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好妈妈怎么当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本刊编辑部
要闻 2013-05-06 11:01:00

也许你没有特殊的人生,也许永远没有机会入选十大母亲,
并非含辛茹苦,不必蜡炬成灰,但只要你努力做自己,认真当妈妈,
用爱激活潜在的智慧和勇气,照亮自己,辐射全家,
你就够格被称为新好妈妈,
就像这几位妈妈——够勇气,够美丽,够智慧,够有趣……
 
时尚辣妈养成记文/李静文
 李静文,知名儿童摄影师,“微童星”互动文化传媒创始人
 
在我们妈妈圈儿里,有个词很拉风:辣妈。当我把微博签名改成“摄影师辣妈”时,有妈妈给我留言:我原来也想这么署名,可不敢。我想这有什么不敢,做得到就当得起。既然我是别人眼中的辣妈,也以辣妈自居,那么就“大言不惭”地说说我理解的新时代辣妈怎么当。
说到辣妈,传统概念还是觉得生了宝宝,体形依然姣好的妈妈是辣妈。这样的定义不免有些狭窄。身形体态,只是辣妈的一个方面,我见过很多体态丰腴,着装时尚,自信开朗的妈妈,她们散发着辣味十足的魅力。所以,新时代的辣妈怎是一个身材就能衡量的呢。
有钱,着一身名牌的,不一定辣,能把几十元的衣服搭配出感觉来,那才够意思。辣妈,一定是具有审美品位的女性,也许她的一身衣服价格加起来不足LV的拉链贵,却显示比LV耀眼的气质。
做了妈妈后,宝宝占去大量的时间,其余还要投给工作、家务等等,不过,千万记住,再忙也要抽时间修饰自己,一定不要让人们把妈妈与黄脸婆挂钩。都说生了宝宝的女人才完美,既然我们完美了,外表又怎么能残缺。勤快点,只有上得厅堂,才会博得老公的眼球,才能博得更多的眼球,赢得更多的自信。
对于新的知识和新的事物,一定要有学习精神。不要掉队,不要落伍,积极了解时尚流行趋势,使用比较流行的产品,能用流行用语谈论流行话题,始终透露出前卫感!读书、赏乐、绘画、摄影、写作、养花,至少有一项是坚持在做的。久而久之,它会帮你释放一种辣妈范儿,这个装不出来。即便没有魔鬼身材,不怕;即便没有天使容颜,不怕;但是千万不要没有气质,气质这玩意儿,一旦有了,终身受益。所以,无止境地内外兼修,辣出你的气质!
妈妈,已经不再是孩子、老公、家务的专属。新的辣妈,就是要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圈子,自己的社交,不管年龄多大,心理永远像姑娘时一样,依然有追求有愿望,可以尽情哭,忘情笑,Hold住青春,玩转火辣!
能上得厅堂,就能下得厨房。有自己的拿手菜,关键时刻,拿出来款待家人或友人,品酒谈人生,抒情洒豪迈!还有,好伙食自然管得住孩子的零食、老公的应酬,何乐而不为? 
和孩子在一起时,就像朋友一样,一起疯,一起“二”,扮演一个“姐姐”的角色,陪孩子重新长大一次,努力接受孩子的爱好,保持和孩子一起玩的活动,假如在必要时还能陪孩子一起打网游,那真是个出色的辣妈妈了。
  
我要做一个有趣的妈妈文/嘉嘉
蔡颖卿,台湾亲子作家,曾出版《妈妈是最初的老师》、《厨房之歌》、《我的工作是母亲——Bubu的安家之歌》、《在爱里相遇》等多部作品。
 
育儿即育己,我一直把“培养自己”看得比“培养孩子”更重要。在期待孩子有任何能力之前,我得先深刻体会或学习过那种生活;在培养出一个有趣的孩子之前,我想先做一个有趣的母亲。
我成为母亲后,一面总试图让自己过得很有活力,另一方面,找出所有可以传达有趣的生活细节来落实。归根究底,我们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求一种更好的生活,因此,不能本末倒置地不生活而受教育。
提起家事,大家会先想到烹调、缝纫或清洁之事,但我所想的并非这些,而是指一个人生活自理的所有能力,包含对衣食住行的策划、完成技巧与统筹的能力。能照顾自己,是一种层次的能力;能把同样的事做到心中感受趣味、结果有美感,就是另一种境界。这其中所包含的教育细节,就是我心中的生活文化。
我的孩子两三岁就参与不同程度的家事。我的用意很可爱和善,只想让孩子们很有参与感,热情地邀请他们加入我们真正的生活。当成人的心情够快乐,态度也正确的时候,将会看到孩子什么都能做,而且是热爱生活的小小艺术家。于是我们就在自然而然当中,成为他们热爱生活的引荐者。
我常带着孩子们从一个城市迁徙到另一个城市,当他们在新来乍到的异国迷路时,我并不露出任何心慌,而是告诉他们,你们能因此认识一个本来不会来的地方,有多么幸运。我试图告诉他们,安定不是在一地不动,安定是无论环境如何变动,你都有理解与适应的能力。
我就是这样,努力地在充满变动的环境里让家安定下来,在旅馆里设法开饭,在自营餐厅的厨房中过耕读生活,坚持让孩子每天在晚餐桌上跟家人相聚……在教育孩子的路途上,我试图让自己成为提供美好讯息和语言的活榜样;在充满滋养与喜乐的亲子之爱里,与孩子们同步前进。
教养不是一个寻找答案的过程。它更像铺路,得一天天、一寸寸地做;扎不扎实、平不平坦,得由自己的工作质量来决定。我常想,应该把说惯了的“教育”两个字倒过来说,要在“育”中“教”才会细腻自然,以“教”为目的的“育”,就非常紧张有压力。我想告诉天下的母亲,不要对孩子有不符年龄的期待,也不让他们有不符年龄的依赖。尤其在这个供给过度、喧扰频繁的世界,教会孩子们在“静”中体会、观察到动的美与力量,等于是为他们积累一项丰厚的生命财富。真正的幸福在随手可得的家常琐事里,忽略了在生活中耕耘,其他的追求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我做着多份工作,但再多的工作,都不如我看待自己是个母亲这么重要。因为天下有很多工作并不一定拥有创造性,当母亲就不一样,千百年来,每个时代都出现过许多有创意的母亲,把生活过得满足快乐,为社会养育出能负责任的下一代。没有一个工作能与它相比,又何况没有退休年限。因此当我成为母亲,被委以重任时,我产生了很大的荣耀感,我认为这是上天对我最有犒赏性的一部分。
 
我是后天好妈妈文/禹媚
禹  媚,作家,出版畅销书《我是路小丙》等。
 
随着儿子的日新月异,我这个当妈的也以缓慢的速度成长着:
我会换尿布了;我会躺着喂奶了;我会给宝宝把尿了;我会给他洗澡了,而且知道什么样的水温最适合他;我会唱歌哄他了,经过实践后发现他最爱听的歌是《蓝精灵》以及所有的凤凰传奇,催眠用的最佳歌曲则是《我爱北京天安门》。
几个月的哺育生活,把我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娇女,变成了一个能够独立带娃的妈妈。是的,我胖了,老了,一天只能睡几个小时,黑眼圈堪比熊猫,四个月没看一场电影,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以前总觉得有很多很多的爱无处安放,现在好了,我有了一个最最亲爱的小人儿,我可以毫无保留地爱他。一听到他的哭声,我就急急如律令地跑去哄他;而只要冲我一笑,全世界的花儿就在我面前绽放了。
我仍然坚持以前的观点:母亲不是天生的。
怀孕时我曾经抱怨说我妈不够爱我,马上引来板砖无数,一批正义人士立马冒出来说,母爱是女人的天性,等你做了妈就知道母亲有多伟大了。
时至今日,我终于做妈了,可是抱歉让诸位批判者失望了,我仍然坚持这样的观点:女人是天生的,但“母亲”不是天生的,而是女人后来获得的一种社会角色。正因为母亲不是天生的,所以女人在生育过后要学着去做母亲,包括学习怎样去爱、怎样先人后己,怎样尽可能地不那么自私。
在这里要歌颂一下神奇的母乳喂养。刚出生时,我扭头看看并不那么白胖可喜的娃娃,伤口的疼痛让我马上把关注返回到自己身上,我的母爱并没有马上被激活。小瓜瓜出生大约三天后,我感觉不那么疼了,终于正式开始哺乳。神奇的是,当他的小嘴用力吮吸乳汁时,我在那一瞬间爱上了怀里这个小婴儿,虽然他还是皱巴巴的。
出院后,我更成了母乳喂养的坚定执行者,为此甚至和婆婆、老公之间发生过冲突。我们家的小瓜瓜是个憨娃娃,让吃人奶就吃人奶,让吃牛奶就吃牛奶,尚在襁褓中的他还没有产生对母乳的依恋感。一开始我奶水不足,老公他们老担心宝宝吃不饱,一哭就抱去喂牛奶,他们无法理解一个乳母的失落感,作为一个现代懒妈,除了喂奶外,几乎连抱孩子的机会也没有,哺乳是唯一和宝宝亲密接触的机会。如果连这个机会也被剥夺了,我该到哪里去寻找一点点做母亲的存在感?
通往母亲的道路任重道远,需要日复一日地恒久付出和不懈耐心。正是在这恒久付出的道路上,那个啼叫着来到世上的小儿长大了,变成了妈妈最亲最爱的小心肝。付出得越多,你就越爱他。世上的玫瑰花那么多,小王子为什么单单对那朵玫瑰情有独钟?因为那是他的玫瑰,他的汗水和爱心,浇铸出了这世上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玫瑰。
最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当妈的也收获了成长。
自从有了个娃啊,我被迫变得坚强了。以前遇到困难动不动就想撂挑子,现在硬着头皮也要坚持上;我开始懂得付出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理直气壮地自私自利了;我不再抱怨生活了,即使年已三十一无所成,仍然感谢生活,让我父母双全娇儿绕膝。在做母亲之前,我对我妈是非常不满意的,对于我自己能当个好母亲更是不敢奢望。现在为了我的孩子,我咬紧牙关也要学着去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母亲。
在我心目中合格的母亲是这样的,她应该和孩子一同成长,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学会付出,学会体谅,学会坚强,学会宽容,学会爱。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并不是让孩子成为自己人生的附庸。合格的母亲首先得是一个合格的人,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和空间。
在生了瓜瓜四个月后,我听到了自己拔节成长的声音,我甚至迫不及待地想写小说了。有那么多梦想有待完成,有那么多恩情有待回报,苍天啊,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生命不止,成长不息。亲爱的瓜瓜,接下来的岁月,妈妈将和你一起成长。妈妈希望能是你近旁的一棵树,根,紧握在土里,叶,相逢在风里,每一天都在阳光和清风中快乐地成长,永无止境。
 
做妈妈,除了爱也需要勇气文/耳尔
 
耳  尔,广西科技出版社编辑,情感专栏作者
 
孩子还没出生,妈妈们可能都会祈祷:希望我的孩子健康又聪明;孩子一旦出生,每个妈妈的愿望可能就会变成:我要当个好妈妈。
为了当个好妈妈,我看了很多很多的育儿书,还结合自己的幼年阶段的想法,来感同身受地试着来理解孩子。只是希望,他能比当年的我更幸福。
虽然很多亲子书都说,教育孩子要扬长避短,可真到了开始实施的时候,总觉得一个完整的木桶,如果真的有一块木板是短板,那长的那块,再长又有什么用呢?我也不能免俗,虽然我家十一有很多优点,但是我还是觉得,他的缺点可能对他有很大影响。
十一从小就是一个内向、敏感还有一点点胆小的孩子。我常常给十一讲他小时候的故事:自己放一个屁,都能把自己吓哭了。每次十一听了都哈哈大笑。当然这个故事有点夸张,但很多事实表明,十一比其他孩子更怕生,更慢进入状态,也更容易受伤害,而且,还有一点点的自卑。
后来我慢慢分析,怕生可能是他的个性使然,毕竟我和他爸爸都不是那种很快融入环境,见人就自来熟的那种人。但自卑或者胆小,不管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吧,是一个大问题。
一个小小的男子汉,最需要的,可能就是勇气。一个人有勇气了,就不会怕。但孩子的勇气,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的却是家长的勇气。
记得他两岁的时候,站在一个台子上,喊:妈妈,抱!我说:自己跳下来吧,你可以的。十一不敢,我就拉着他的手,看他跳下来。小小的成功刺激了十一,跳了两次以后,他决定自己跳下来。旁边的爷爷奶奶出于安全考虑,一旁喊:千万不要跳,摔着怎么办?这个时候,我的勇气是违背老人的意思,十一的勇气是听从自己的内心。他成功了,虽然跳下来的时候摔了一个屁墩。但之后,他开始一次次地挑战自己,曾经,他从一米八的高台上稳稳地跳了下去,然后很骄傲地拍拍手,那个有点自卑的小孩,已经不见了。
十一4岁的时候,我们经常早上去晨跑,在一条大马路边上,有一个七八米高的斜坡,坡度高达75度,好的是每块石头上都有一个坑,可以用来攀爬。十一问我:妈妈,我能从这上面爬上去吗?我激烈斗争了一会儿说:可以,小心点。
马路上,上班的车川流不息。看见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在上面路边的坡上努力地爬着,尤其是当脚一不小心踩空的时候,当妈妈的心,也跟着一下子掉了下去,悬了起来。不到10米的路程,十一爬了可能不到一分钟,但我在旁边看着,好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如果,他真的从上面掉下来了,怎么办?
当他爬上去的一瞬间,我两腿都发软。旁边晨练的一个老爷爷问:这个孩子几岁?我说:4岁。老爷爷只说了一个字:行!
前不久,他和三个好朋友在一起玩,一个又高又壮的男孩,外号小霸王的小男孩过来欺负他的好朋友,其他小朋友都跑了,只有十一站了出来,和小霸王打了起来。最后,十一用他的“武功”征服了小霸王。
后来,爸爸问他,面对小霸王的时候,你怕不怕?他说,不怕,因为我知道他的弱点。
现在十一六岁半了,遇到不熟悉的人,他还是不会主动打招呼,不会主动说话,也不会主动融入一个集体;别人无意的一句话,他还是会难受,会哭,但我知道,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一个男子汉了,只是这个男子汉,还有点铁骨柔情。
 
新好妈妈圆桌
尹建莉,超级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中国妇女》:说到好妈妈,好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多年来盘踞各大图书排行榜的榜首,这背后是每个女人渴望当个好妈妈的需求。好妈妈的标准应该一直是在发展的,能谈谈您对新好妈妈的标准怎么看?  
尹建莉:当个好妈妈是一辈子的事儿,要让我以简短的语言来概括,我觉得有两点。做到这两点,受益的不仅是孩子,更是你自己。
首先,好的婚姻关系像好空气一样,对孩子影响至深,好妈妈首先应该学会和配偶相处。婚姻的幸福与不幸福,小部分取决于选择了什么对象,大部分取决于婚后的相处态度。1.不要成为丈夫的经济负担,哪怕赚得少,也要有自己的收入。因孩子尚小,暂时做几年全职太太可以;如果想一辈子做全职太太,40岁以后再考虑。不要认为做全职太太,有很多的时间去管孩子就对孩子更好,和孩子相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2.不要有改造丈夫“坏习惯”的想法,也不接受被丈夫改造。即使是夫妻,也要各自葆有相对独立,彼此接纳比改造更可取。要让家庭的空气和谐松弛,而不是僵硬紧张。
其次,要坚信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孩子成长得好不好,不要靠上帝,要靠自己。所以“新好妈妈”最重要的特质之一是善于学习。当代,养育孩子这件事人们已做得越来越精细,越来越专业了,与其说是个拼爹时代,不如说是个拼娘时代。家庭教育这件事,做对了,四两拨千斤,孩子出色父母幸福;做错了,累死父母,坑了孩子。学历高、专业精不等于在育儿问题上也是行家里手,有些学历低、工作糙的妈妈同样能成为好妈妈。好与不好的区别就在于,谁做得更接近教育科学。高质量的母爱不全然是一种自然行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社会行为。不自以为是,多学习、多请教、多思考、多用心,是接近教育科学的最好途径,也是做个新时期好妈妈的最重要捷径。
 
阿达丽 ,儿童心理专家,晨帆心理中心主任,畅销书《培育阳光宝宝》作者
 
《中国妇女》:阿达丽,您作为亲子关系的心理咨询师,每天面对的可能都是来求助的妈妈。这些妈妈也并非不好,只是在当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点问题。您对这样的妈妈有什么样的忠告呢?
阿达丽:一般情况下,妈妈们都会把“我一定要全心全意去爱我的孩子,我要时时刻刻照顾好我的孩子”作为自己的标准,殊不知,这个标准和“完美”几乎同义,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是不可能做到的。我在咨询室里经常会听到妈妈们用成为“完美妈妈”、“优秀妈妈”、“称职妈妈”来要求自己,并为此焦虑和自责。那么,到底哪个才是正常、合理的要求和状态呢?
在我眼里,妈妈必须要先称职。所谓称职就是要能承担起养育孩子的基本职责,能承担起孩子最基本的生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比如现在炒的火热的母乳喂养、谁来带孩子、如何陪伴孩子等都属于最基本的育儿职责,是无须讨论和争议的,更不该为这些本能的事情去纠结。
说到优秀,则是建立在称职妈妈基础之上。可是何为优秀,至今没有评判的具体标准。世俗的标准一般会用孩子的成绩、将来是否考入名牌大学、是否有高薪的工作来衡量,而如今,这条标准则更加多元化、增加了很多符合人性发展的含义。
我认为孩子能否优秀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妈妈要想成为优秀的母亲,自己要先打理好自己的一切,成为一名优秀的健康人、社会人。至于完美,妈妈们就不要追求了,因为世间任何人或事本身就无完美可言,只是相对的。如果能做到称职、然后尽量去做到让自己优秀,就已经是妈妈中的极品了。
同样作为妈妈的我,因为工作性质,在接待了很多家庭之后,想和妈妈们说点私房话,那就是:在你的心里,除了要有父母、伴侣和孩子之外,还有三样东西一定不能缺:身体、知识和朋友。因为这三样东西是自己可以掌控的,能真正属于自己,靠自己的努力能经营,能做到不离不弃的。
身体是本钱,大家都懂,但是有了孩子后能懂且能坚持健身的就不多了;而知识,不仅能让你在需要的时候获得一份收入或工作,更能让女人变得既不肤浅也不张扬,既不过于保守又不过于小气,不媚俗不媚雅,有自己独特的格调。如果能有某一方面的专长,那就更好了。而朋友,是一个社会人的支持系统,是一种资源,是不能缺失的。所以要想走得顺畅,妈妈们一定要把自己已经忽略或者抛弃的好朋友再捡起来。
尝试着先改变自己,你会发现,你身边的一切都已被你感染,为你而变,当然包括你最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