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业余做成专业的女人们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王晓艳 苏容
要闻 2012-04-19 10:32:00

我们的生活,就像硬币的AB面,如果你四平八稳的放着,就只能看到一面,而立起来旋转,你却既可以看到A,也可以看到B,并且拥有AB转换的多彩生活。

    你有人生A角色,而这个B计划,有时候像是平行线,陪伴着你原本的人生一路向前;有时候又像是岔路口,引你走向一片未知的美好境遇。

    看看这些女人们的人生B计划,可能是职业保险箱、心灵后花园,也可能是经济供给站,梦想播种场……

倪萍:我用眼睛跟着日子写生

■ 口述/倪萍  采访/本刊记者  苏容

画插图唤醒了心中那枝笔

我觉得所有业余的事基本都能做到最好,因为不是为了谋生,没有压力,完全是兴致所至。我的主业是主持人,别的事情都是“下岗再就业”的结果,包括拍电影、写书和画画。

很多人问我,都过五十岁了怎么想起画画了?没有大师指点又何以成画?其实我四五岁就会用树枝在地上画小鸟、在灶台上画大公鸡;我中学就用炭笔临摹工农兵肖像画,和画册上的一模一样。画笔一撂四十年,我从没想过要拿起它,可这枝笔在心里涂抹了四十载,我没有一天忘记过它,没有一天让它干涩过。

我在电视台工作的时候,我当演员的时候,每到一地,我用心灵浏览一切美景,真是看不够的山,看不够的水。我去东北拍戏,看见一望无际的豆子地,心会被震撼,那一刻,我的脉搏会跳得很快;麦收的时候路过河南,风吹麦浪的感觉就是让我不能平静;我去桂林,烟雨蒙蒙,不打伞走在外面,觉得沐浴其中真美……我想这一切都是我绘画的基础,在我生命当中往外滋长,我心里的东西和外面的美是对接的,我用眼睛跟着日子写生。

平时开会,我做记号都用画小人代表,我随手画的女人都是腰细得不得了,穿特漂亮的裙子,戴各种项链的美人,我不会画丑的。没人教我,但我就是会画。我看的第一本自传体书是《梵高自传》,我看的第一篇画家的散文是《丰子恺散文》,我进过无数大画家的画室采访……这算不算一种学习?

因为见过好画,因为采访过大家,心里这枝笔反而不敢乱动,眼高手低把我捆住了。还是姥姥替我松了绑,“上不了大山上小山,上不了远山上近山”。出《姥姥语录》的时候,出版社说加点插图吧。我说上哪儿找去啊,干脆我画试试。虽然画得不怎么样,但都是所思所想。我画我姥姥姥爷是两片荷叶,一片淡的,一片浓的。

 

《盼》

墨彩跟着心中感觉流淌

从此,我就开始在自己眼前涂抹了,我的调色盘就是我家的炒菜盘子,至今没有人教过我调色,但我调出的颜色极其准,色彩就在我心中;我也没看过画画方面的技术书,没学过这笔怎么拐,浓淡怎么弄,完全凭感觉。所以,我认为在艺术领域,技术不是第一位的。记得我第一次画水里的金鱼,鱼不像鱼,水不像水,但是我就相信它是鱼,就相信它在水里。现在回头看,还是挺像模像样的。我画的小鸡也不像,但都是活的。没有技术,但是有灵魂,心中的温暖,心中的美好,心中的感动,心中的向往,一点点随着墨彩向外流淌,然后涌入赏画者的心灵。

第一个上我家看画的是歌唱家苏小明,她说老倪你画得真棒!啪啪就拍照,拍完发给另一位歌唱家张暴默,张暴默说,哎哟,画得太好了!我心说,啊?这就叫画得“太好了”?至今我也没有认为我会画画,因为画的境界实在太高了。对我来说,画画的心情很平实,也很自由。想画就画,想放就放,没人欣赏,可以自我欣赏。我家没地方挂了,我铺的满地都是,有的前一天还自我欣赏,第二天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就把它撕了。

过去出门,我就盼着回家看看儿子,和他说几句废话,再到我妈床上躺一会儿,说几句废话。现在回家,我经常是开着门把书包一放就上画室了。也不一定就画画,只是觉得坐在那儿特别幸福。除了出差,我没有一天不画画。画室门一锁,敲门听不见,叫吃饭听不见,最长的一天能画八个小时。早晨送儿子上学,晚上他回来,我吃了一惊,啊?你都回来了!我还没出过画室呢。

往年新年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刻,我都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今年,我扔下电视就跑进画室,画了两个特别大的红灯笼,上面写着“春节”二字,灯笼穗子飘着,一群小鸡往上够,小鸡的尾巴是黑的,头已经被灯笼映红了。还画了一个门墩,代表“福墩”,写了很多字表达我的心情。

我姥姥家以前有很多破罐子,她不舍得扔,用来养育小花小草。我画一段破墙,上面摆着各种各样的破花盆烂罐子,里面是勃勃生长的花草。这是我对生命平等的理解,谁也不比谁低贱,谁也不比谁高贵。

我去北大讲课,一个女孩子问我,倪萍阿姨,你跟我妈妈年纪差不多,我妈妈比你老那么多,你用什么护肤品啊?我说,孩子,你妈是一个普通工人,培养了你这么一个北大的高材生,不老才怪呢。女孩子的眼泪“哗”就出来了,我说,不哭孩子,你是好孩子,毕业挣了钱,赶紧给你妈买瓶擦脸油。回来之后我心里挺温暖的,谁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孝顺父母?我拿起笔,画一个破花盆里的枯枝长出翠绿的叶子。画完心里才舒服。

 

《雀之灵》

画画让我心归位由衷欢喜

画册出来以后,我才发现怎么画了那么多“喜”,那么多祝福,那么多美好。这次荣宝斋画展,当天就卖了一半,当然跟我的职业有很大关系,同时也说明大家能接受我,跟我主持一样,跟观众的电源接通得好。

因为没有技术,再画一模一样的我也做不到,所以有些画就自己珍藏,不舍得拿出来。比如有一幅画的是风中的芦苇荡,三团鸡冠子花迎风怒放,对岸一只火鸟跟她对视;还有一幅是加拿大小雁,在风雪之中几乎都走不动了,再一看,它们的脚已经蹬出去很远……

画画的时候,我手舞足蹈,那种高兴,是从心里往外发的,那是自己对自己的激情。其实画什么都行,只要是心里的东西,只要是真实的。到了我这个年龄,经历了主持人的职业,有过太多过分的赞美,也有过太多过分的责骂,我都承受过了,不会再被别人的说法干扰,不同的人看同一幅画的感觉都不一样,跟我对位不对位我都能理解,画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你喜欢和不喜欢。

荣宝斋收了我一百幅画,我说我笑了,实际上我哭了,那种感觉是,你心里的愿望和想法一直没说,因为你觉得反正也实现不了,瞎说什么啊。等到有一天真的实现了,你发现原来那个愿望其实一直都有。

人生大部分的事不能提前设计,行为跟着思维走。在心满天飞的时代里我想起画画,用画把心收回来,让心归位,让脉搏正常。■

史曼莉:跳舞让我找回了自己

■ 口述/史曼莉  采访/刘银娜

史曼莉,“80后”海归。在埃及习得精湛舞技,辞去令人艳羡的工作,开办了国内首家纯埃及风格的舞馆。

令人羡慕的职业让我找不着感觉

我从小就喜欢舞蹈。我学习成绩很好,一直是班干部,但我觉得自己最发光的时候,仍然是站在台上跳舞的那一刻,舞蹈才是我真正的梦想。

后来在法国留学,我有幸第一次看到埃及民间艺术家的肚皮舞表演。跟随她婀娜神秘优雅的肢体动作和眼神密码,进入到另一个从未触及过的时空。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舞蹈,那一刻,我失了魂,流了泪。

回国以后,我在电视台当记者,去采访工厂的重污染、矿难、禽流感……这些不开心的事让我深感疲惫。我经常想,我采访的是别人的故事,那我自己的故事在哪里呢?26岁,我决定辞职。

随后,我进某驻华使馆当了一名秘书。听起来是一份好工作,其实枯燥乏味,我除了端茶送水,别无其他。而且,因为要保密,连网都不能上。我唯一的不违反使馆规定的娱乐方式,就是拿着一个大白本子画舞蹈动作分析图,构思舞蹈。那种生活像监狱,我真的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只坚持了两个星期。

我在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我之前就学过肚皮舞,那时老师组织表演只给一点钱,有时甚至不给,很多开销由我自己承担,包括服装和化妆。但我依然像打了鸡血一样,站在舞台上精力充沛,幸福无比。

 

埃及学艺全靠精神支撑

对我的选择起关键作用的是一位埃及老师。她已经60岁,身材不再完美,演出服也不再时尚,然而,音乐响起,她如飓风般出场,席卷整个舞台。我完全被震撼了,尤其是她的笑容,实在美极了,我看哭了。我下决心,要亲自去埃及看看,看看那里的人究竟怎样跳这样神秘的舞蹈。

2006年,我全部积蓄加起来只有两万多元。我大胆地拿出其中1万元买基金。一年后,那1万元变成了3万元。终于,在2007年12月,我把这3万元积蓄全部拿出来去了梦想中的埃及。

埃及的生活,远没有想象中那么浪漫。每天都跟打仗一样,吃饭都没时间。三个小时一节课,刚刚下课,人虽然疲惫不堪,还要跑到另一堂课去占位子,又是三个小时,接着再赶去一堂课……经常一堂课上百人,如果去晚了,就只能被挤到最边角在一群人的大腿缝中寻找埃及老师的身影,去晚了就几乎什么都看不到了。每天都在奋力提早占位子,一个星期下来,我整个人都虚脱了。

印象最深的一次,我发烧烧到42度,不知道怎么办,就吃了一点药,拼命喝热水,以为蒙上被子大睡一觉就好了,可第二天一大早,发现自己仍然发烧39度!真的太累了!我真不想去上课了!可是不行,我有我的舞蹈梦想,它时刻召唤着我。我拖着十分虚弱的身体去了。

当时,正学藤杖,拿着埃及粗木棍儿在手里甩,十分耗费体力。两个小时以后,我浑身虚汗,感觉自己随时会倒下。可是,我的内心告诉自己必须站着,必须记住老师教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我花了那么大代价来埃及可不是来躺着休息的。又挣扎跳了两个小时,又热又累出了一身虚汗像死掉一样难受后,我惊奇地发现自己浑身不那么烫了,我又活过来了。

几天后学习结束回国,我立刻因为急性阑尾炎被送进了医院急救。那个时候我才知道,自己在埃及的那个星期,全是靠精神力量强撑过来的。

 

我终于开了自己的埃及舞馆

第一次从埃及回来我没有马上教课,而是把自己关起来,整整两个月,刻苦练习学到的每一个舞蹈技巧。我希望自己能够准确诠释埃及舞的真谛,传承埃及人特有的舞蹈精神,把原汁原味的埃及舞展现在埃及舞蹈爱好者面前。                   

我的第一个学员是一个东北女孩。她妈妈担心被骗,来之前强烈要求跟我视频。我答应了。认真化好妆,穿了很正式的衣服通过视频详细解答,赢得了信任。

我很少跟学生发脾气,总是微笑着鼓励她们:“你太棒了,进步好大……”我希望学生们哪怕最终不选择跳舞,可当想到曾有人承认鼓励过她们,也会高兴。

当我的舞蹈视频被越来越多人关注的时候,我和朋友合作开了自己的埃及舞馆。到今天,我做了近五年时间。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我必须要跳舞,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挣扎要得救一样。我有时候想,如果我不做这件事也会“溺水”而死的。

就在前不久,我幸运地遇到了我的新合伙人,她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MBA毕业的海归。因为对舞蹈的热衷,我们走到了一起,同时我们获得了知名天使基金会的资金支持,这是我事业全新的开始。我还一直计划出书,写自己真实的故事,然后编成剧本和电影……我深信不疑,就像我踏踏实实跳舞一样,只要我够好,肯定会有机会。■

人生B计划集锦    采访/本刊记者 王晓艳

扩大个人视野的人生B计划

规划者:苹果  A角色:全职妈妈  B计划:童装设计

每到苹果家的童装店上新货的时候,都是粉丝们一个小型节日,妈妈们会提前腾开档期,等在电脑前抢拍,鼠标稍慢点,就会看着几百件衣服瞬间拍完。

苹果并不是科班出身的设计师,本来只想当一个爱生活,会生活的辣妈,因为她给儿子小新挑选搭配的衣服总是被追问出处,索性开始批发来小新穿的衣服卖。但慢慢就不满意这些成衣了,作为挑剔的妈妈,她总能找出这样那样的缺点,于是开始尝试自己设计制作童装。因为身处制造业发达的广州,不管她有什么想法,总能找到可以实现她设计的厂家。

苹果做衣服,从面料到样子都是在“自我折磨”中完成的,家居服上印制什么样的卡通图案,外套大衣上缝制一个什么徽章,她都会无数次地挑选、比较,因此出来的成品自然会受到妈妈们追捧。她家著名的一款卖出上万件的内衣套装,就是她从麻纱开始就自己挑选,随后织布、裁剪、缝制的。这样的用心,每个爱孩子的妈妈在收到衣服的时候都是可以体会到的。

买衣服的妈妈们很多成了她的朋友,每到节日,总会收到全国各地,甚至漂洋过海送给小新和她的礼物,很多她都不知道是谁送的。她去全国各地旅游,也总会有当地因童装结缘的妈妈们带着全家和她会合,这种温暖,是做一个单纯的全职妈妈无法体会的。

在这个不小心“搞大”了的童装店里,儿子小新始终是专属小模特,和妈妈一起打造属于母子俩的宝贝计划。苹果说,也许这个B计划会发展成一个服装品牌,一个企业,但也可能只存在于特定的阶段:小新的童年。但这段母子一起努力而享受过的时光,一定会成为两个人永远的正向力量。■

升级版“吃货”的人生B计划

规划者:齐大福 A角色:公司白领;B计划:北京有机农夫市集

作为一个80后北京土著,齐大福一直过着按部就班的都市生活:升学,工作,假期旅游。她有个很普通的爱好——吃!爱吃并不稀奇,吃出门道,成为“吃货”,可不容易!不像一般女生比较喜欢西式的餐点,她最喜欢中式的传统家常菜,最爱逛菜市场,而且喜欢根据现有的食材,设计菜式,下厨做菜。

朋友们都喜欢去她家聚餐,但是,慢慢的,齐大福觉得连自己做的饭都不香了。尤其是鸡,喜欢鸡汤的她始终找不到记忆中的香味。她意识到这是食材的问题,但却无从解决。一个偶然的机会,齐大福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发现了很多她喜欢的食材,味道都能唤起她儿时的记忆。那只来自芳嘉园的老母鸡煲的汤让她一下子就成为了市集的死忠粉丝!

本来,齐大福还是当她的白领,只是周末多了一项赶集的活动,生活更丰富健康了而已。直到去年7月的那次市集临时取消,热心的齐大福主动帮助联系场地,并以志愿者身份开始参与市集的组织工作,才真正了解到“北京有机农夫市集”。最开始这是一个由在京的日本女艺术家植村绘美发起,由一群关注“三农问题”的消费者组织起来的“行为艺术”,目的是推广农夫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建立一个支持可持续农业、公平贸易的放心食品的平台,是一个完全公益的志愿者组织。随着市集微博的影响力的扩大,市集已从行为艺术转变为支持有机农夫的大众消费平台,越来越多的粉丝,越来越火爆的市集销售,仅靠几个兼职的志愿者已经应付不过来了,于是齐大福毅然决定辞掉报酬优厚的工作,全职加入市集的工作团队,决心努力让市集正常运营下去。

这是一个令很多人不可思议的决定,但是,在食品安全危机重重、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的当下,齐大福看到大家对健康食材的追寻,对家庭餐桌的回归,看到农夫与消费者重建了信任关系,城里人主动去亲近土地、尊重农民,她真心喜欢这么美好的市集,“一定要把市集办下去”,就是这么一个单纯的想法,齐大福的人生轨迹从30岁改变了!现在,每次市集既是一次打仗一样的辛苦忙碌,也是她与兴趣相投的新老朋友的开心聚会。她也通过市集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吃货”,而且吃得更加健康,更有社会责任感。

累并快乐着,齐大福和她的伙伴们坚持努力做好市集这个新生事物,让大家买得到真正的好食材,支持本地农夫,这是齐大福30岁的B计划。虽然市集本身没有收入,暂时也没有发薪水的能力,但是齐大福觉得,无论市集将来是发展成为一个NGO还是社会企业,她永远要做和健康、安全、好吃的食品有关的事业,要做新生代的公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