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社交,激活你的人脉冰山

作者:孙小雪
巾帼风采 2019-06-10 16:03:46

“你好,再见!”微信好友越来越多,“尬聊”却到处都是,如何摆脱“嗯嗯”“呵呵”的困境?怎么把生人变成熟人?如何结交比你优秀的人?打理人脉不再是一个大写的囧字。

IMG_7638

康妮   哈佛商学院MBA,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学士。曾任宝丽来公司副总裁,SGS Ventures董事总经理。2009年创办瑞利溪咨询,为海外环保科技企业开发中国市场提供咨询服务。领英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康妮美国频道”创办人,著有职场畅销书《如何结交比你更优秀的人》。

远离“尬聊”,盘活弱连接

微信好友千千万,朋友圈“僵尸”无数,然而,人到用时方恨少。但无论是线下的“一面之交”,还是线上的“点赞之交”,与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最密切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强连接”,而恰是这些“弱连接”。弱连接虽不像强连接那样和你频繁互动,但却效率高、成本低,因为和你的背景差异化强、多样性明显,往往能提供更多的跨公司、跨行业或者跨地域的职场机会。

那么,如何有效地激活这些弱连接?聊到点上?引起对方的关注?抓住这几个快速破冰的关键点。

首先,寻找共同点,找到连接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总是更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血缘、籍贯、年龄、专业、职业、兴趣、生活方式、饮食偏好……都可以成为识别“自己人”的信号。在回答别人问题时,也尽可能展开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感觉,而不只回“是”或“不是”。

比如,如果别人问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我绝不只说巴黎。我会说:“因为巴黎是我老公向我求婚的地方,对我有着特殊意义。其次,我喜欢的地方要有历史、建筑、艺术、美食和时尚,巴黎恐怕是这几类的完美结合。另外,不知为什么,一走到香榭丽舍的大街上,我感觉呼吸都是自由的,所以我每年都要去两三次巴黎呢。”通过我这一段推进,问话者可以拾起任意一个线索来递进我们的谈话。

其次,发现对方的关注点、兴趣点和困惑点。人们心中最关注的是自己是否被重视、被认可。社交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对人的好奇,把焦点放在对方身上。如果你想推动与对方的关系,不妨问一个入心的问题:“你对什么事最有激情?”或者“你做什么事时会很享受,产生心流的感觉?”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当人们谈论自己最热爱的事时,总会两眼放光、表情丰富、滔滔不绝……而当你真正想去了解,去赞美,去欣赏对方时,也会获得对方最强的认同感。

想要获得深层次的关系,要交心。当然,交心的重点在于相互,不要单方面轻易将自己的内心交予别人。但是想要关系牢固,还要敢于暴露自己的纠结、弱点,敢于把自己脆弱的一面给对方看。不妨回想一下从小到大的好朋友,是不是都是分享完自己的小秘密后加深交情的?

第三,提示差异点,为对方创造价值。好的人脉关系,总是从让对方受益开始的。和人聊天时,多想一想,自己的所长能为对方做什么,能否优势互补。有没有我应该引荐的人,能帮到对方的事业或生活;有没有和对方相关的好活动、新消息或书籍我可以推介。当你主动为对方着想,围绕对方的子女、财富或健康等核心问题分享资源、给予支持和提供服务时,对方一般都不会拒绝你。

会议间隙、论坛茶歇或鸡尾酒会,这些场合是你社交的好机会,五分钟社交的要点就是,快速识别与对方的相互吸引力,不过多占用彼此时间,筛选是否有深入社交和人脉搭建的必要性,离开或者留下跟进信息。就算是出席时没有特别想认识的人,也可以制定计划“认识三位有趣的新朋友,进行有意义的交谈,会后跟踪。”

从1到N,管好150人社交圈

如果你说,朋友圈里的僵尸太多,想不起他姓甚名谁,说明他根本就不是人脉。那你就错了,不是你认为有用的人才是人脉。邓巴曾提出150人社交圈的概念,即一个人能维持紧密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是150。我有一次让学生写出自己的150个人脉,有学生说:我哪有这么多人脉?我又不是社交明星。我答:其实,所有你今生认识的人,都是你的人脉。

人脉系统化管理从初次见面开始,不要等到求人帮忙时才“无事不登三宝殿”。因为人脑健忘,见面当时或稍后就要做一份谈话纪要保存起来,包括:见面时间、地点,中间介绍人,外貌特征、特点(最好有张合影,存在手机联络人的头像处),主要谈论话题,双方共同点,对方关注点,需要跟进的事项和行动要点。

及时跟进,也很重要。与他人见面的24小时之内,一定要给对方发一封跟进的邮件或微信,表示你很高兴见到对方或者感谢对方拨冗会面,提到你们谈话的重要内容,你受到的启发,还有下面你要采取的行动。比如约对方吃午餐,发给对方你承诺的文件或信息。这样能给对方留下可信、靠谱的形象。

那么何时是再次联系对方的契机呢?对方有变化了,比如调岗或升职了;你自己有变化了,多了个学历或转行了;新发现一个共同的朋友或共同的朋友有变化了;你还想进一步讨论上次提到的一些问题……都是你联系对方的由头。

有没有盘点过你的“绑定资本”和“架桥资本”?绑定资本是指和你背景重合或相似的趋同群体,比如我所处的清洁能源环保领域,圈内人就是我的绑定资本,而多样化的人脉则是我的架桥资本,比如艺术家或金融界朋友。绑定资本可以强化你在业内的深厚关系,架桥资本可帮你延伸到其他行业或领域。如果你更偏重其中一种资本,不妨在另一种资本上多花些时间和精力。

分类设置,日常维护。对我们非常重要的事业导师和背书人,要每两个月联系,不一定有疑问,而是简单问候,让他们了解你的动向。我总是把所有联系人编好重要程度和联系频率,逢年过节给重要人脉语音祝福等必不可少。怎么给别人一个走心的问候呢?答案是,你确实要用心,别人自然会感受到你的诚意。另外,线上社交再方便,也不能替代线下的人脉维护。

社交有诀窍,乐于助人是捷径

IMG_7642

让社交力助你成为职场赢家


很多人都想结识大咖,不妨从大咖的角度想想,对方为何会同意与你连接?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你有吸引他的地方,你的特点、优势、激情,有时仅仅是合眼缘或者欣赏你的谈吐;你有价值,有可能给他带来商业机会、特殊人脉或是解决一些问题;你给他创造了帮助别人或指导别人的机会,他得到快乐和满足;你和他有缘分,有共同爱好或共同好友。

所以,有共同好友,经过中间人推荐认识是捷径,经过中间人的背书,对方会对你多一份信任。而“六度分隔理论”和阶梯社交至少可以帮你连接到这个中间人。先联系比你高一层的人或者人脉达人,前提是你的为人处事能得到对方的认可,事后也别忘记饮水思源。

见面之前做足充分准备,在互动环节问有启发性的问题,并在活动或会议结束前上前去自我介绍。抓两三个要点,既呈现出让人记得住的亮点,又让人看清你的价值,从而产生连接需求。比如,与其说“我喜欢画油画”,不如说“我从小没有画画基础,两年前才学画,画画对我是种疗愈,让我成为不完美主义者,现在我已经卖出自己的作品了。”

甚至,主动做活动或者会议的志愿者、组织者,这是一个向上社交的有效方式。根据你个人的条件和能力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角色会给我们很大的主动性。比如我会申请做当地哈佛商学院校友会的志愿者,去邀请嘉宾和协助嘉宾参加活动,本身就可以给你一个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通过你的服务,“贵人”有了了解你的机会。

最后,不要因为被大佬拒绝而气馁,放低预期,如果每10个与你见过面的大咖中有一个愿意和你交往,你就已经成功了,你一定很有收获。

对方 人脉 社交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