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一斤母爱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刘纯
婚姻与家庭 2014-05-12 09:40:00

“来一斤母爱”,是石家庄小伙子孙宇儿时与母亲的一句玩笑话,如今他却再没有机会说给母亲听了……几年来,他不停地追忆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光,画成一本给妈妈的独白绘本。

第一幅漫画是向妈妈道歉

1990年出生的孙宇大学毕业了。就在毕业前夕,他拿到了那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绘本《来一斤母爱》。抚摸着新书,这个一米八三的小伙子沉默良久,突然放声大哭。妈妈,是否听到了儿子四年的声声呼唤?

妈妈叫房倩,生前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孙宇的印象里,妈妈好强不服输,爱美却从不敢买贵一点的化妆品。而孙宇自己却是个经常让妈妈担心的孩子,调皮、倔强、叛逆、学习不好,常和妈妈“闹翻天”。“我从小就喜欢画画,经常临摹喜欢的画,还会自己编故事,画出来。可妈妈希望我能考个好大学,只把画画当成兴趣。”妈妈“望子成龙”,5岁,就将他送进英语培训班;7岁,让他学绘画;上小学,每天下班后陪着他写作业。他贪玩,心里总有埋怨,不高兴的时候就跟妈妈吵架,还会躲到妈妈找不到的地方,故意让妈妈担心、着急。

上中学的时候,他越发叛逆。有一次,和妈妈吵架,怒火冲天,嗓子都喊哑了,而妈妈却静默了,转身出了门。“我待了一会儿下楼去玩,在楼道里遇到回家的妈妈,我故意别过头不理。等我玩开心了回到家,妈妈笑着递给我一杯酸奶。我才知道是妈妈特意去买的,是她作为母亲对孩子不懂事的一种妥协。”

虽然年少懵懂,他还是感到了深深的愧疚,他拿出笔,画下了那天的情景,还在后面写下:妈妈,对不起。

多年后,孙宇在整理画稿时翻出了那张已经泛黄的画。妈妈永远都无法知道儿子曾经有多么懊悔了,当初,为什么不能对妈妈说一声对不起呢?孙宇的心中是难以排遣的思念和后悔。

上中学后,孙宇开始寄宿,每学期回几次家,他觉得简直太享受了,那是他从未有过的“自由”。回到家,他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妈妈问,你怎么不跟我说说学校里的事?换来的只是沉默。他可不知道,这样的“自由”让他错过了多少与妈妈相聚的时光。

高二下学期,他接到爸爸打来的电话,语气轻描淡写,儿子,你妈妈最近动了个小手术,如果有时间,回来看看。孙宇吃了一惊,什么手术?电话那头的爸爸“轻松”地告诉他,没事,小手术,已经基本好了。孙宇放下心来,很快就把这件事忘掉了。

这年寒假,孙宇发现,妈妈时常呆呆地看他的背影,他刚一回头,妈妈立刻慌乱地转过脸去……那些日子,他依然痴迷画画,把文化课丢在一边,每天在课堂上画,回到家里也画,成绩直线下降,惹得妈妈着急担心。

再不认错就来不及了

那年,孙宇计划去北京参加艺考集训。爸爸说,儿子,你能不能不去北京?这时候还是不去为好。此时的孙宇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他几次给家里打电话,妈妈的声音都有气无力,而且越来越嘶哑。他害怕了,只想逃避这一切。他问爸爸为什么不能去集训,因为明年年初就要考试了。爸爸欲言又止,最后告诉他要跟妈妈商量一下。商量的结果是,爸爸给了他两万元的集训费,对他说,你妈说,你的考试要紧,你去吧。我们也要去湖南,听说张家界的风景好得很。

2009年3月,孙宇的考分达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艺考线,他激动得第一次拿起电话准备给父母报喜。然而,爸爸的电话打来了,儿子,你到石家庄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来,你妈妈在这里等你。

在病房外,爸爸告诉他,妈妈得了肺癌,已经两年了,因为怕影响他的考试,一直没有告诉他……他这才知道两年前的那个“小手术”已经宣判了妈妈的绝症。而且他去北京参加集训的钱也是爸爸借来给妈妈治病的,他们到湖南也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求医!他在京期间,妈妈经历了痛苦的化疗,但体内的癌细胞还是扩散了……

孙宇跑进病房,病床上的妈妈脸肿得连眼睛都睁不开,四肢却骨瘦如柴。这是我的妈妈吗?孙宇扑通一下跪倒在母亲的病床前,背过脸去,泪如泉涌。妈妈极度虚弱,已经坐不起来了,但听到儿子带来的好消息,还是艰难地露出笑容。

这天中午,孙宇守在病房里陪了妈妈一个小时。他给妈妈擦脸,给妈妈喂牛奶,和妈妈絮絮地说了许多话。妈妈很高兴,却坚持把儿子赶回了学校,因为就要高考了,妈妈希望他回去努力。

临走,他给妈妈留了一封信,嘱咐爸爸一定要念给妈妈听。信里,他细数了自己背着妈妈干过的“坏事”。从来没跟妈妈说过对不起的他已经知道,再不认错,就来不及了。信中说:“从来都觉得母爱是理所当然的,从来都是被别人欺负时才想到叫妈妈来替我出气,我没有做过太多让你骄傲的事,你却常把骄傲挂在嘴边……”

仅仅两天后,一位同学递给孙宇一张班主任签过字的请假条说,你家里出了点儿事,赶紧回去看看。“那一刻,我就知道,妈妈不在了。”孙宇说。

失去妈妈的那一年,孙宇18岁。

用漫画将妈妈“复活”

孙宇考入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他总是思念妈妈。“我妈妈属兔,2011年就是兔年,我突然想用漫画把我和妈妈在一起的故事画出来。”

他开始动笔创作。回忆和妈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让他心如刀绞,常常一边画一边流泪。“我答应过妈妈,等到学会画画,一定为她画一幅画,但从来没有做过。”这成为孙宇最大的遗憾。

两个月以后,53幅漫画完成了,从起草脚本,到手绘,最后用电脑着色……漫画按时间顺序,记录了他从3岁到18岁和妈妈之间最美好的回忆,以及他想对妈妈说的话。

“初中时,爸爸妈妈带我出去玩,我口渴了,妈妈跑着去一个冷饮摊给我买水。看着妈妈一手递钱一手拿水的样子,我也拿出一张十元钱,模仿妈妈买水的样子,对着妈妈说:‘给我来一斤母爱’,逗得妈妈哈哈大笑。”当初的一句玩笑话,成了这部漫画集的名字。

简单流畅的线条,有些灰暗的色调,还有质朴的旁白,一个关于母爱和成长的故事娓娓道来。

“每次趁你不在家就偷偷打开电脑,听到上楼脚步声又马上回到写字台前,装出一副乖巧的模样。

我想要的东西你没有给我买到,我就给你搞破坏,那时我的淘气与无知一定很伤你的心吧。

后来的某一天,妈妈的头发不见了,曾经那么爱美的妈妈是不是心情很低落,我不知道,也没有问。

我站在时光的这一边,用我剩下的余生,对她行注目礼。

我叠好一只纸飞机,想要送给你,可飞出去才发现,它也不知道你在哪里……”

手绘完成,孙宇首先传给爸爸看。很久很久,爸爸从QQ上传过来一句话:你用这种方式表达,我很欣慰,你长大了。

同学们鼓励孙宇把这些画发到自己在人人网的相册里,立刻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很多人潸然泪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

2011年5月,《来一斤母爱》参加新闻出版总署牵头主办的“原动力”新媒体原创动漫大赛,网络投票数名列第三,被上百万网友在微博上疯转。

2013年母亲节前夕,《来一斤母爱》出版,漫画由原来的53页增加到160页。不到半年时间,两次加印,售出近数十万册,并且获得了台湾的版权。

如今,孙宇在南京一家公司从事设计工作,有了女朋友。爸爸也组建了新的家庭。生活仍在继续,孙宇在成长、成熟。“我想,这也是我妈妈希望看到的。五年前,妈妈离开了,我孤单地画着漫画;现在,我用漫画将妈妈‘复活’,以后有她的陪伴,我要幸福地绘制未来的生活。”

母爱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