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之重器”设计师,用“挖泥神器”舞动深蓝之梦

巾帼风采 2023-01-29 16:03:33

作为“国之重器”设计师,于再红和团队经过20余年不懈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实现大型挖泥船的国产化之梦,填补疏浚、造陆装备高技术领域空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助力中国船舶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和于再红连线时,她刚从船厂回来。当时上海气温高达40摄氏度,船上更是超过50摄氏度,她在船上爬上爬下,大汗淋漓。因上海疫情,她负责的世界最大测量船“海巡08”下水时间推迟两个月,她和团队在解封后第一时间奔赴长兴岛,不遗余力地与时间赛跑,确保“海巡08”顺利下水。

于再红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海工部副主任,全国三八红旗手,“2022年度中国航运界十大杰出女性”

你笃定走的每条路都有风景


2022年3月下旬,上海疫情开始严重,不时有员工居住的小区被封控,陆续有同事家人确诊……作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海工部副主任,于再红有条不紊地安排部门员工居家办公。“不能让他们顶着家人生病的压力,再扛着工作的担子。”

居家办公,已使工作和生活界限模糊,她还想为社区出点力,报名成为志愿者,但抗疫周期和志愿者的工作难度都超出预期,直到上海解除封控。“开始想做一点,后面越做越多,每天都高度紧张。”

6月30日,“华瑞龙”8万吨半潜船从江苏南通启航,开始试航调试。不能参加试航的她一直关注试航情况,“航速到了没?”“到了”,松了一口气;听到“操纵性不错”,再松一口气;“测试振动不错”,又松一口气……压载试验、下潜试验、动力定位试验,一条条做完都满足设计指标,她的心才算放到肚子里。

见过海上大风大浪,于再红形容自己的人生是“波澜不惊”。“爸爸曾是空军,我从小随父母辗转各地读书,对爸爸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在爸爸的熏染下,于再红小小年纪就习惯了无惧变化,心无旁骛,适应力强。

后来,于再红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船海系,主修热力发动机专业。她还记得,大三第一节专业课上,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国外现在送你技术,以后就要掐你脖子。”这句话就像一根针,深深刺在了于再红的内心深处,时不时就痛一下。

1998年,于再红大学毕业,赶上就业双轨制第一年,许多外企来校招聘,顶流公司甚至开出了诱人薪酬,但于再红没有犹豫,一心想投身造船第一线,加入了有着“中国舰船设计摇篮”美誉的中国船舶七〇八所。

不久前,大学同学齐聚一堂。“听各行各业的他们的故事,我很向往。听我的故事,他们也很神往。”于再红相信,人生有很多分叉口,这条路有白杨,那条路有格桑花,但你笃定走的每条路都有风景。

改写中国挖泥船落后百年史


“我国挖泥船设计与建造,比欧美晚了整整一个多世纪。”国轮国造,迫在眉睫。“我国造船业经历了漫长的缓坡,马上要驶入快速上升的陡坡。”2000年起,于再红和团队投入挖泥船国产化崛起大业中。

被誉为“神州第一挖”的“新海虎”,舱容量达13500立方米,担任该船副总设计师时,于再红不满30岁。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大型现代化的耙吸挖泥船。对此,她并无忐忑,“在师父的带领下,我高速成长”,每天都处于“完全停不下来”的状态中。

白天,她打电话沟通不同专业,电、结构、布置、用水用气,协调供应商、船检、船东和船厂。晚上,她再将想法梳理到图纸上。“每天乘公交末班车,回家倒头就睡,早上三点就醒,继续开干。”就这样,经历了1000多个日夜的磨砺、几个月的海陆联合调试和无数次几近崩溃的时刻,2005年,“新海虎”成功交付。一举打破了大型现代化挖泥船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国内造船业信心大增——她采用了有中国特色的“复合驱动”的动力系统设计,使船上柴油机配置数量由十几台降为三台,降低装机功率,取得巨大经济效益。

此后10年,于再红和团队不断探索,研发了新海凤、浚海系列、通系列等大型挖泥船多达26艘,这些船为远海岛礁建设、海洋维权、港口航道和填海造陆工程建设立下了赫赫战功,也让我国迎来了挖泥船黄金十年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于再红和团队全面掌握了超大型绞吸挖泥船的设计技术。2019年,历时4年打造的亚洲最大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正式投产,“天鲲号”是我国自主创新、打造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与大飞机、航母并列“十大国之重器”。

今年,团队又签下双燃料挖泥船的设计项目,在先进性和环保性上把挖泥船做到全世界最顶端。“从完全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再到禁止出口,我见证了挖泥船的逆袭之路。”

敢于挑战世界级问题和大项目


2008年末,“新海凤”耙吸挖泥船交船两天后,于再红的女儿出生了。产假快休完时,她接到领导电话,单位想投标一艘全世界最顶级的半潜船。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具有DP2动力定位能力的半潜船。“海上有风,有流,推进器要抵御各方向的风和流,力量和方向都要精准才能让船保持艏向。”

于是,于再红提前“归队”,成为“背奶妈妈”。“虽然每天睁开眼就有无数问题,但我甘之如饴。反正都要干事,不如干大项目,因为这么大的项目从你手里出来,那感觉不一样。”

常规船试航通常需要一到两周时间,而这艘半潜船由于功能复杂,试航耗时最久。“每天试航费用就上百万,多耽搁一天,钱就烧掉了,我们高度紧张。”最终,于再红在海上漂了21天,完成了各种试验,等她试航归来,1岁多的女儿几乎不认识她了。

在业内,这艘船曾轰动一时,还没等交船就被国外船舶公司第一时间高价租走了。但当这艘船运行一年多后,将承担大型海上模块运输工程时,却差点要被放弃。“评估公司说性能达不到,保险公司不给买保险,船东得出结论‘船不能用’。”于再红再也坐不住了,马上飞到天津,和船东团队一起开会。

终于,船东同意再测一次,“数据还不行就找别的船”。当时船停在深圳一个锚地,于再红和船东团队又一起飞到深圳,坐船来到这条半潜船上,连夜把试验做完,指导对方操作,最终试验数据十分理想。

对自己的每一个项目,于再红都如数家珍。“一艘船的孕育周期比孕育一个孩子还长,我的每一艘船都像自己的女儿。”项目交付时,她依依不舍;每个节点,她都想去看看;作品自己很满意,但使用者不会用时,她也会很着急……和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一样,她也希望自己做的船能发挥最大潜能。

有人觉得船交了,就和设计方没关系了,但于再红珍惜和船东、船长、船员的每一次沟通机会。“新海虎”交船快20年了,船长换了一个又一个,一些当年的好设计,新人不敢用。于再红就回复对方,“放心大胆用”,并认真地阐释设计理念。她自信地笑言,“这种感觉就像是,我的孩子这么好,你却不知道。”

如今,从事舰船设计科研工作24年,从挖泥船、半潜船到公务船、测量船,从轮机专业负责人到副总设计师、项目负责人,于再红为造船业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作出了重要贡献,“也算实现了我的报国梦想。”