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慕华:延安女战士的理想与情怀

作者:苏宁
要闻 2015-08-28 19:44:56

15543512_8
陈慕华是中国经济工作与妇女儿童工作的杰出领导人(摄影/新华社记者钱嗣杰)

对陈慕华来说,延安是她人生路上的分水岭。去延安之前,她只是一个普通的爱国青年;在延安,她当了一名抗战女兵,最终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国民党奉行不抵抗政策,丢掉东北三省,华北又岌岌可危。从平津遍及全国的爱国学生走上街头,发出震动山河的呼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不当亡国奴!”1935年12月9日爆发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

此时,陈慕华正在浙江杭州惠兴女子中学读书,学校教导主任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讲到祖国的危急形势,动员学生上街游行,到日本驻杭州领事馆去抗议示威。那天天气很冷,陈慕华挥臂呼口号,手冻得冰冷……年轻女孩子的心中,萌发出朦胧的爱国意识。

告别家人,去延安找出路

上海沦陷,杭州、金华也遭到日军轰炸,陈慕华一家人颠沛流离,逃难到西安。当时,她的叔叔陈栖霞调任华北战区空军北路司令,司令部迁到西安。每天,她在城郊两家奔波——白天在叔叔家,晚上回自己家照料母亲。她的脑子里始终无法安宁:为什么好端端的中国会变得满目疮痍?怎样才能把夺我山河的日本鬼子赶出去?

这时,她接触到了一些进步老师,他们多半是抗敌后援队的成员,陈慕华很快加入其中,跟他们一起上街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

陈慕华的叔叔虽然是国民党的将领,但他和第二战区司令朱德以及周恩来、林伯渠、宣侠父等人接触频繁,在家常常流露出对他们的敬佩之情。他对侄女提到,自己曾接待过丁玲率领的战地服务团,对他们的抗日主张深表赞同,也称赞丁玲等人的泼辣、能干。有一次,叔叔还和她谈到他出访苏联时的印象:妇女和男人一样劳动,到处都在进行建设。

叔叔的言行无疑也在影响着陈慕华。一次,她去邮局订报,看到《新华日报》比较便宜,就订了一份。那时她并不知道《新华日报》的背景,但从报上,她知道了延安是抗日根据地,知道了共产党救亡图存的主张,明白要抗日,要寻求民族独立,就应该跟着共产党走。再说,共产党还提倡妇女解放、男女平等,这也赢得了她的心。

陈慕华出生在旧社会的大家族中,从小就尝到了女性被歧视的苦头。

那是浙江省青田县附近的一个乡村,身为长子的父亲担负着传宗接代继承香火的重任,谁知道第一胎生了个女儿。全家满心盼望第二胎能生个男孩,结果,还是女儿,这个女儿就是陈慕华。

母亲在家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终日受气,带着女儿战战兢兢,看所有人的脸色行事。到陈慕华两三岁时,无奈的母亲将她送到了外祖母家。

父亲很快把她遗忘了,外祖母不喜欢她,母亲也爱莫能助。直到她9岁,才因为叔叔的坚持被接回家。叔叔多年在外,接触过很多新思想,认为女孩子也应该受教育,陈慕华和姐姐这才有了读书的机会。

2-陈幕华ok
爱心育春蕾 ——慕华大姐关心失学女童

军事女参谋,女人也能从军从政

知道了“延安这个地方不错”,陈慕华萌生了到那里去的想法,尤其是,延安有个抗日军政大学,半年就可以毕业。说来也巧,共产党此时正动员思想进步的叔叔到延安去帮忙搞空军建设。叔叔颇费踌躇,最后说:“我拉家带口去延安有困难,就让这个孩子(指陈慕华)去吧。”这是叔叔的朋友后来告诉她的。所以当她在家中提出到延安学习的要求时,无人反对。尽管她还稍微讲了点策略,故意对叔叔说:“共产党主张抗日,又讲男女平等。我到延安去受训,短期学习后,再回来到你的司令部工作,好吗?”叔叔自然没有异议。

年轻的陈慕华有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常常搭叔叔接送她的车,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认识了革命家宣侠父,也去过宣侠父的家。宣侠父当时在西安协助周恩来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是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高级参议。陈慕华向他打听怎么去延安,要办哪些手续……也是她当时年少无知,不知道此举给叔叔闯了大祸。由于她乘坐叔叔的汽车频繁出入八路军办事处,被特务盯了梢。在她离家后,叔叔就被监禁了,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才被释放。这是后话。

陈慕华终于等到了可以去延安的通知。林伯渠找她谈话,叮嘱她到延安后,要好好学习,要有事业心,不要过早地谈恋爱……

多年后,陈慕华回忆:“母亲舍不得我走,一边流着眼泪,一边为我整理行装。我劝她别哭,安慰她说,估计学习半年后就会回家的。听说延安的生活费每月是10元,家里给我准备了60元,还为我准备了一身中山装。”

1938年3月下旬,天气还很凉,西安街头的树木仍然光秃秃的。陈慕华穿了棉旗袍,套上罩衫,带了一个箱子一个铺盖卷,辞别亲人离了家。

怀里揣着两封介绍信:一封是八路军办事处开的,介绍她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另一封是共产党员朱光开的,介绍她到鲁迅艺术学院。陈慕华一门心思要学军事,同时认为自己没有什么艺术天资,当然想进抗大。

到了延安,陈慕华如愿以偿,成为抗日军政大学的学生。她性格活泼,也很努力,当了班长,成为骨干,先是参加了抗日委员会,接着又参加了简称“民先”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6月,陈慕华终于加入中国共产党。

延安抗大开办参谋训练队,但规定只招收男学员。当时的女战士就是搞卫生、当护士或学医,搞通讯的都很少,陈慕华和许多女战士都不甘于此,想从军学参谋。于是,她写信给毛泽东,表明自己革命的决心和信念,申请学习军事。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陈慕华等11名女同志终于参加了参谋训练队的学习,在男人的队伍中出现了留着齐耳短发的飒爽英姿的女参谋。

也是在这个训练队里,她认识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钟毅。

钟毅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因从事抗日活动遭日寇追捕,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与陈慕华同在参谋训练队学习。毕业后,夫妻俩都在萧劲光任司令的延安留守兵团当军事参谋,陈慕华从此走上从军从政之路。

1986年秋天,陈慕华曾有过一次延安之行。她远望宝塔山,俯瞰延河水,寻找几乎是半个世纪前曾经住过的土窑洞,心里满是亲切。山山水水,草草木木,勾起多少生动深切的回忆。延安,是真正哺育她成长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陈慕华曾担任过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兼中共党组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全国妇联主席……她被评价为:中国金融改革第一人,中国经济工作与妇女儿童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妇女儿童公益事业的有力推动者。

2011年5月12日,陈慕华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0岁。

陈慕华 共产主义者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