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将军李贞:“了不起的女同志”

作者:苏容
要闻 2015-08-28 19:27:15

F159A92F57A3AA7131DFB5801E92539E

抗战时期在延安担任八路军妇女干部学校校长

李贞,抗战时期任八路军妇女干部学校校长。新中国第一次授军衔,她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丈夫甘泗淇是开国将星中唯一的一对“夫妻将星”。

解除婚约 投身革命

如果不是因为战乱,童养媳出身的李贞将不得不在丈夫的家庭暴力下,度过一个女人无奈而悲惨的人生。不到二十岁的她,参加了当地的妇女解放协会,并入了党。后来发生“马日事变”,李贞上了黑名单,夫家担心被连累,一纸休书送到李家,婚约解除,李贞随后参与组建中共浏东游击队,开始了一个职业革命者的生涯。

新生活同时还带给她一位新的丈夫——她与当时担任中共浏阳县委宣传部部长兼浏东游击队政委的张启龙相爱并结婚。这原本应该白头偕老的一对,因为“肃反运动”,张启龙被关押,年轻的李贞在强大的压力下,不得不与成为“敌人”的丈夫离婚。

第二年,已经是红六军团组织部长的李贞调任湖南省军区组织部长,在任弼时的领导下组建群众武装,开展游击战。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给她介绍了当时的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对李贞,甘泗淇毫不掩饰他的欣赏:“泼辣能干,作风扎实,是个了不起的女同志……”

长征途中,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因早产夭折。产后虚弱加上伤寒病的侵袭,李贞病痛缠身,常常昏迷。甘泗淇只要有机会,就想方设法来照顾她。李贞不能骑马,甘泗淇就背着或扶着她走。后来战友们临时做了副担架硬要抬李贞,甘泗淇坚持自己抬一头,以减少战友的负担。夫妻二人患难与共,终于顺利到达陕北。贺龙称他们:“两个模范干部,一对革命夫妻。”

担纲八路军妇女干部学校校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贞随军队出征,东渡黄河,在抗日前线作战。当时,不论地方还是军队,都需要更多的干部,其中当然也包括妇女干部。于是,李贞被调到延安办八路军妇女干部学校。

以李贞的性格,更希望在前线杀敌,但贺龙和甘泗淇都劝她服从组织安排。而有带兵经验的李贞也确实很适合担任妇女干部学校的校长。

多年后,她回忆第一次看到学校的情景:“这哪是学校啊!一面秃山坡,几孔旧窑洞,没有门窗,土炕潮湿,住着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娘子军。”一如当年的浏东游击队,杂乱不整。从那一刻起,李贞就下决心要把“游击队”训练成“正规军”!“毕竟这些女战士都经历过战争的考验,将来要成为重要的女干部!”她的工作从修窑洞开始,带领编好了队的女学员们干了起来。

曾经有一位同样也是童养媳出身的女学员因为“学问太低听不懂”,不想学习了,一心认为去前线打仗更痛快。李贞找她谈心,说到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也说到自己6岁就当童养媳,后来跑出来参加革命的经历,她说:“我因为没上过学,没有文化,现在让我来当这个学校的校长,就感到困难很多,还要抓紧学习呢!你的年龄比我小,难道就不需要学习了吗?”

每年,看着毕业的学员们奔赴战场,身为校长的李贞都心里痒痒的,她梦想着到前线参与抗击日寇的战斗。终于组织上决定将她调回部队。那是她原来所在的红二方面军改编的部队。

解放后,李贞先后担任总政组织部顾问、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妇联常委等职。她和丈夫用自己的工资抚养了二十多个烈士遗孤,还一次次地为教育、科研事业捐款。1990年3月11日,李贞在京逝世,终年83岁。

李贞 甘泗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