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为了更好的明天
二爷爷年轻时
提笔写这篇文章,恰好是我的二爷爷(外公的二哥)去世两周年的日子。搜索引擎里输入二爷爷的名字,依然看得到新浪新闻里有关老人最后的报道:“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原中国人民银行南充专区中心支行行长王永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8月9日在南充逝世,享年100岁。”
百团大战中的二爷爷
“二爷爷是位老红军。”从记事起,母亲就经常对我们提起。提起的时候,充满自豪和战士般的力量感,以至于我的粉色小枕头上都是她亲手绣的三个游泳娃娃(代表哥哥姐姐和我)和一行小字:“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
1933年1月3日,日军攻陷山海关,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外公的二哥和堂哥先后参加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加入抗战主力部队129师。外公的堂哥在战争中不幸牺牲,我的二爷爷则参加了闻名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华北地区展开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129师、第120师,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攻势。八路军参战部队达105个团,故称为“百团大战”。百团大战中,二爷爷的左手光荣负伤。他曾跟我们还原过当时的情景:“当时,我是司号长,在吹号的时候,一颗子弹打中了我的左手,顿时鲜血直流。当时还有一颗炮弹落在我旁边,但却没爆炸,真是万幸!”说到受伤,二爷爷总是说:“这一点伤对于军人来说没有什么,只是芝麻小事,最让人兴奋的是,这场战役最后是打得日本鬼子缴械投降!”二爷爷说百团大战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虽然经历那场战争后,二爷爷的左手再也没有伸直过。但他从来不后悔,而是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在红军大院二爷爷朴素洁净的家中,特别能感受到老人的柔情和对战友的怀念。二爷爷总喜欢指着墙上挂的红军长征图给我们讲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指着地图跟我们讲发生在各地的抗日故事,还让我们看他在北京参加阅兵式的照片……1949年10月1日,二爷爷被邀请参加开国大典。他说:“天安门城楼上,有3个观礼台,毛主席当时就在中间的那个观礼台上,我就在右面的观礼台上观看阅兵式,大家都激动得掉眼泪水。新中国不容易哦,八年抗战,多少战士的流血换来今天的和平,你们后辈要好好珍惜!”
红军大院里住着不少老红军,86年,还是孩子的我在那里小住时,被每天下午三点准时响起的一声长啸深深震撼。那是一位长者穿透云霄的声音,见不到人,却仿佛他就屹立在你的生命里。好奇地问二爷爷,才知道那也是一位曾经的司号长,因为文革期间受到刺激而精神失常、长期卧床,但每天的这个时候,他一定会准时“吹响”冲锋号……那个时候,小小的我哭了,为这位不曾谋面的爷爷矢志不渝的军人气节,为他带给我的无法言说的感动和激励。
二爷爷生前的照片
家族里代代相传的爱国之情
二爷爷在世时,非常关心国家大事,每天都看中央7台的军事节目,每天要了解一些军事信息才过得舒心;而二婆婆,则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他。二婆婆也曾在抗战中历经艰险、身上还有残留弹片,但是却非常开朗干练,有一次在家里拍全家福,保姆把相机拿反了,二婆婆就像个孩子一样咯咯咯地笑弯了腰。从延安结婚到携手百年,这对革命老夫妻让我们看到了太多优秀品质和人生智慧,在他们身边的时间虽短,但总有一种温暖的力量在我们心中不断蔓延。二爷爷98岁那年,已经不大认得人了,但当我带着2岁的女儿圆子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突然慈祥地笑着俯身亲了亲圆子的前额,眉宇之间全是亲情的柔软……
让我感动和自豪的是,家族里的爱国之情,代代相传。抗战期间,外公还是一名学生,学校校长要他带领童子团和日本人踢一场足球,他一气之下带领大家赤脚上阵、与日本人踢成平局、狠狠打击了日本人的嚣张气焰;外公的大哥大嫂,在抗战胜利后,又先后送5个儿子参军——我的二舅曾任沈阳军区某营教导员,三舅在兰州军区参与卫星发射基地的工作,五舅曾任沈阳军区某团少校,六舅曾任沈阳军区工程兵部军医,七舅被兰州军区派去参与唐山大地震救援……一家子普普通通的军人,一家子军人作风的传承。
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当我把《中国妇女》这本1939年创刊于延安的优秀杂志介绍给二舅王学元、希望他能为大家讲一讲老一辈的抗战故事和家族精神传承时,这位70多岁的老教导员在电话那端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末了,他说:“纪念,是为了更好的明天。中国现在富有了强大了,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历史,都要牢记老一辈的教诲,爱国护国、居安思危!”
相关新闻

黄晓薇:营造欢乐祥和平安过大年的浓厚氛围

黄晓薇以视频方式出席香港妇女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

全国妇联为外国驻华女外交官和港澳台妇女举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专题宣介会 黄晓薇作宣讲

沈跃跃出席“保障儿童享有健康环境的权利”国际论坛并发言

黄晓薇: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