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远琴音中潜心静修
习古琴是古代文人雅士的必修课,也是当下职业女性放松身心、安神减压、提升自我修养的一种常学乐器。
以琴养心 七弦上的心性之美
口述/杨璐萌 采访整理/王婕
杨璐萌 中国青年一代古琴演奏家、教育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古琴演奏方向特聘讲师,中国琴会副秘书长,中国琴会常务理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古琴社会等级考试委员会考官。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五音六律十三徽,古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自古有“左琴右书”之说,是古代文人雅士的“必修课”。古琴琴声穿越三四千年而来,余音袅袅不绝。而习琴也成为当下职业女性放松身心、安神减压、提升自我修养的一种常学乐器。
古琴历史悠久,堪称世界音乐之最,可它弹奏的技巧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掌握。很多人习琴的念头一闪,便急着动手。其实,想学古琴,首先要做的便是去感知它,知道“琴为何”以后,才能明确自己要从琴中如何寻到所需。
习琴不同于写字、画画那样可以自学,找一位责任心强的老师领进门是很有必要的,老师会教给你需要掌握的要领,大大缩短你的学习过程,少走弯路,快速进益。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高度的琴桌和琴凳,弹琴时需要沉肩坠肘、腋下微合、臂腕掌平、力贯指尖,形正方能音正,刚开始学琴的人一定要请专业人士多加指点。
古琴入门较为简单,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学习,初学者也能通过学习、摸索和反复练习有所收获。弹琴十遍、百遍、千遍……在循环往复中你的认知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明显的变化。孔子弹《文王操》,一遍一遍,弹了很久,才将曲中所蕴含的意念全部感知。现在的人多讲究量化,一味追求“我已经掌握了多少首曲子”,殊不知,这是在“耗费”精力。只有细细钻研,不断咀嚼,古琴才能真正走进你的内心。
五音对五脏,古琴是一种用来磨合心性的很好的道器,对身心都是滋养。右手是音的源头,左手控制着声和韵的变化,两手配搭,得心方可应手。内外兼而有之,人琴才能融为一体。弹琴中,需要调整好气息,手指收放的力道配合好均匀的呼吸,心手相依,慢慢地,便会从“不自然”到“自然”、“自然”到“超然”,最终完成内心的表达。
市面上的古琴价位不等,普遍偏高,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要急于买琴,如果可能,可以先去借或租一把可用的琴,尽量少花钱。只有确定自己真正能安下心来去学,再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去买一把合适的琴,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琴负责。
古琴琴音沉静古朴,声音较小,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沉下心来,找对了感觉,心性才能有所养。女性习琴,多思多虑的性别特征会对习琴造成一定的障碍,总担心弹不好,总担心问题绕不过去,就会让心牵绊住手。就像头发打了结,要梳通不能用力过猛,而是要一点点贯通理顺,死结才能打开。习琴也如此,先把心调理顺了,手上自然也就通了。
擅操琴者,借琴交流,听其琴音如见其人,借于琴而读懂人,既对自身有所助益,这其中也巧妙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沉心静气,以琴养心,方能体悟到七弦上所养成的心性之美。
唯有妙音入梦来
文/王娜
与古琴结缘源于一场梦境。梦里古琴琴声如泣如诉,我听得如痴如醉,醒来后第一个念头便是:我要学古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只有七根弦,体积相对较小,重量轻,女性也可以轻易拿起。因方便携带,常常成为古代文人墨客访友、出游随身携带的必备物品之一。由于古琴有它特有的“减字谱”和识谱方法,即便没有任何乐理基础的人也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这些,都是促成我学习古琴的重要缘由。
学古琴,不仅仅是掌握一门打开音乐之门的技艺,更是陶冶身心,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一个重要入口。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工作、生活压力较大,人人都想寻得一个合理疏解压力的途径,而习琴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琴曲有着清雅、悠远、舒缓、中和等特点,乐曲由指入耳、由耳入心,能让人全身心放松下来。而练琴过程中的坐姿、肩肘与手腕、手指的配合与运用,又可以对工作中形成的颈椎等职业病有一定的缓解,此外,弹琴时还需要控制好气息,合理的气息运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调理我们的身心。
欧阳修就曾写到“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於友人孙道滋,受宫(五音之一)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由此可见,弹古琴可以治疗“幽忧之疾”,闲时抚琴一曲,可以排解郁结于心的烦闷与忧愁。
时至今日,随老师习琴已有两年了,自身的变化还是很喜人的,也是能让自己明显感知到的,对人对事,我变得更有耐心了,心态也变得更加平和了。于我而言,净手焚香,端坐于琴桌前与琴曲来一场对话,已成了每日里最期待的事,偶有出差数日不得抚琴,大有“一日不见心生尘”之感。
古琴的妙处非弹者无以言之,愿更多的爱好者得以识琴、习琴,与琴为伴,享受妙音入耳、入心、入梦的难言之美。
名家点拨
初学者如何有所进益?
对于初学者来说,每日练习时间因人而异,没有定法。乐感较强者,一天一小时足以,当然人与琴磨合时间越长越好。练习半年到八个月,就会初步定型,可以熟练地弹奏几曲。初级班学员最好反复多学几次,再升入下一级别,就像修建金字塔一样,基座越大越稳,才能建得越高。
学好古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聆听、不断观摩,24小时内除了学习、工作和睡觉,剩下的时间都可以与琴音为伴,不刻意,琴音才会在潜移默化中进入你的内心。
习琴之初,克服惰性还须学会借助外力,参加“雅集”(习琴者弹琴、听琴、品琴的集会)、多与琴友交流以互相督促、巩固基础都是不错的途径。
入门琴曲有哪些?
《仙翁操》、《秋风词》、《良宵引》、《酒狂》、《长相思》、《凤求凰》、《阳关三叠》、《关山月》、《普庵咒》、《平沙落雁》等相对简单,都是适合初学者练习的入门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