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并非“小”事:弄清“舍”与“得”

来源:中国妇女作者:文/梁熠
家叙家议 2021-07-13 15:04:29

image.png

找到热爱所在,才是孩子能飞得更高的关键


很多父母在《小舍得》剧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看着三个家庭经历了各自的挣扎和焦虑后,又各自走向了释然和希望,影视作品可以按下快进键,但现实中,更多家长仍难以走出困惑。一位网友说,“我很羡慕米桃妈妈,也很向往欢欢妈妈,最终却只能成为子悠妈妈。”


在讨论家庭教育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意识到:作为父母,我们有什么,孩子就会得到什么。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继续讨论,现在的孩子,最需要“得到”的是什么,家长们,又应该怎么取舍。


image.png

梁熠 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舍”去旧焦虑,换“得”新觉察


现在的家长最显眼的标签就是“焦虑”。尽管很多父母都明白,不要“焦虑”,更不要把自己的焦虑转移、投射到孩子身上,但做起来实在太难。他们一看自家孩子的分数,一想别人家孩子正在日夜奔跑,内心的焦虑、担心、恐惧、抗拒……就悉数涌起,因此,哪怕只是一次“成绩下降”,也意味着“整个世界都要崩塌”。


既然焦虑真实存在,无可避免,那么我们不如从中找到其合理性和利用价值。


现在青少年的父母,大多还是从资源不够富足的时代成长起来的,最在意的便是“赢过别人”。物质的匮乏、资源的不足、竞争的输赢动辄关乎生活和命运……带着这份焦虑的父母,自然信奉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仅心甘情愿地苦自己,也狠下心苦孩子。舍得这份苦,是为了换得竞争胜利之后的那份甜。这份甜,通常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更高的地位、大多数人认为的更好的生活。


所以,如果只是批判、否定父母的“焦虑”,又或者只是教育父母放下“焦虑”,话语正确,但毫无意义。当一代人正是被焦虑催促才活下来、富起来,这种焦虑便像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武器,不是三言两语便可让人“放下”的。


但是,时代的确变了,“心理健康”这个词,正在频繁地被家长、学校和社会提起,并日益关注。


“子悠”和“欢欢”们,享有衣食无忧的生活条件,却好像并不快乐。小小年纪,他们就开始厌学,甚至抑郁……即使长大了,进入社会,他们也开始主动选择“躺平”,或以“废物”“佛系”自居。那些从小被“鸡”的娃们,也许早早地就拥有了让人艳羡的简历,却也过早地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父母焦虑地想让孩子“赢”,但孩子在疑问:“我为什么要赢”“我的一生难道就是不断地竞争”。父母焦虑孩子没有得到或者失去了一些资源,但孩子可能觉得很荒唐:“得到了又如何?”“失去了又如何?”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需要的不再是“成王败寇”的鸡血,而是“我是谁”和“世界真有趣、活着真好玩”的意义感,是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和快乐。


子悠喜欢观察他养的蚂蚁,欢欢喜欢唱歌……在父母眼里,它们的意义可能取决于“这些活动能不能帮助升学”,但在孩子眼里,这本身就是生活的意义。


这个时代不再只欢迎“做题家”,不再必须“流水工”,一方面,它让竞争异常激烈,普通的“成绩好”已经不足以成为决胜的标准;一方面,它也提供了更为多元的社会环境,给予了我们做自己的空间。


当我们“焦虑”时,先想一想到底在焦虑什么,它是家长的焦虑还是孩子的焦虑?再看一看,我们的孩子,正在面临着怎样的一个新时代,我们沿袭的那一套价值标准,又是否真正适用于孩子。不要过早扼杀了孩子感受快乐和热爱学习的能力,最后得到的不过是一纸成绩单和病历本。


“舍”去眼前输赢,换“得”长久发展


抛去我们自身的焦虑,去发现孩子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只将目光放在孩子的小学、初中、高中,还要看到他们成年以后的环境和心态。答案很明显: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变化的社会,任何单一、外在的价值标准,都不是稳固的一成不变。


一时的赢,带来的也大多是短暂的“辉煌”。只有自身具有的能力,才能让他生存、生活得好。换句话说,我们需要的不再是成绩单,而是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之配套的,还有孩子的自主性、意志力,以及自我价值感、情绪觉察和调节能力等等。


我曾接触过一些来访者,他们大多二十几岁,从外在条件上看挺圆满,他们有一份令人向往的工作,收入处于中上水平,智商和能力也很高,但是,他们普遍存在着焦虑、空虚、迷茫和抑郁的情绪。


有一位来访者跟我说,他考进某大公司之前,一直以为上班之后,既能经济独立,又能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可以去做一些父母一直不让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一定很开心。但是,当他一切如愿以偿,也真的去做了那些事情后,结果,他却觉得“一切不过如此”。


还有一位来访者,从小到大一直很优秀,但是读研期间,突然“抑郁”了,以前做什么都想着力争完美,现在却常常连床都下不了,明明知道自己该起床、该去完成自己的任务,但就是感觉没有力气,无法控制自己。


有的人成了“做题家”,一旦遇到“做题”之外的挑战,就一蹶不振;有的人即使一路都在“赢”,却越来越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


那么,有没有正面的例子呢?我一直关注的一个零零后何同学,是一个热爱数码产品的大学生。他一直很喜欢拍视频,还为此将自己的房间贴成了纯黑色的背景。除此之外,他还买了很多拍视频需要的设备、道具,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父母虽不能理解,却一直是支持的态度。


如今,何同学已是百万粉丝的视频博主,不仅早已收到了好几份工作录用通知,还和苹果CEO库克进行了线上访谈。他发布的视频动辄万转,有一条视频还得到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转发。


为什么他会同时得到年轻人、市场和官方的喜爱和赞赏?


答案是他真的热爱,这份热爱,让他有动力去研究、关注纷繁多样的产品,也让他拥有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创意和态度;有了属于自己的声音和独特的表达,所以,他拍出的视频不仅形式上充满美感,内容上也独一无二。


他不避讳拍摄视频带给他的困难、挑战和焦虑。那些作品令人惊艳的效果,背后需要千百次的重复;他想表达的内容,成本和代价都十分高昂;而最让人焦躁的是,这其中还有大量枯燥、重复、耗时费力的工作。与之同时,关注者的增多,也带给他更大的压力。


从某种意义上,父母们的担心是对的:生活,从来也不容易。即使是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追求自我,也绝不意味着一路坦途轻松而为。但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孩子才需要锤炼综合能力:对世界的好奇心、对生活的探索欲;能够感受快乐、能够找到自己的热爱所在;还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愤怒、悲伤,懂得关爱自己。这些难以被量化、难以被测试的能力,才是孩子们能够走得更远、走得更好的关键。


有的父母依然相信,“舍”去孩子童年的快乐,就能“得”到成年的无忧;“舍”去孩子的心理健康,就能“得”到竞争的胜利。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得到的只会是“空心”麻木的躯壳;无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最惨痛的代价,可能是孩子的生命。


最后,让我们回到开头那句话:作为父母,我们有什么,孩子就会得到什么。当我们心怀焦虑的时候,孩子一定会感受到我们的焦虑;当我们心存不安的时候,孩子一定也会不再信任这个世界。


同样,当我们快乐、自足地生活,为我们自己的目标坚定前行的时候,孩子也一定会爱上这个世界,找到自己的目标。


所以,舍得关爱自己、成长自己、满足自己:那么,我们的孩子也会爱上自己,真实自己、丰富自己、锤炼自己。这才是父母最应该让孩子“得”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