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自我“满格”,再为家充电

来源:中国妇女作者: 口述/黄晓红 采访、整理/稻香
婚姻与家庭 2021-03-15 11:23:18

image.png

寒假期间,“神兽”无处安置,职场爸妈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亲子关系又临“大考”。后疫情时代,父母如何见招拆招,“维稳”亲子频道?如何化解家庭矛盾,维持家庭的绝佳温度?

进门后的前5分钟,是家中吵架高峰时段?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是全家人本季的心情晴雨表?书到用时方恨少,家到忙时透底线。若你们也是一对得过且过的寒号鸟和喜鹊,都懒得做窝,“等明天再说”,那么别指望能随时停靠在温馨的港湾,及时为家庭大后方“充电”、让爱“满格”才是正事——这里有套家庭修葺滋补良方,待领取。

黄晓红 美国阿兰特国际大学加州专业心理学院临床心理学博士,资深心理创伤治疗专家,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婚姻与家庭专业委员会委员,著有《画中有话》

日拱一卒,建立相互倾诉的家庭文化

幸福的家庭,都是有温度的——有爱有包容有理解,更是功在“日课”。别等到出了问题再相互埋怨,家庭成员之间要达到高度的相互理解,日常就要建立一种相互倾诉的家庭文化,最好每日走完一套家庭保养流程。比如,每日打卡一套爱的功课,其功力不亚于每天敷一次面膜。

我每天早上起床都会独自冥想一会儿,然后从肩膀到手臂,从大腿到小腿,全身自拍。很简单的动作,却能让人身心舒展、释放压力。即使是上班族,每天坚持几分钟都有很好的效果。

每晚睡前我也会和孩子、爱人互拍,说声“我爱你”。按摩、搂抱等亲人间身体上的亲密触碰会带来奇妙的力量,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拍一拍,能够建立一种更好的情感连接,这就是爱的能量。我有一儿一女,他们很小的时候,我就抱着他们玩举高高、枕头大战,跟他们打成一片。现在长大了,我们还可以勾搭肩膀地一起走在街上。不用说教,他们不仅能由此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力量,更明白无论任何时候,父母都在背后支持。

晚饭是家人间相互倾诉的好时机。试试放下手机,全家人一起聊聊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给心灵充个电。

父母的情绪管理并不是“不能冲孩子发脾气”一句话那么简单。作为家长,我们也承担着很大的生活压力,同样需要被理解和关心,需要表达和释放。所以父母的压力和不快也不妨给孩子们分享下。有一次,我拿着朋友送的一瓶高度白酒坐地铁,保安不让我带进去。我想让他代我保管,办完事再来取,也被拒绝了。当时打车又来不及了,我只好现场丢弃,我把当时的遗憾、沮丧全告诉了孩子。

我有时会去大学讲课,一站就是7个小时,晚饭时我也会“撒娇”告诉孩子们“我今天好累啊!”所以,我经常说,我们要做个“嗲爸妈”,而不是什么都自己扛的超人爸妈,这样,孩子从小就能被培养起责任感,知道如何关心爸妈。从轻松说小事起,相互倾诉的家庭文化就建立起来了。

小小仪式感,“坐下来”解决问题

一个健康的家庭,夫妻关系必然高于亲子关系。你们不是只有孩子,你们还有更重要的彼此。即使身为父母,无论生活多么鸡飞狗跳,夫妻也一定要保留“夫妻时光”、“约会习惯”或者能“坐下来聊聊”。哪怕只是一起看场电影,煲一个20分钟爱的电话粥,都能释放压力、平复心情。

当父母把自己的情绪层层过滤,就不至于发生“踢猫效应”——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灰色的情绪原来会大面积的传染,优秀的父母知道如何把情绪管理好,不波及到孩子。

在触碰孩子的问题前,先和爱人互相关怀一下,“你今天的心情是什么颜色的?”如果能先把彼此关心到位,彼此做做心理按摩师,进行一番情感建设,比如,回家先给对方一个温暖的拥抱,进门先笑再说话。剩下的许多问题,至少在态度上,就解决了一半。我们不是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缺乏面对问题的能量——常常自身缺爱,油量告急,却还“被迫营业”,被要求再开1万公里。可想而知,多么“压力山大”。

而当孩子犯错误时,也不只是吼吼就可以,而是应该前两次温馨提醒。第三次就要求孩子坐下来解决问题。因为“坐下来”本身很有仪式感,一个简单的动作,会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知道要严肃对待。

我儿子上小提琴课总是忘带琴,第三次我就请他坐下来,先了解原因。儿子当然会有很多理由,我不打断,让他说完,然后一起讨论有什么方案可以解决。结果儿子发明了一个好玩的记忆法。因为每天早上都要梳头,他就用小提琴的弦把头发拴住,早上梳头他就想起头发和小提琴的这样有趣的链接,而不需要很痛苦地记住,后来他再也没忘带小提琴。

尊重孩子的意见,给他们做选择的机会。从孩子三四岁开始,我们全家就开始轮流决定每天吃什么。无论是中餐还是被称为垃圾食品的汉堡、炸鸡,我们都会真的采纳。

“天不会塌下来”,会为亲子关系打下牢固基础,今后再进行沟通时,孩子的接受程度也会更高。

叙事疗法,重构你的生命故事

我们经常说,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大人。而一对眉头紧皱、心情灰暗、活在悲剧氛围中的父母,很难点亮孩子。对于背负了太多太多的中年人,不妨尝试一下叙事疗法,重述自己的生命故事,让潜意识意识化,看透“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也重新看见自己的可贵和意义。

我有个来访者称,没人爱她。前夫离弃她,两个女儿蔑视她,就连家里的狗好像也给她脸色看。她说她没有半点成就,人到中年,只守着一份味同嚼蜡的工作,忍耐着得过且过的日子。她觉得自己是个坏母亲、当不好妻子,没有自我。

我问沉浸在抑郁情绪中的她,“假如你是奥斯卡金像奖得主,你会说什么?”“什么?”她如梦初醒,不解地望着我。她想了想说,“会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两个女儿和哥哥吧。”我请她逐一介绍她心目中的每位重要人物,以及她感激的原因。

我又问她,“你有没有想过,假如你是个歌星,他们都有可能成为你歌迷会的会员?”一向热爱唱歌的她听了,脸上出现一个难得的笑容,好奇地问,“我的歌迷会?”“对,你不仅可以拥有自己的歌迷会,而且你可以决定歌迷会的入会资格,以及会员资格的升降。”随着叙述治疗的展开,我们进入“会员重整”的阶段。

“假如你的父母看见你这么努力地解决现在的问题,你认为他们会说什么?为什么?”我问。“他们会觉得理所当然。而且会说我做得好。因为他们一直为我骄傲,并默默支持我。小时候,父母总喜欢叫我‘小公主’,他们觉得我又漂亮又聪明,因为很早就到寄宿学校读书,他们还觉得我很独立……”

从对话中,她的小公主特质,越来越意识化。我继续追问她这些特质的历史,以及生命中其他知道她这些特质的人。在不断探究中,她重新发现了很多“失散”了的优秀特质。凭借这些特质,带出希望,令她觉得可以对“问题故事”中的负面结局,重新编写。

重新审核“歌迷会”会员的资格后,她决定提升父母和女儿们的会员资格,撤销前夫……通过“会员重整”,剥离标签,她的生命有了新的叙事角度。除了鼓励她组织“歌迷会”,我还帮助她确立了自己的“歌星”地位。就这样,她发挥特长,唱出了自己,也唱走了抑郁。在歌声中,她和女儿们的关系也不再剑拔弩张。

无论叙事、音乐、绘画、戏剧、书法……都是行之有效的艺术治疗方式。今天的父母们在快节奏压力大的生活中,如果只有工作和孩子,没有自我愉悦支撑,可能很难长期“扮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中年人。

记得,“功夫在诗外”。喂养一个快乐的自己,先能发自内心的微笑,再收拾一地鸡毛,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