。如果留她一个人在家,磕磕碰碰有啥意外不说,单是操作天然气灶就出问题,我决定带着她上班。刚开始,因为她的腿伤,我和男朋友就把她背到店里。周围人都挺新奇,说见过背着孩子开店的,没见过背着老人开店的。可在我眼里,外婆就跟孩子一样,她是我片刻离不开的“伴”。 我很幸运外婆等到了这一天 其实,外婆给我带来的欢乐更多。

她有时候是个猴精猴精的老太太,有时候又是个糊涂虫。前段时间,我感冒发烧得厉害,外婆像我小时候一样守在旁边,给我端水送药,趁着我熟睡,还把自己认为百试百灵的清凉油涂到我脸上,希望能退烧。那东西刺激性有点大,一夜之间我脸上出现几块斑。

外婆在家里闲得慌,有一次见我用来擦地的抹布破了,居然找来针线给抹布打上了补丁!我把几盆盆栽交给她养,没想到每天花盆里都像是遭了水灾。别人可能会觉得生活添乱了,但我看着打了补丁的抹布和每天湿漉漉的花,觉得很开心。看着我梳宝塔头,她很喜欢,也要梳,每天早上,我都给她梳和我一样的宝塔头,然后拿着镜子一起照,让她美一美。

外婆等到了我孝敬她的这一天,让我有机会表达这一切,我觉得自己好幸运。对我而言,孝不是做什么感天动地的事儿,就是背着、领着、陪着、哄着,这些都是外婆当年对我做的。

 

专家孝点

乐孝是美好情感的互动

采访/李玲

王建一,心理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签约咨询师、北京电视台签约心理专家

我一个平常总是情绪不佳的朋友最近艳阳高照,不是晋升,也不是中了彩票,而是父母来京了。多年来,她因为工作很忙,不仅没时间常回老家看看,父母也远在千里之外因为上班没来过北京。

最近,双双退休的父母一起来她家。家有双老,如有二宝,她平常那些对工作、对生活莫名的怨气一扫而空。每天带妈妈逛附近的公园,休息日带爸爸参观博物馆。她还帮助父母预约了全套的体检,得知他们身体健康,真是比什么事儿都觉得开心。

是的,如果你发乎内心的孝,并且因为孝从父母那里反馈到更多的爱,就会非常快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乐就是发乎心,“我做的是美好的、正确的事”这样的一个自我肯定会让你觉得身心安宁。如果再得到周围人的好评,这种来自社会的肯定,也会带给我们价值感和荣誉感,更能让我们乐孝其中。

乐孝,你得真正了解父母的需求,比如,父母希望的是你回家吃顿饭一起聊聊天,你却带着父母去吃很贵的饭菜,其间不停地接手机,还没吃完饭就先离场了。那么你肯定会被父母抱怨而导致双方都不快乐。只有发自真心的爱,才能欣赏他的优点,包容他的缺点,才愿意为了关系更加美好而努力,和父母的关系也是如此。

如果不是发自真心的爱,比如一个孩子,他在缺失父母之爱的环境中长大,待到父母老了,他出于道义也觉得应该孝敬父母,但心里会有很多委屈和怨,这都会影响到他对父母的态度,没有那么多耐心,态度可能有时很强势……除非他能够有意识有力量去化解内心的块垒,否则,很难做到乐孝。

所以,乐孝从乐教开始,让你的孩子从小在爱中长大,他会习得爱的方式,长大后,以快乐的心态行孝,再从行孝中感知快乐。

 

交心行孝

戴娇倩:和妈妈做闺蜜

采访整理/耳耳

戴娇倩和妈妈是“闺蜜”

实现妈妈和我共同的梦想

我觉得孝顺不需要特意做什么,就是做妈妈最好的闺蜜。我和妈妈不像母女倒像姐妹,因为我们几乎无话不谈。

其实,15岁以前,我跟妈妈的关系不是特别好,那时候,我爱爸爸多一点,因为妈妈对我太严厉了!她以前是学音乐的,理所当然就成了我的小提琴老师,每天逼我练习。我不想学,她就打我,我就对她说,如果再打我,我就从二楼跳下去。和妈妈对抗着学了四年,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吵架。

但是现在回想我走上演艺道路,真的很感谢我妈那时候对我的坚持及付出。不学小提琴后,我去了一个艺校学表演,当时,学费要两千多元,爸爸不肯让我去学,妈妈就偷偷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让我去报了名。上艺校后,我们的关系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善,我突然间意识到了,其实妈妈让我学这个学那个,只是希望能给我的将来更多的可能性。

跟妈妈亲近后,才发现原来我有多么不了解她。比如妈妈最大的遗憾是小时候想当个音乐家,但因为眼睛的原因,没有实现,所以她才那么希望我学琴。明白这点后,我变得很努力,我想让妈妈没有实现的梦想能在我身上实现。

妈妈是我赚钱最大的动力

爸爸非常宠妈妈,不让妈妈去外面上班,也从不让妈妈干家务活,我一直以为这是爸爸对妈妈专制的爱。后来,妈妈讲他们的爱情故事,我才读懂了他们之间深深的爱情。原来爸爸追妈妈的时候,门第悬殊很大,妈妈是公主下嫁穷小子,但那时候,妈妈突发眼疾,医生说可能会失明。结婚的时候,外公就问爸爸:你确定你愿意吗?这个女孩可能会失明,你可能需要照顾她一辈子。爸爸说我愿意。结果,他们结婚后,爸爸真的没有让妈妈出去工作过一天。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爱情故事。我更加爱我的父母,也明白了婚姻一定要一诺千金。

后来我跟我妈之间还是暴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甚至有一年的时间,我们几乎没有说过话。因为那时,我妈给我介绍的男朋友我不喜欢,而我当时交的男朋友我妈又不喜欢,就这样僵持了很长时间。最后,以两个都放弃为终。那次事件后,我跟妈妈做了深度的沟通。告诉她,未来的生活是我的,还是应该由我自己来做主选择。妈妈现在不怎么干涉我交男朋友了,她说只要我喜欢就行。

因为眼睛的原因,我妈在家里是从来不做家务的,但现在,她每天烧饭给我吃。因为我曾吃剧组的盒饭吃得晕了过去,妈妈心疼我,就开始跟我拍戏为我做饭。吴奇隆、陆毅、刘凯威等,几乎都吃过我妈做的饭。这些年,我对妈妈的孝顺做得还远远不够,倒是妈妈一直在为我付出。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赚很多钱,到国外去把妈妈的眼睛治好,这是我拼命工作赚钱的动力。我所有的钱都上交妈妈,名下没有存款,当我给妈妈交钱的时候,就好像交出一份爱,因为离自己的愿望又近了一点点……

 

专家孝点

孝与自由能两全吗?

六六,作家,编剧

与物质上的关怀无微不至相比,不少中国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很难称得上及格,孩子的心声父母绝大多数听不见,你能说真心话的人可能是你的闺蜜、你的朋友,甚至是你的工作伙伴,很难和父母之间有贴心的交流,与父母之间隔座山隔层纸。这可能是因为在传统的中国家庭关系中,父母是权威,子女在意愿表达屡屡受挫后,独立意识逐渐弱化。所以,孩子的独立很重要,通过聆听,凭借自己的是非观、价值观、荣辱观做沟通、做判断,而父母不要动不动就拿自己的价值观影响孩子,觉得是责任。实际上你的价值观可能远远被甩在时代的后面了。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我曾跟一帮80后、90后的人聊天,竟然发现他们婚姻恋爱的最大阻力是来自父母。我表示诧异,中国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这种纠葛是非常深的,可以贯穿一生。

自古以来,都认为忠孝不能两全,似乎孝与自由不得妥协。而我的观点是:子女活得高兴无忧无虑是父母的心愿。不能以爱的名义强迫孩子为父母而生活,这样不是孩子不孝,而是父母违背了爱的原则。血缘之爱是无条件的爱。孩子要大胆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

孝道被附加了太多孝以外的含义,甚至包括了人的自由。子女对父母的孝不只是表现在反哺上,而是表现在自己过得好,不让父母担忧,并把父母给予自己之爱回馈给下一代,这才是符合人性的。对父母老年时的照顾,目的不是报恩,而是符合社会人就近(血缘)照顾,实现利益最优分配。

当然,我们一定要在来得及爱的时候爱。我常常思考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就是没得到和已失去。到我这个年纪就会懂得,幸福就是你手里捧着的关怀。我那样迫切地希望我爱的人都爱我,却忽略了那么多爱我的人,我却没有来得及爱!

 

齐家行孝

全家总动员为老爸减肥

文/邓丽洁

邓丽洁一家,其乐融融专家孝点孝是幸福家庭的气场

我朋友圈直播爸爸减肥

老爸虚岁69,按风俗就该给他过70大寿了。对于寿礼,我们姐妹仨想法各异。姐姐贤妻良母,想为爸妈各置一身体面衣服;妹妹是典型乖乖女,建议让爸妈带着乡下的几家亲戚去北京旅游。轮到我拿方案时,爸妈好像大跌眼镜,我的方案是——帮老爸减肥!老爸身高1.75米,体重近90公斤,腰围达114厘米。更糟糕的是,“三高”全沾上了!

为保证效果,我还把老爸的减肥过程每天通过微信和QQ空间进行直播。老爸是个爱面子的人,倘把他的减肥过程示众,他一定不好意思不坚持。

一开始,老爸配合很好,几乎到了任我摆布的地步,差不多以每天一斤多的幅度下降。前五天,我每次问老爸:“饿不饿?”“馋不馋?”他总坚定地说“不饿”、“不馋”。可是到了第六天,当我们讨论晚餐时,他老是插嘴搭话。更有意思的是,平时耳背,经常听岔的他,这会儿耳朵特别灵——老爸一定馋了。

为了防止老爸动摇减肥决心,我们决定以后吃晚饭时,尽量不说饭菜好吃这样的话,如果非要评论,也一定得说“不好吃!”。可老妈总记不住,一不小心便吐出了实话。第九天,我们决定提前开晚饭,趁老爸还没到家时,就把晚饭吃完。可老爸一回家,老妈居然开口说:“今天晚上那条鱼烧得不错!”姐姐立刻抢白:“好什么呀,咸死了!苋菜还有点生!”没想到,老爸用一种痛苦的语气说:“生的我也爱吃!” 他这个有着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也开始意志不坚定了。

最搞笑的要数妹妹了,她大胆舍身陪老爸一起减肥。有一次,他俩都坦承:“太馋了!”妹妹便对老爸说:“爸,其实咱不用刻意回避美食,看一看、闻一闻还是可以的,这样,在色香味中,咱就享用三分之二了!”老爸深表赞同。爱他,就给他健康 减肥进入了瓶颈期。最初的兴奋没有了,可我还是坚持每天发布老爸减肥的结果,引来了众多好友的围观和点赞。我的闺蜜甚至特意跑到我家来,想看看我爸到底减成了啥样儿。这时老爸就很得意,穿上以前的牛仔裤,比画着松松的裤腰,大方展示自己的减肥成果。老爸又有了成就感,他表态:“等我恢复一段时间饮食,再减一次!”

锦衣美食供于父母,可谓之孝;陪父母远游,可谓之孝;而最大的孝,莫过于全家齐心协力,让父母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生活方式。

 

专家孝点

孝是幸福家庭的气场

史美龄,亚洲女性心灵教育专家,“幸福家庭”成长导师,中华宏儒会名誉会长。

子夏曾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色难。就是说,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而在竞争激烈、人人匆忙的当下,做到这点或许更难了。

2007年我做到集团副总裁,几乎没有周末,平时也是凌晨才能回家。有时母亲说,孩子你回来了,我想跟你说两句话可以吗?但常常是,我已在外打拼一天很辛苦,就很不耐烦地说,我很累,等以后有时间再说。后来,母亲越来越不开心,有一天她说,我想回老家。我说,你在这里不好吗?我爱你,给你最好的房子,最好的衣服,最贵的首饰。可母亲说,我想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看到你眉飞色舞,而不是你总急躁皱眉和冷清的家。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最大的孝是给父母一种欢乐祥和的家庭气氛,一种心甘情愿与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扎实陪伴,而不是过年过节给父母买买礼物就行了,也不是去父母家报个到就走,吃顿饭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与父母一起共度一段有价值的时光,才是一家人最幸福的事。

对父母好,不只是表面好,而是帮父母建立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全家人为一个个目标共同努力,无论过程悲喜,无论最终是否成功,都已经接近幸福的真谛了。这样的孝,是长远的,能够深入内心,植入共同记忆的;这样的孝,营造出一种幸福家庭的气场。

 

传承行孝

孝在点滴中传承

口述/刘冰 采访整理/阿敏 周婕

“孝”字上边一半是“老”,底下一半是 “子”,意味着“上行下效”,你怎么做的,孩子也怎么做。当然,也有另一层涵义,意味着儿子要负担着老子。

孝顺儿媳和女儿给刘冰过生日

细节中的示范

认识我的人,谁见过我给孩子们做过饭?没有。他们来了就是给我做饭,我就是要让孩子们知道,给妈妈做饭是天经地义的,妈妈养了你们的小,你们就要养妈妈的老。

孟子说,“何为不孝,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我婆婆跟我们生活了十几年,几乎每天晚上,我都会把尿盆放到婆婆的床边,每天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也是为婆婆倒尿盆。我们家有保姆,但这件事我一定要亲力亲为。

这就是“孝”字的一层涵义,意味着小的要扛着老的,要照顾好老人。那时,我每个月给我妈妈500元钱,一定得由我女儿送过去,其实完全可以直接打过去,但我就是要让女儿知道,妈妈的退休金一个月1000元,但会拿500元钱来供养姥姥,孩子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养成孝顺老人的习惯。

前夫今年得了癌症,在北京住了40天的医院,姐弟俩日夜守护,两个人的公司都可以放下。

前夫现在的妻子跟他没有孩子,却过了二十多年,风雨无事,这个女人很有美德,我跟她没法比。前夫住院期间,我就让她住到我家里来。天天夸她:“你真了不起!”我夸给孩子们看,让他们知道,除了要孝顺自己的父亲,也要孝顺继母。

我们做母亲的就是要智慧地引领孩子们,我要求我的女儿,每年年三十的晚上一定要在婆婆家过,因为婆婆早年守寡。我女儿买了新房后,就对她说:“一定要接你婆婆过来住。”

家中必备老人房

我看到很多人家,都是精心装修儿童房,但父母来了就跟孩子挤着。而我们家里没有儿童房,只有老人房,父母总是住最好的房子。

其实要哄老人开心,就是对老人绝对不能糊弄。什么叫孝,就是顺。一定随顺老人的心情。我出差的时候,每次都会给婆婆买各式各样的项链和衣服,包括买的睡衣都是最高级的。结果孩子们一赶上姥姥或奶奶过生日,也会买上非常好的面料,给奶奶、姥姥做件衣服。

我儿媳的母亲是二十四孝晋时卧冰求鲤的王祥的第62代孙,所以我不用担心她不孝。她看见我脸色不对,就会出去买些我爱吃的东西回来,比如两串糖葫芦,一个煎饼果子或者一块烤地瓜,三两块钱就搞定了。

每个到过我家的朋友,都夸我们家的家风好,我也很欣慰,不管时代如何更替,孝道要一直在我们家里传承下去。

 

专家孝点

孝的文化就是教

廖莎,著名歌唱家,中华母亲讲堂讲师

其实怎么尽孝,不要指导儿女,而要指导大人。“教”字是一个“孝”字,加上一个“文”字,孝的文化就是教,父母必须给孩子们做好榜样。让孩子们在孝顺的氛围里熏修,这样孝道才能形成家风,形成家族传承的DNA。

我一直主张“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这五福概括了生命品质的五个维度,是人生至高的福报。如果说“五福”是花果,那孝就是树根。其根愈深,其叶愈茂。家庭矛盾,大多从“不孝”开始。常言说,孝顺就是敬顺不逆,百孝不如一顺。我妈妈在世时,我就尽最大可能做到“养其身、顺其心、悦其性”。为了让母亲高兴,做到“爱母亲所爱之人”。

现在有些年轻人啃老,四肢懒惰不干活,这是不孝。子女对父母一定要尽赡养义务。孝没有那么多条件,“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也就是说,自己少吃少用来养父母。这就是家道文化,也是孝道文化。

孝道 重阳 特别策划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