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快乐的志愿者

作者:讲述/张娜 采访/胡玮斐
巾帼风采 2018-08-17 17:43:00

向困境中的人伸出援手,在公共活动中传播精神文明,关爱孤寡老人……志愿者以助人为乐,在传播爱与温暖中,成为幸福的人。

QQ图片20180817174323

张娜   中国石油北京销售第一分公司团委书记。参加志愿活动1587个小时,参与志愿项目78个;其家庭被评为“首都最美家庭”;她成立的石油大院志愿家庭服务队,获评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优秀志愿团队”。

7月14日和15日,双休日。我在天安门广场做“游客引导”志愿服务。那两天格外闷热。按照规定,志愿者在没有游客咨询时,必须以军姿站立。太阳底下,汗水顺着脖子后背刷刷往下流,我们微笑目视前方。做公益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幸福。

给困境中的人以温暖

今年6月,全国妇联新时代“巾帼志愿者暖心故事”展播活动录制专题片,我作为中国石油员工代表成为央视镜头里的主角。这是身为志愿者的荣幸。

我做志愿者源于10年前。那是2008年5月中旬,我刚生下儿子不久,一天,从电视里看到女警察蒋晓娟为汶川地震中八名失去母亲的婴儿哺乳,她自己的孩子却因妈妈坚守救灾一线,只能喝奶粉。当时,我看着胖嘟嘟的儿子躺在床上,想着那些失去妈妈的孩子,眼泪哗哗地往下流。我多么想也用温暖的怀抱安抚失去母亲的婴儿,用母亲的爱抹平那些幼小心灵的伤口。那一天,公益的种子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2012 年 7 月,北京降下特大暴雨。我随中国石油北京销售公司团委青年志愿服务队,救助受到暴雨侵袭的加油站,送去矿泉水和面包。坚守在那里的加油员,竟然像看到亲人一般,眼圈都红了。那个场景,我久久不能忘怀:困境中,他人的帮助和鼓励是多么重要。

此后,我通过朋友介绍和网络查询,找到不同的公益组织,开始利用休息时间参加活动。

我当过两次北京马拉松比赛志愿者。第一次是环保志愿者,我手提垃圾袋,穿梭在运动员中间,收纳矿泉水瓶和食物包装纸。当几万名运动员潮水般离开起点,广场地面没有一点杂物。第二次是服务志愿者,我站在赛道沿途的临时卫生间旁,为参赛运动员指引方向。有朋友打趣我:你当的志愿者,不是捡垃圾就是看厕所。我笑: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志愿者的地方,就有文明。

去年10月,我在北京西站 036爱心候车室做志愿服务。那天,我扶一位到北京旅游的七旬老人进候车室,老人一边擦着眼角的泪花,一边拿出手机与志愿者合影。他说:“我要发给孩子和朋友们看看,在北京有好心人照顾我。”那一刻,志愿者就是北京形象代言人。

传播爱的火种

我做公益时常带着儿子。那年到石景山区树仁打工子弟学校慰问,6岁的儿子趴在教室窗口,默默看着在简陋教室内认真听课的小学生。许久之后,他说:“妈妈,他们学校这么破,咱们以后多多帮助他们吧!”儿子把口袋里所有的钱全掏出来捐了。他忽然就这样长大了。

2014年2月25日,我在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所属“志愿北京”网站,为自己和丈夫、儿子注册当志愿服务者。几年来,我分别加入“西城控烟志愿服务队”“红爹之家志愿服务队”“绿色啄木鸟志愿服务队”“生命缘志愿服务总队”等10支志愿服务团队。

“做公益是不是很快乐?”闺蜜看我业余时间“斗志昂扬”忙个不停,非要跟我去探个究竟。2017年3月5日,同住石油大院的三位闺蜜也带着孩子,参加了北京市西城区控烟志愿活动。

大人穿上志愿者马甲,在街头宣传禁烟,孩子们举着禁烟盒,劝说吸烟行人文明吸烟。活动结束后,几位妈妈兴奋不已:“这活动太有意义了。既宣传健康又宣传环保。”“我儿子敢跟陌生人说话了。我们以后还要参加。”……此时,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拉个队伍?于是,石油大院志愿家庭服务队应运而生。第二年3月11日,我又成立了石油大院志愿家庭文艺演出队,让有才艺的大人孩子有了施展的舞台。一时间,为孤儿捐衣捐物,到社区、消防队、养老院、环卫保洁队等单位慰问演出……各种志愿活动在石油大院风生水起。服务队成员由开始的5个家庭,发展到目前92个家庭305人。

如果说做公益可以传染,爱是一种循环,那我,就是一个快乐的火种,在公益的天地点燃和传播爱,让燎原的星星之火温暖人心。

志愿者 公益 首都最美家庭 奋斗之歌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